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5*2=70分)
2019年春节贺岁影片《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该片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在逃离太阳系向外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 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风能 B. 化石能 C. 地热 D. 水能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在向外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风能、水能以及生物死后埋藏到地下形成的化石能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ABD不符合题意;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部,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使水分蒸发,形成降水,降落至地势较高的地方。这一过程中,太阳辐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河流的水能则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发而来。因此水能与太阳辐射有关。
中新网2018年9月25日电: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星际迷航》中宇宙和星际联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种族之一瓦肯人所居住的瓦肯星可能确实存在,它围绕恒星娜瓦萨运行,距离地球大约为16.5光年,有较稀薄的大气,它被科学家称为“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超级地球”应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4.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中的自转周期
【答案】3. C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超级地球”距离地球大约为16.5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由此判断,“超级地球”应该属于银河系,而不是河外星系,C正确,D错。“超级地球”绕恒星娜瓦萨运行,而太阳系只有唯一的恒星—太阳,所以“超级地球”不可能属于太阳系或地月系,AB错。故选C。
【4题详解】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适中的质量与体积,引力适中,能够吸引住周围的大气,A正确。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以及适中的自转周期等可能导致其温度适宜,但与其存在大气关系不大。故选A。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太阳发脾气”可能导致(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 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
A. 加拿大 B. 英国 C. 意大利 D. 巴西
【答案】5. A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太阳发脾气”即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手机用户通信,①②正确,A正确;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③错误;地球高层大气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因为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④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发脾气”为太阳活动。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加拿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可见极光现象,A正确。英国、意大利、巴西等国纬度相对加拿大偏低,出现极光的可能性较小。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读“古生物化石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含有图中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
8. ②生物生活的地质时期被称为( )
A. 无脊椎动物时代 B. 爬行动物时代 C. 两栖动物时代 D. 哺乳动物时代
9. ③生物生活的地质时期是( )
A 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①笔石是笔石动物的化石,于寒武纪出现,于石炭纪已绝灭,生存于古生代;②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中生代早白垩纪;③猛犸象生存的时代为新生代第四纪冰川后期;④蕨类植物繁盛的时期是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含有图中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①④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②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③猛犸象生存的时代为新生代第四纪冰川后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植物进化:菌藻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动物进化:无脊椎动物时代、鱼形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下图为某地理事项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若该模型图表示太阳系局部,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对应轨道上的天体为( )
A. 地球 B. 土星 C. 木星 D. 水星
11. 若该模型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 鱼类 B. 两栖类 C. 恐龙 D. 哺乳类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火星与木星之间是小行星带,根据图片所示,②③分别是木星、火星,所以①是土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被子植物兴盛在新生代,同时代哺乳类动物最具代表性,D正确。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A错误。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后期出现,B错误。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错误。故选D。
【点睛】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以恐龙为主,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 )
A. ①为岩石圈 B. ③为地壳
C. 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D. 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
13. 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A错。③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是岩石圈,B错,C正确。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D错。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上题,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且③包括①,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据万州区应急管理局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6日23时54分许,位于重庆万州区(北纬30.69度,东经108.38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万州区周边学校学生纷纷下楼避险。此次给当地造成明显震感,但目前暂未收到人员财产损失报告。下图为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5. 地震发生时( )
A. a波无法传递到地面 B. 当地居民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C. a波比b波先传递到地面 D. 当地居民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6.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4. A 15. D 16. A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重庆万州区(北纬30.69度,东经108.38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重庆,位于大陆,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震源深度为8千米,说明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地幔深度超过地下深度8千米,BC错误;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深度之下,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据图可看出,a波的速度小于b波,所以a为横波,b为纵波,横波和纵波都能经过固体,能够到达地面,A错误;当地的居民位于陆地,因为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居民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错误,D正确。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b波比a波先传递到地面,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可根据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能够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依据,如果地下储存有石油,那么横波会消失,甲图地震波的变化说明可能地下储存有石油,A正确,乙丙丁横波都没有消失,不会储有石油,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分别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为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面。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突然增加,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示时刻,下列城市最可能吹东北风的是( )
