《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大历史透视抗美援朝,在长时间、大空间与宽领域中考查抗美援朝的起因、意义与精神。从中了解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真实目的,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既为亚洲的和平作出贡献、又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稳定的环境,体会新时代下抗美援朝精神的价值。
为此,以“镜”喻大历史观,结合所学知识点将教材重新整合为“会议桌前的艰难抉择”“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震慑四方的立国之战”“永续传承的爱国精神”四个篇章。在四个篇章中,分别借助望远镜洞察抗美援朝的起因,从国际角度考察抗美援朝的背景;运用显微镜放大抗美援朝的代表英雄,从细节中感受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利用多棱镜立体展现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与原因;使用透视镜聚焦抗美援朝精神,从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诞生的“最可爱的人”到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此外,关注大历史中的人物,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感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的艰辛,由“知道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扮演黄继光”——“解读文物”等环节,逐步体会抗美援朝精神。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1.通过识读历史地图、研读文字史料,能将抗美援朝战争置于国际背景思考,认识中国必须参战的原因(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扮演战斗英雄黄继光、观看邱少云战友的口述视频等途径,知道战斗英雄的事迹。在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的过程中体会抗美援朝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与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二、教材分析
《抗美援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的第2课。由单元题目可知,该时期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从单元上看,本课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接《土地改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课中,两个子目在逻辑上呈递进关系。第一子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概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第二子目“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在此基础上详细叙述该战争中的代表人物事迹、重点阐述抗美援朝精神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迫面对的一次重大考验。国际上,三八线的划分打破二战结束后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统一,朝韩两国战争不断。而美国的出面干涉,更是将战火烧至中国边境,严重侵害中国国家安全。新中国领导人在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之后,决定派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河市普通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历史史料,具备一定概括并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思维较为活跃,为本课的教学打下基础。经课前调查,八年级学生对抗美援朝的认知多受影视作品影响,能够举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部分经典战役。但是对“为什么要抗美援朝”的认知较为模糊,对“抗美援朝具有怎样的意义”“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较为表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运用历史地图解释抗美援朝的起因,利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抗美援朝的精神,注意多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抗美援朝的背景、抗美援朝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大家思考“鲜血凝成的朝中两国人民友谊”始于何时何事? 激起好奇心。 为新课讲授做好准备。
一、会议桌前的艰难抉择——抗美援朝的背景 过渡:从标题“抗美援朝”中可以看出,我们要支援朝鲜攻打美国。当时的朝鲜发生了什么,需要我们出兵援助呢? 活动一:望远镜里的抗美援朝 阅读教材第12页“知识拓展”部分,播放《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中朝鲜战争爆发的视频。 提问:(1)朝鲜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面对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讲述:在美国的干涉下,朝鲜战争已经由原有的民族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战火已经不可避免地烧到中国境内。 1950年10月,朝鲜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的信件传达到北京。 【小小决策家】 请学生结合材料,帮助中国领导人思考中国是否应该出兵支援朝鲜。 补充东北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由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朝鲜均成为战场来体现朝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说明朝鲜是美国意图侵略中国的跳板,强调当时的中国有被美国三面封锁的可能性,美国已经严重侵害中国的安全。 补充同一时期的越南抗法战争中,美国大力支持侵越法军,在中国和越南的周围形成军事包围体系。 讲述: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 同时总结中国出兵原因:(1)根本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表现:入侵台湾海峡、飞机轰炸东北境内)(2)直接原因: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在此基础之上引出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其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回答问题1:朝鲜半岛南北两个政府成立后,在如何实现统一和统一于谁的问题上产生斗争。 回答问题2:美国政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境地。 回答:(1)认为不应该出兵:中美军事实力差距大,较难打赢战争;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地仍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国已经开始经济建设,参战影响国民经济的建设。(2)认为应该出兵:朝鲜紧邻中国,两者唇亡齿寒;东北、台湾已经被美军袭击,美国侵略之心十分明显。 找到越南、中国台湾、朝鲜的位置,思考后回答:中国的南部、中部、东部都有美国的袭击。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起二战结束后到1950年的国际局势,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初步感知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关联,培养时空观念。 通过身份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立足决策者的角度综合思考是否出兵支援朝鲜,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将中国放在亚洲地图中考察,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突出国家安全是导致中国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便于学生理解抗美援朝的性质与目的。
