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综合应用题(附答案)
1.“二十四节气”’是先辈农贤在漫长的农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植物又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需
要 和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三种无机盐分别是 、 、 。
(2)惊蛰时节,雷鸣惊醒了沉睡的动物,雨水增多,植物生长加快。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此阶段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的瓜和点的豆属于 (填“组织”或“器官”)。
(4)“麦到芒种谷到秋“”芒种期间正是北方收麦之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储存的有机物是在小麦植株细胞的 中进行 作用合成的。
(5)“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吃到一口心心念念的蔬菜,北方的人们会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但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原因是 。
2.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水和无机盐,根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如图分别表示根尖的结构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状态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甲图中的[ ] 。
(2)细胞中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3)用糖拌西红柿,不久会有许多汁液流出,其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其状态如图 所示。
(4)菜农卖菜时,经常会遇到青菜萎蔫的问题,可用 的办法保持青菜新鲜。
3.综合应用。
下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看图回答:
(1)①过程表示细胞 ,结果是细胞的数量 。
(2)②过程表示细胞 ,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
(3)图中A所示的是 组织,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图中B是 组织,功能是 、分泌,图中C是 组织,功能是收缩和扩张。
(4)血液属于 组织,细胞分裂最开始分裂的是 。
4.为了更好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生物实践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将植物生理过程绘制成简图(如下),请你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1)过程②代表 ,其意义是释放有机物中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分析简图可知,若想提高果蔬大棚的产量,白天适当增加气体[A] (填名称)的浓度,能产生更多的有机物。
(3)绿色植物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能通过①过程使空气质量提高,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过程是在细胞的中 进行。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如何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列举一条即可)。
5.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城市已将原来的简易垃圾箱换成了分类垃圾箱,如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甲中装入的应该是 垃圾,乙中装入的应该是不可回收垃圾。
(2)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①废报纸;②易拉罐;③薯片包装袋;④塑料瓶;⑤脏纸巾;⑥苹果皮。应装入甲中的是 (填序号),应装入乙中的是 (填序号)。
(3)其实,即使是人们公认的不可回收垃圾,有些也可以变废为宝,请写出一种对其进行科学利用的方法: 。
6.下图为呼吸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 和[ ] 组成。
(2)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3)图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过是[ ]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应大声说笑,避免食物误入 ,引起剧烈咳嗽。
(4)图中①是鼻腔,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可使进入肺的冷空气变得 和 。
(5)雾霾天气出现时,有害物质会穿过鼻腔进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要想改善空气质量,远离雾霾,你可以做些什么? 。
7.2022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了2022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如图是其中的部分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 、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 。
(2)“蜥蜴”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是 。
(3)蝙蝠的外形像鸟类,会飞,但却不属于鸟类,蝙蝠属于 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 的分化。
8.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小朋友被大人牵着手“荡秋千”的场景,如图1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小朋友突然就从兴高采烈转成哭闹不安,大多只能保持着屈肘的姿势,手肘不敢乱动,经过检查诊断为肘关节桡骨脱臼,如图2所示。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可知,桡骨脱臼时,[1] 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2~4岁的小朋友,大于5岁就很少见了,原因之一是2~4岁年龄段小朋友肘关节处包围骨的关节囊和韧带比较松弛,致使关节的 (“牢固性”或“灵活性”)较弱。
(2)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 围绕关节的活动。因此,完成荡秋千这一活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9.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的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其次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传染性肠胃炎的研究性学习,对两种肠胃炎的致病微生物的结构特点、繁殖以及治疗方法等展开了相关探究。
(1)图一是诺如病毒的模式图,它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 ] 组成。根据寄生的细胞来看,诺如病毒属于 病毒。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诺如病毒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原因是 。
(2)同学们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幽门螺旋杆菌,如图二,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 (选填“细菌”“真菌”)。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后,可以依靠其 (填结构名称)在胃内自由运动。
(3)同学们在探访医院消化科时,发现医生给一个胃炎患者开的处方中有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该药更可能是用于抑制 (填“诺如病毒”或“幽门螺旋杆菌”),原因是 。
(4)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培育过程如图三所示,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该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科学技术称为 。请你另外举一个应用该项技术的例子 。
10.某校生物学老师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生态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选取铜钱草 水葫芦等植物放入生态瓶中,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 者
(2)放入植物时应注意互不遮挡,是为了使植物能充分进行 (填序号),
(3)为防止滋生蚊虫,可放入孔雀鱼吃掉它们的卵和幼虫,孔雀鱼和蚊子的关系是 蚊子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其发育过程经过卵 幼虫 和成虫四个时期
