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 习题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 习题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15:01:13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节 力的合成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__相同__,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合力__。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分力__。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__之和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相同__,即F=__F1+F2__。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之差__,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__相同__,即__F=F1-F2(F1>F2)_。
相同
合力
分力
之和
相同
F1+F2
之差
相同
F=F1-F2(F1>F2)
求合力大小的方法
(1)方向相同
①大小:F合=F1+F2。②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
(2)方向相反
①大小:F合=F1-F2(F1>F2)。②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1.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
2.合力与分力是不共存的,即考虑了合力就不能再考虑分力,考虑了分力就不能再考虑合力。
3.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中一个分力,甚至可能为零。
D
知识点1:合力
1.下列关于合力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合力和分力是同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
B.任何几个力都可以存在合力
C.只有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才存在合力
D.合力的作用效果与组成它的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教材习题变式]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图甲中提起水桶的力有两个,图乙中提起同样水桶的力有一个,它们的作用效果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像这样,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


相同
合力
知识点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3.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两个力越大,合力就越大
B.这两个力越大,合力就越小
C.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关
D.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一分力
C
4.一个物体只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
A.0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B
5.如图所示是“研究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F1和F2同时拉弹簧,再单独用力F拉弹簧,这两次拉弹簧应使弹簧的右端到达___ 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
相同
6.如图所示,A、B两同学同时在水平方向用200 N的力拉小车,则根据情景判断,原本静止的小车此时所受的合力为0 N。
0
D
7.下列有关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小于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
C.考虑合力时,就不要考虑分力了
D.合力和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8.(兴宁区期末)重为2 N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为0.2 N,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A.2.2 N 竖直向上
B.2.2 N 竖直向下
C.1.8 N 竖直向下
D.1.8 N 竖直向上
C
9.(多选题)如图,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小阳首先用两个力F1和F2同时拉弹簧,然后用一个力F单独拉同一弹簧。改变F1和F2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单独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量
大于F1和F2同时拉弹簧
B.图中,若 F1=2 N,F2=3 N,
则合力F=5 N
C.同一直线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力都大
D.由实验归纳得出: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之和
BC
10.(晋江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小明站在电梯中,若电梯加速上升时电梯底部对他的支持力是700 N,则小明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小是100 N,方向向上。(g取10 N/kg)
100
向上
11.如图所示,用力F=50 N将m=2 kg的物体压在天花板上静止,则天花板给物体的力是30 N,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N。(g取10 N/kg)
30
竖直向下
0
12.如图是小马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第一次是用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第二次是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第三次只用了一个力。
(1)三次实验中都使橡皮筋伸长EE′长度,是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比较a、c两图得出的结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3)比较b、c两图得出的结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
小等于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
小等于两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13.(多选题)如图是“蹦极”的示意图,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蹦极者速度最大的位置,c点是蹦极者下降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假设弹性绳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
A.蹦极者在a点所受合力最大
B.蹦极者在b点所受合力最大
C.蹦极者在c点所受合力最大
D.蹦极者在b点所受合力最小
CD(共18张PPT)
第三节 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同一__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相等__、方向__相反__、作用在__同一直线__上。
2.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静止__状态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受到的合力为__零__,它的运动状态__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同一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不会
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
(1)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2)物体不受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1.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二力平衡条件的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知识点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1.(来宾校级期中)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进站的火车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C.教室内悬挂的静止日光灯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C
知识点2:二力平衡的条件
2.(兴宁区校级期中)下列各图中,物体均受F1和F2的作用,且F1=F2,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的是 ( )
B
3.如图所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进行实验
B.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使实验效果明显
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
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
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B
知识点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4.(衡阳中考)如图所示,磁性黑板刷吸在竖直悬挂的黑板上静止不动,黑板由铁质材料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压黑板刷时,黑板刷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黑板刷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对黑板刷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A
5.某举重运动员手举杠铃保持静止时,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他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B.杠铃对他的作用力和杠铃所受的重力
C.他对杠铃的作用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他对杠铃的作用力和杠铃对他的作用力
A
6.(柳州模拟)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下图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其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
A
7.(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当右端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物体B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是20 N的拉力。

20
8.(合浦县月考)嫦娥五号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它处于非平衡(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登月后静止在月球表面上,其携带的月球车的质量为135 kg,若月球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月球车的牵引力为45 N。(g取10 N/kg,g月= g)
非平