A. 北京 B. 西宁 C. 合肥 D. 南宁
18. 图示时刻,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 北京 B. 西宁 C. 长沙 D. 南宁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图示时刻,北京为西南风(偏西风),A错误;西宁为偏西风,B错误; 合肥为西南风,C错误; 南宁为东北风,D正确。故选D。
【18题详解】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时刻,西宁附近等压线比北京 、长沙 、南宁等地密集,故西宁风力最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偏。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当地时间2018年9月13日,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在夜空下喷发,喷出大量岩浆和火山灰。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源于(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地核 D. 地幔
20.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导致当地当晚( )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答案】19. D 20.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发为背景,考查岩浆的发源地、火山灰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19题详解】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因此软流层位于地幔,D正确;岩浆位于地球内部,不可能位于大气圈,A错误;岩石圈由坚硬岩石组成。位于软流层之上,B错误;地核位于地球深处,不是岩浆的发源地,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蔓延在大气圈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杂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因此会导致白天的②增强,①减弱,但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因此对夜晚的①②几乎无影响,A错误;B错误;夜晚增强大气的逆辐射,因此③增强,C正确;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因此导致白天而不是夜晚的地面辐射减弱,D错误;故选C。
【点睛】第1题,熟练记忆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位置关系;第2题,注意夜晚二字,夜间主要影响的是大气逆辐射。
某班分为两大组,进行了一场切洋葱点蜡烛和不点蜡烛的课堂对比实验,最后得出: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左图为点蜡烛切洋葱实验,右图为热力环流中的近地面和高空中的四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的热力环流原理( )
A. 蜡烛火焰让空气受热膨胀稀释洋葱气味 B. 蜡烛火焰和洋葱之间形成冷热不均不利于洋葱气味的抬升
C. 洋葱气味与热空气反应 D. 蜡烛火焰和洋葱之间形成冷热不均不利于洋葱气味的下沉
22. 切洋葱时,根据近地面附近的气流水平流动方向判断能代表洋葱附近气压的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1. B 22. C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的热力环流原理是:洋葱上方空气相对遇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蜡烛上方气流上升,形成热低压,受到蜡烛上方的热低压吸引,刺激的气流随风飘走,所以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切洋葱时,根据近地面附近的气流水平流动方向,①②代表高空气压,排除AB,③④代表地面气压,洋葱附近气温更低,气压更高,蜡烛气温更高,气压更低,能代表洋葱附近气压的为③,C正确、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注意: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是指同一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地面气温和气压都要高于高空。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关于图中A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C. 以对流运动为主 D. 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24. 关于图中A、B、C三层大气的特点及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层天气复杂多变,不适宜生物生存
B. B层底部气温较低,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C. C层因气温较低,适合人造天体运行
D. C层因存在电离层,易出现极光和流星
【答案】23. B 24. B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据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水汽丰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C说法正确;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更旺盛,对流层高度更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减弱,高度较小,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D说法正确;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因此随着高度降低,气温下降,形成下热上冷的大气结构,对流运动旺盛,B说法错误;题目要求不正确的是,B符合题意,故选B。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A、B、C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适宜生物生存,A错误;平流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底部气温较低,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B正确;由图可知,高层大气气温高,C错误;高纬高层大气因存在磁层和带电粒子,易出现极光和流星,D错误;故选B。
【点睛】整个地球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1、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平流层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有关。3、高层大气是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小,到2000千米~3000千米高空,大气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接近,这个高度可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天气稳定少变,有流星、极光等现象出现。
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直接的是( )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下渗 D. 蒸发
26. 白城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 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排水
C. 降水集中,多暴雨 D. 有季节性冻土
27. 白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25. C 26. A 27. D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地面工程改变不了大气环境,排除A、B两项;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会使该地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进而减少蒸发,这属于间接影响的环节,排除D;由图可知该工程主要影响水体的下渗,故选C项。
【26题详解】
通过“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说明该地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D项;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说明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有利于下渗,故选A项。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白城受洪涝影响,建设海绵城市可减轻洪涝灾害,①正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被覆盖率,可缓解当地旱情,②③正确;植被的增加可起到削减风力的作用,④正确;水资源短缺情况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⑤错误。
【点睛】本题以海绵城市的建设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主要的环节为地表径流。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
A. A→B B. A→C→D→E C. F→D→G D. I→D→G
29. 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0. 下列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答案】28. B 29. B 30. D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含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图上表现为A→C→D→E,故选B。
【29题详解】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东南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且气温高,蒸发旺盛,使得水循环更加活跃,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水循环的意义在于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如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ABC正确;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以及水循环的意义,要求学生结合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要学会判断陆地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以及海上内循环的区别,同时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