(4)生态瓶可视为小型的生态系统, 那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5)孔雀鱼和水葫芦都是外来物种,容易造成 入侵,请勿随意丢弃
11.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学习工具,可帮助我们建立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名称是 。
(2)图中生物a与生物b相比,生物a的种子外面无 包被。
(3)大鲵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属于图中②,其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发育类型称为 发育。
(4)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艺,并代代流传下来。例如《齐民要术》中提到利用荫坑贮存来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其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微生物是图中的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1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自然保留地。截止至2022年12月,保护区内已发现野生动物1586种、野生植物2639种。图甲为保护区内的五种生物,图乙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④对应图甲中的 ,其体表有防止水分蒸发的 。
(2)侧柏属于裸子植物,侧柏在植物分类中隶属的最小等级是 。
(3)图乙中与侧柏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序号)。
(4)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截至2022年4月15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1124.5万剂次,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但由于毒株出现多次变异,所以疫情防控时刻不能松懈。回答以下问题:
(1)新冠病毒个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会在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 (填“抗原”或“抗体”)。这种免疫称为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注射疫苗时会感觉到疼痛,这种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4)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身体内有病毒感染,但是没有出现肺炎症状的人。从传染病流行环节分析,无症状感染者属于 。
14.综合应用
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下图是克隆猪的培育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2)推测猪D与猪 (填“A”、“B”或“C”)最为相像,这是因为此猪为猪D提供了 ,此结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 ,其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3)在克隆猪的培育过程中,融合成的新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分裂成多个细胞,在此过程中,要给细胞提供一些物质供其生长,这些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以及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时,都要经过 (细胞结构),此结构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4)细胞质内有许多很重要的结构。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打点滴葡萄糖,目的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完成能量转换作用的结构是细胞质中的 ;如果把绿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那么工厂里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它能将 能转变成 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15.湿地生态系统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早,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生态保护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树叶随风飘落,能将树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某些细菌和真菌,它们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
(2)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如图),其中包括 条食物链,食物网中鳙鱼和白鹭的关系是 ,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绒螯
蟹的最长食物链 。
(3)修复后的鱼鸟河水质清澈,河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这些修复时种植的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同学们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菖蒲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进行探究:
①取甲、乙2个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两个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检测磷酸盐的含量。
②将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连续培养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从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
组别 第一周(去除率) 第二周(去除率) 第三周(去除率)
甲 0 0 0
乙 52.3% 80.6% 90.2%
该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你去湿地游玩时应该怎样做?
答案
1.(1)水;氮;磷;钾
(2)水
(3)器官
(4)叶绿体;光合作用
(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2.(1)D;成熟区
(2)细胞膜
(3)大于;乙
(4)向青菜上洒水
3.(1)分裂;增加
(2)分化;组织
(3)神经;上皮;保护;肌肉
(4)结缔;细胞核
4.(1)呼吸作用;能量
(2)二氧化碳
(3)碳—氧;叶绿体
(4)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
5.(1)可回收
(2)①②④;③⑤⑥
(3)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发酵制沼气、肥料等
6.(1)⑦;呼吸道;⑥;肺
(2)肺
(3)②;咽;气管
(4)温暖;湿润
(5)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使用清洁能源,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7.(1)鳃;毛细血管
(2)蜥蜴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靠肺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生活的需要;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内养料多并含有一定水分,卵外有壳保护,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不但能够保护身体,而且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蜥蜴的生殖和发育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3)哺乳;胎生、哺乳;臼齿
8.(1)关节头;牢固性
(2)骨;神经
9.(1)②;遗传物质;动物;病毒要寄生活细胞中
(2)细菌;鞭毛
(3)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是真菌产生,对病毒无效
(4)转基因技术;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
10.(1)生产
(2)②
(3)捕食关系;有性;蛹
(4)生物圈
(5)生物
11.(1)物种
(2)果皮
(3)变态
(4)酵母菌
12.(1)虎凤蝶;外骨骼
(2)种
(3)②
(4)生态系统
13.(1)遗传物质或核酸或RNA
(2)抗体;特异性
(3)大脑皮层
(4)传染源
14.(1)病毒
(2)A;细胞核;遗传物质
(3)无机物;细胞膜
(4)线粒体;叶绿体;光;化学
15.(1)温度;分解者
(2)6;捕食和竞争关系;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3)菖蒲;菖蒲对水质有净化作用
(4)不乱扔垃圾,爱护湿地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