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编号 019)
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型
授新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原因、特征,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养成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分析解释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把握基本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謇事迹,激发爱国情感;体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认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
【学习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难点】
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1.背景:《__________ 》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__________ 、__________ ,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概况:口号:“实业救国”,代表企业:____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阶段:第一阶段:从__________ 到__________ ,出现了__________ 萌芽。第二阶段: 辛亥革命鼓舞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__________ "。第三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是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时期。
2. 特点:①发展时间短暂而且曲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比较落后。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什么历史事件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什么?
探究二:什么历史事件鼓舞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什么?
探究三: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探究四;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
探究五:为什么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归纳整理
时间:洋务运动到清末
第一阶段 状况:难以生存发展
( 萌芽) 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
时间: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历程 状况:发展,一战期间为“黄金时代”
中国近代 第二阶段 原因:封建制度被冲击,民族
民 民族工业 (发展) 资产阶级鼓舞,帝国主义放 松经济侵略
时间: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
第三 状况:受挫未恢复
阶段 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战
(凋蔽) 与官僚资本的阻碍
总体:落后、三座大山的阻碍
特点:行业:轻工业为主
分布:主要在沿海沿江
事例:张骞"实业救国",办大生纱厂先兴后衰.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张謇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
A.19世纪60-70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甲午战争后期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上山不包括( 0
帝国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5、下列企业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是( )
A、大生纱厂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福州船政局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在日记中写到:"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材料二:张謇在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划。"
材料三: 1902-1927年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图 (仅统计创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19课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四;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
【提示】民族国业再度受挫,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因为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抗战胜利后又有内战的爆发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探究五:为什么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提示】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十分艰难。所以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D C A B A
二、材料解析题
(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提示】《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反应了张謇痛恨外国的经济侵略的心情。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21教育网
【提示】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热爱祖国,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挽救危亡,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由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阻碍,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提示】第二个阶段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三阶段发展较慢。这是因为1912-1921年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