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一、选择题
1.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
A.苏轼《水调歌头》 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 D.辛弃疾《太常引》
3. “……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由此可见,这里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腊八节
4. 王刚在过某节时吟诵这样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猜王刚过的节是( )
A.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晋文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6.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哪个节日的特殊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 中国古人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以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 )
A.雨水、清明 B.惊蛰、谷雨
C.小满、芒种 D.白露、霜降
9.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谁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10. 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宋代。过春节时,你会遇到的情况有( )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②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
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
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12、王刚在过某节时吟诵这样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猜王刚过的节是( )
A. 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场面( )
A.重阳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二、非选择题
14、(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 元旦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过哪个节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过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你认为应该怎样吸引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CABBD 6-10BDCDC 11-13CBA
14. (1)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2)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春节。因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4)答案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