A. 赤道海区 B. 副热带海区 C. 极地海区 D. 中纬度海区
32. 关于图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B. 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C. 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D. 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小
【答案】31. B 32. B
【解析】
【分析】
【31题详解】
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北纬30°附近,即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B正确、AC错误;中纬度为30-60度,盐度小于副热带海区,D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海区位于60°S附近,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纬度高,蒸发量小,A项错误;乙海区盐度最高,主要是因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项正确;丙海区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该海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C项错误;丁海区盐度最低,主要是因为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降水量不是最多,D项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降水与蒸发(外海或大洋):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高。(2)径流(近岸):河流注入淡水,使盐度降低。(3)洋流:同纬度暖流经过海区,盐度升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降低。(4)结冰与融冰(高纬):结冰——盐度升高;融冰——盐度降低(5)海陆轮廓:封闭:受陆地影响大,盐度特别高或特别低;开放:受陆地影响小。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
A. 温度、盐度、密度 B. 密度、温度、盐度
C. 密度、盐度、温度 D. 盐度、温度、密度
34. 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其( )
A. 纬度约为20°S B. 密度约为1025kg/m3
C. 盐度约为37% D. 温度约为36.7℃
35. 关于海水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
B. 受降水和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
C. 海水密度变化与海水温度、盐度无关
D. 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
【答案】33. C 34. B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盐度由赤道向两极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副热带海区达到最高,因此②曲线表示盐度;表层海水温度受气温影响,大气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水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水温达到最高,③曲线表示温度。而密度主要受海水温度、盐度、压力等影响,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水受热膨胀,海水密度最低,因此①曲线表示密度。故选C。
【34题详解】
首先明确横坐标代表纬度,左侧纵坐标为密度,右侧纵坐标代表温度和盐度,接着读取信息“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读出盐度约为37‰,而不是37%,C选项错误。向横坐标引垂线得出纬度约为25°N,A选项错误。此垂线与海水密度曲线和温度曲线相交有两点,可读出密度约为1025kg/m3,B选项正确。温度约为23℃,D选项错误。故选B。
【35题详解】
太阳辐射差异是导致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读图可以看出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A选项排除。回归线附近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海水盐度最高,B选项排除。表层海水密度变化与温度、盐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C选项说法错误。据图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D选项排除。故叙述不正确的是C选项。
【点睛】海水的性质:海水温度 :海洋水的温度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水密度:海水的密度比纯水大,约为1.022~1.028g/cm3它随温度、盐度和气压而变化;海水的盐度: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
二、主观题(10*3=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
材料二 2018年1月15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研究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他们发现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
(1)地球内部圈层C名称是________。D界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________(填名称),F界面以下,纵波传播速度________、横波消失。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在的圈层是________。
(3)恐龙生活在________代,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的时代。
【答案】 ①. 地壳 ②. 加快 ③. 古登堡面 ④. 减慢 ⑤. 大气圈 ⑥. 水圈 ⑦. 生物圈 ⑧. 中生 ⑨. 爬行动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演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中右图示D为莫霍面,地球内部圈层C位于莫霍面之上,名称为地壳。据左图分析,在莫霍面以下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将迅速增加。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即图中的F。据左图分析,在地界面以下纵波传播速度将突然降低,横波将消失。故答案为:①地壳②加快③古登堡面④减慢。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水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在的圈层是生物圈。故答案为:⑤大气圈⑥水圈⑦生物圈。
(3)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时代( 距今约2.08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 属于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地球上爬行动物非常繁盛,所以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故答案为:⑧中生 ⑨爬行动物。
【点睛】熟悉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点。
37.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左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
(2)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3)若甲图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____,此时近地面风从____(海洋/陆地)吹来。
(4)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答案】(1) ①. A ②. 低 ③.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2) ①. B ②. D
(3) ①. B ②. 海洋
(4)②
【解析】
【分析】题目通过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分析,C处气压高,说明A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D地相反,说明B地气温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所以气温较高的是A地。D点海拔高于B,因对流层空气热源为地面辐射,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较少,所以比B点的气温低。
【小问2详解】
依据上题分析,ABCD四点中热力环流的方向为A→C→D→B→A,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相反,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气压最高的近地面B,气压最低的是高空D。
【小问3详解】
若甲图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因B处气压高,A处气压低,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B,此时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小问4详解】
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②处,因②处位于热岛效应形成的环流圈之外,可以减少热电厂大气污染物被带到市内。
【点睛】
38.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
(2)我国塔里木河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
(3)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主要对水循环中____环节(填字母)施加的影响;襄阳五中校道由原为硬化路面改为沥青路面,最主要是对水循环中____(填字母)环节施加影响。
(4)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F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1)太阳辐射
(2)ADB (3) ①. F ②. H (4)C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循环是靠太阳辐射作为原动力,推动着循环进行。
【小问2详解】
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不汇入海洋,但可以接收到陆地上的降水,河水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河水也会蒸发,植被吸收河水,产生蒸腾作用,所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位ADB。