45
9. (防城区模拟)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选填“甲”或“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由该现象可知: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两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在完成探究实验后,小明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小车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相等
两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运动状态
【归纳总结】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项目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对象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没有时间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 不一定性质相同 性质相同
作用效果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针对训练】
(多选题)如图为小京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为F1,她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她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
B.F1与G是一对平衡力
C.F2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D(共17张PPT)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 __ 状态或__ __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 _的基础上,通过___ __抽象概括出来的。
匀速直
静止
经验事实
推理
线运动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方法
(1)实验中,让相同的滑块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无法让滑块受到的阻力为零,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滑块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运动的时间越长,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来进行推理,从而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种实验方法叫理想化实验。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若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则保持静止;若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则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实质: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4)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知识点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青秀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小车可以从斜面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小车在三个表面的实验现象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不大
D.小车在平板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
D
2.(南宁期末)如图所示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标记小车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木板时的停止位置分别为c、b、a。分析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运动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可知:若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匀速直 线运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3.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改变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
C
4.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
A.1
B.2
C.3
D.4
B
B
5.教室的灯管静止挂在天花板上,如果灯管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灯管会 ( )
A.立即加速往下掉
B.继续保持静止
C.立即加速往上抛
D.立即往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
6.(南宁校级期中)如图,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动至B点时,此刻速度为0,若小球运动到B点瞬间,细绳突然断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 ( )
A.沿轨迹1运动
B.沿轨迹2运动
C.沿轨迹3运动
D.在B点静止不动
7.(多选题)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是不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BD
8.(昆明中考)为了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先后三次让同一滑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分别滑到表面粗糙、表面比较平滑和表面很平滑的水平面上,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在阻力__变小__时,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情况,观察到的现象是__阻力变小,滑动的距离增大__,由此可推理得出:__阻力减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__。
变小
阻力变小,滑动的距离增大
阻力减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 m/s、vB=2 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点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2_m/s__;若小球在C点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保持静止状态__。(不考虑空气阻力)
匀速直线
2 m/s
保持静止状态
10.(鄂州中考)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同学们分组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 度。
速度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表。
同学们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在不受阻力作用时,运动的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上述实验除了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接触面材料 小车受阻力情况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
毛巾 大 23.2
棉布 较大 45.3
木板 小 97.5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
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转换
11. (山西中考)在小伟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小伟驾驶宇宙飞船翱翔在没有星系、没有星云,空荡荡的一望无际的宇宙空间。请你展开想象,假如燃料燃尽,飞船将会
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你的理由是假如燃料燃尽,则飞船在空荡荡的宇宙空间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飞船将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假如燃料燃尽,则飞
船在空荡荡的宇宙空间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飞船将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合理即可)(共18张PPT)
第2课时 惯 性
1.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__静止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的性质, 称为惯性。
2.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__属__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__惯性__。
3.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质量__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__大__,它的运动状态越不易被__改变__。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质量

改变
静止
1.对惯性的三点认识
(1)惯性的普遍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是大还是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所处位置、受力情况等外界因素无关。
(3)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产生的作用”。
2.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1)利用:生活中利用惯性可带来很多方便。如:锤头松了,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击几下就可套紧锤头;拍打衣服上面的灰尘等,都是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
(2)防止:惯性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需要防范。如:骑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车辆在急速转弯时容易翻车等。交通部门规定:系安全带、保持车距、限速限载等;采取措施:安装安全气囊。
D
知识点1:惯性和惯性现象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南宁模拟)关于惯性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由于卫星不在地球上,因此卫星没有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惯性力的作用
D.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是因为纸飞机具有惯性
D
3.(黑龙江中考)小强放学后到操场踢足球,当球离开脚后,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最后足球由于受到摩擦力停了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用手掷出的铅球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__重__力的作用;落到地面上滚动的铅球越滚越慢,最后静止,此时铅球具有(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运动状态