二、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抗美援朝的过程 请学生阅读教材,视频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五次战役,结合历史地图梳理抗美援朝的路线。补充电影《长津湖》正是发生在第二次战役期间、抗美援朝纪念日的时间。 活动二:显微镜中的抗美援朝 探究二: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角色扮演:黎明前的上甘岭】 出示材料: 1952年10月的深夜,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收到上级指示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经过与大半夜的浴血奋战,该高地的大部分阵地已经被收回。可是唯独0号阵地,久攻不下。 眼看天就要亮了,营参谋长心急如焚。你主动请愿,与其他两名战士一起向敌人的火力点出发。突然,敌人发现了你们。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之下,你的两个战友先后牺牲,你的身上也中了枪伤,只能拖着伤腿缓慢爬行。 此时,距离敌军的中心地堡还有三四十米,你的身上只剩下一颗手雷。 提问: (1)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2)你奋力扔出最后一颗手雷。可是,手雷只炸掉地堡的一角。敌人的机枪只是换了射击孔又继续扫射。面对战友拼劲生命也未能阻挡的炮火,身上已经没有任何作战武器的你,该怎么办? 出示教材第11页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图片,讲述清理黄继光遗体的护士王清珍描述的黄继光牺牲后的细节。讲述:黄继光牺牲的地方叫做上甘岭。这片不足4平方米千米的阵地,倾泻了近200万颗炸药和炮弹。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出示世界第二次大战的时长、炮弹量与上甘岭战役的时长、炮弹量的对比图,指出上甘岭中炮火之密、中国人民志愿军面临的危险之大。出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三十多位烈士名单、薛志高和王合良的“瞎子背瘸子”“互补组合”图片。 讲述:有一位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这样说道,“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 带领学生阅读黄继光的遗书、冰雕连战士宋阿毛的绝笔诗,观看邱少云战友的口述视频。 提问:从他们的身上,你们读出了哪些精神? 总结:抗美援朝精神,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多媒体呈现《谁是最可爱的人》内容。 讲述:正因为如此,从朝鲜战争回来的作家魏巍写下一篇名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画出抗美援朝的开始时间、作战部队与司令员。观看视频,感知抗美援朝的作战过程,了解抗美援朝纪念日的时间。 阅读材料,回答教师提问。设想自己应该怎样化解难题。 聆听教师讲述,从细节中感受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爱国精神。 比较上甘岭战役与二战的弹药量,阅读体会上甘岭战役的惨烈。 回答问题,从文物、口述史等渠道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挥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明白为什么魏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神入上甘岭战役,借助“身边已经没有任何武器”还要“作战”的矛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学生已经作出回答之后,教师叙述历史上的黄继光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冲击学生原有的答案,为学生感悟抗战精神做好准备。 通过阅读黄继光与宋阿毛的遗书、观看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的口述邱少云牺牲时的细节,一方面尽可能挖掘触动学生情感的因素,层层递进,展现出冰天雪地的战斗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坚韧、乐观等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多种渠道。
三、震慑四方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原因 出示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的照片。 讲述:1953年7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一场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活动三:多棱镜中的抗美援朝 探究三:为什么毛泽东评价抗美援朝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以不同的镜头为组,分组展开讨论。 通过国内、国外等不同角度的材料,给予学生较为立体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四、永续传承的爱国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活动四:透视镜下的抗美援朝 出示牺牲的烈士照片合集。 讲述: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在这样巨大的胜利背后,是30多万名英雄功臣的浴血奋战,是近6000多个功臣集体的无私奉献。 他们也对我们提出了美好的希冀。 学生齐声朗读一封志愿军写给小朋友的信。 提问:为什么志愿军叔叔“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打死美国鬼子?” 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进一步提问:从奔赴前线的志愿军到后方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工人兄弟,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心情? 点拨: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 浏览烈士照片,感受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数量之多。 朗读志愿军写给小朋友的信件。 回答问题,感悟抗美援朝精神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 运用动态呈现烈士照片的多媒体展现方式,具象化历史数据,便于学生直观感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 从不同身份的人物同心协力在后方支援抗美援朝,具象化抽象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学生朗诵诗歌《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聆听诗歌的同时,根据身边的经历再次思考“最可爱的人”内涵。 联系现实,带领学生在品读诗歌中升华感情。
六、作业设计
为什么只有“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军队却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呈现材料,提示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战双方的领导者等角度分析。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课例,避免生硬的说教,让学生自己活得体验,是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的地方。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我上课的相关情况。做反思。
(一)课堂教学结构反思
我采取了“问题引领,小组合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你想了解关于抗美援朝的哪些事情呢?”为主要问题,学生回答后进行梳理子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2、活动设计运用恰当,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讲述英雄的事迹向英雄致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置,学生们乐于参与到探究学习中,调动了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动机。
(二)从课堂教学亮点反思
本节课使用了多种多媒体手段,其中的内容也非非常丰富,有视频,图片,音乐带来了较好的效果。
(三)从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的情感升华。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没有采取生硬的态度让学生被迫接受,而是给学生自己体验的机会。通过诗歌朗诵将情感宣泄,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 与国家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