【小问3详解】
人类目前只能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的环节,F是地表径流。当存在硬化路面时,雨水难以下渗,H是下渗。
【小问4详解】
F是地表径流。当降水增大时,地表径流应增大,A错误。当下渗增大时,地表径流减少,B错误。当植被增加时,地表径流减少,C正确。当坡度增大时,地表径流越大,D错误。故选C。襄阳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5*2=70分)
2019年春节贺岁影片《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该片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在逃离太阳系向外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 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风能 B. 化石能 C. 地热 D. 水能
中新网2018年9月25日电: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星际迷航》中宇宙和星际联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种族之一瓦肯人所居住的瓦肯星可能确实存在,它围绕恒星娜瓦萨运行,距离地球大约为16.5光年,有较稀薄的大气,它被科学家称为“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超级地球”应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4.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中的自转周期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太阳发脾气”可能导致(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 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
A. 加拿大 B. 英国 C. 意大利 D. 巴西
读“古生物化石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含有图中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
8. ②生物生活的地质时期被称为( )
A. 无脊椎动物时代 B. 爬行动物时代 C. 两栖动物时代 D. 哺乳动物时代
9. ③生物生活的地质时期是( )
A. 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下图为某地理事项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若该模型图表示太阳系局部,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对应轨道上的天体为( )
A. 地球 B. 土星 C. 木星 D. 水星
11. 若该模型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 鱼类 B. 两栖类 C. 恐龙 D. 哺乳类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 )
A. ①为岩石圈 B. ③为地壳
C. 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D. 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
13. 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据万州区应急管理局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6日23时54分许,位于重庆万州区(北纬30.69度,东经108.38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万州区周边学校学生纷纷下楼避险。此次给当地造成明显震感,但目前暂未收到人员财产损失报告。下图为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5. 地震发生时( )
A. a波无法传递到地面 B. 当地居民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C. a波比b波先传递到地面 D. 当地居民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6.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示时刻,下列城市最可能吹东北风的是( )
A. 北京 B. 西宁 C. 合肥 D. 南宁
18. 图示时刻,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 北京 B. 西宁 C. 长沙 D. 南宁
当地时间2018年9月13日,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在夜空下喷发,喷出大量岩浆和火山灰。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源于(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地核 D. 地幔
20. 智利维利亚里卡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导致当地当晚( )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某班分为两大组,进行了一场切洋葱点蜡烛和不点蜡烛的课堂对比实验,最后得出: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左图为点蜡烛切洋葱实验,右图为热力环流中的近地面和高空中的四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切洋葱点蜡烛不辣眼睛的热力环流原理( )
A. 蜡烛火焰让空气受热膨胀稀释洋葱气味 B. 蜡烛火焰和洋葱之间形成冷热不均不利于洋葱气味的抬升
C. 洋葱气味与热空气反应 D. 蜡烛火焰和洋葱之间形成冷热不均不利于洋葱气味的下沉
22. 切洋葱时,根据近地面附近的气流水平流动方向判断能代表洋葱附近气压的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关于图中A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C. 以对流运动为主 D. 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24. 关于图中A、B、C三层大气的特点及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层天气复杂多变,不适宜生物生存
B. B层底部气温较低,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C. C层因气温较低,适合人造天体运行
D. C层因存在电离层,易出现极光和流星
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直接的是( )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下渗 D. 蒸发
26. 白城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 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排水
C. 降水集中,多暴雨 D. 有季节性冻土
27. 白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
A. A→B B. A→C→D→E C. F→D→G D. I→D→G
29. 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0. 下列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
A. 赤道海区 B. 副热带海区 C. 极地海区 D. 中纬度海区
32. 关于图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B. 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C. 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D. 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小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
A. 温度、盐度、密度 B. 密度、温度、盐度
C. 密度、盐度、温度 D. 盐度、温度、密度
34. 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其( )
A. 纬度约为20°S B. 密度约为1025kg/m3
C. 盐度约为37% D. 温度约为36.7℃
35. 关于海水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
B. 受降水和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
C. 海水密度变化与海水温度、盐度无关
D. 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
二、主观题(10*3=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
材料二 2018年1月15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研究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他们发现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
(1)地球内部圈层C的名称是________。D界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________(填名称),F界面以下,纵波传播速度________、横波消失。
(2)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在的圈层是________。
(3)恐龙生活在________代,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的时代。
37.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左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
(2)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3)若甲图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____,此时近地面风从____(海洋/陆地)吹来。
(4)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38.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
(2)我国塔里木河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
(3)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主要对水循环中____环节(填字母)施加的影响;襄阳五中校道由原为硬化路面改为沥青路面,最主要是对水循环中____(填字母)环节施加影响。
(4)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F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