具有
惯性
知识点2: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5.(浦北县模拟)以下列举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学校路段汽车减速慢行
B.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C.车辆行驶要保持一定车距
D.抖落伞上雨滴前转动伞
D
6.(宜宾中考)下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 )
C
7.标枪运动员助跑是利用__标枪__(选填“标枪”或“运动员”)的惯性;拍打衣服除尘是利用___灰尘__(选填“衣服”或“灰尘”)的惯性。田径运动员加速奔跑冲刺的过程中,惯性大小_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标枪
灰尘
不变
8.(广西中考)如图,在抛绣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拿在手中的绣球具有惯性
B.抛离手后的绣球没有惯性
C.下落的绣球速度越来越小
D.离手的绣球速度保持不变
A
9.(安徽中考)如图所示,为防止惯性危害,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D
10.(多选题)下列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有关的是   ( )
A.高速公路“保持车距”
B.行车时“请系好安全带”
C.库房里“仓库重地,严禁烟火”
D.公路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AB
11.(多选题)“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航天员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演示摆球实验,拨动摆球后,摆球绕固定点持续转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摆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摆球具有惯性
C.摆球的质量变小
D.如果剪断系住摆球的绳子,摆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D
12.如图所示,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物体将向上运动,这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这是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具有惯性
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13.如图所示,三辆汽车停在红绿灯前A、B、C的机动车道上,坐在甲车上的乘客,身体突然向左倾斜,是因为甲车原来停在C 车道上。
C
14. (苏州中考)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如图甲)。手握管子突然向上(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如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水具有惯性。
向上
大于
惯性
15.如图为某赛道中的局部路段,为了保障车手的安全,赛道的某些位置需要加设防护设施,图中最需要加设防护设施的是 ( )
A.M处
B.N处
C.P处
D.Q处
A(共15张PPT)
第七章复习与提升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贵州中考改编)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冰墩墩被王亚平轻轻一推,便几乎沿直线匀速飘向叶光富,下列能解释此运动现象的知识点是 ( )
A.光的反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二力平衡条件
D.力的合成
B
2.(八步区期中)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交通安全提示语,不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
A
3.如图是我国女子冰壶队积极备战训练的情景。掷球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刷冰员不停地刷冰面可以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摩擦力为零,运动的冰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静止”“逐渐停下来”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减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2:力的合成
4.(蚌埠期中)如图所示,用50 N的水平推力F按住重为20 N的木块,木块能静止在竖直墙壁上,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 N;若将水平推力F减小10 N,木块仍能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则此时木块所受的合力大小为0N。
20
0
5.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另外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斜面上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试推断支持力F和摩擦力f合力大小为
20 N,合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g取10 N/kg)
20
竖直向上
考点3: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6.(乐山中考)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茶杯所受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桌子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A
7.(枣庄中考)在北京冬奥会的短道速滑男子1 000米比赛中,中国某选手荣获金牌。下列关于其通过弯道和站立在水平冰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通过弯道的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B.他通过弯道时有惯性,站立时没有惯性
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站立时他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考点4:力与运动的综合分析
8.(达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纸飞机离手后,还会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
9.(岳阳中考)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
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C
考点5:力与运动的有关实验
10.(防城港期中)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华和小明知道,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小华选择甲的方案,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细线跨过支架上的滑轮,在两个线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拉力方向相反,并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当卡片平衡时,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静止
相反
钩码
同一直线上
(4)用剪刀将卡片剪开,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小明选择了乙的方案,同学们认为小华的方案优于小明的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同一
摩擦力
11.(多选题)乘坐动车进站时,行李常用传送带运送过安检,水平传送带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行李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t1内,行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0~t1内,行李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t1~t2内,行李的重力与传送带对
行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t1~t2内,行李的重力与传送带对行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C
12.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 __减速__(选填“加速” “减速”或“匀速”)运动,根据是 __水__(选填“水”或“烧杯”)具有惯性。
减速
水(共16张PPT)
第七章实验突破
实验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
运动的滑块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实验推论: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交流与反思:
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用小车代替滑块,可以减小阻力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2.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3.滑块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是因为滑块受到阻力的作用。


以恒定不变的速
度永远运动下去
阻力
粗糙程度
阻力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速度相同。
(2)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用的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3)小车在 木板(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减小的最慢。
(4)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 线运状态。
速度
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转换法
木板
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实现的。
(6)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运 动的原因。
(8)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
触面的粗糙程度
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不需要
(9)三组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从运动到静止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0)根据以上结论,关于运动和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填选项符号)。
A.沿水平方向没有推动桌子,是桌子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B.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阻力的作用
相等
B
(11)由上述实验可知,阻力越小,运动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在雨天驾驶汽车时应控制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比晴天时大一些。
(12)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实验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交流与反思:
1.选择纸板,而不选择木块或者小车,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装置:
同一
相等
相反
同一
摩擦力
得出普遍规律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物体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2)在两托盘中同时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小车静止;改变一个托盘中放入砝码的质量,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砝码质量相等,使小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到小车扭转回来,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静止
大小相等、方向相

扭转回来
同一直线上
(4)把小车切成两半后小车不能静止,由此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个条件是A (选填序号)。
A.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二力大小相等
C.二力方向相反
D.二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A
(5)如果要研究两个力的方向对小车平衡的影响,接下来应该保持其他量不变,让小车受到的两个力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大小不变,改变两个力的方向。
(6)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大(选填“大”或“小”)的砝码进行实验。
大小

(7)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华将小卡片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填字母)。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A
(8)在图甲中完成探究实验后:小明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小车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
运动状态
(9)如果将图甲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B 。
A.10 N    
B.5 N    
C.0 N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