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2 21: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冀中的地道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吧,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现在,我们再重温当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的精彩瞬间。
导入
作者档案
周而复(1914~2004) 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是中国最早将白求恩事迹介绍出来的作家,人们从他那里知道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其创作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并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今天,我就带大家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地道战,感受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qīn)略(lüè)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diāo),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字词学习
侵略 古堡 党员 山丘
妨碍 隐蔽 陷阱 拐弯
堡垒 搁浅 岔路 吆喝
qīn lüè
bǎo
dǎng
qiū
fáng

xiàn
guǎi
lěi

chà
yāo

rén
rèn
任丘
任务


踏实

踏步
◇他这个人做事脚踏(tà)实地,给人踏(tā)实的感觉。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对其作出高度评价。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2
3、7
8
自由朗读1-3自然段:想一想,敌人为什么修筑封锁沟、封锁墙?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这句话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并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新的斗争方式的好处是: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这句话只要讲到用弦坑打击敌人的方法,同时点出了地道出口的特点——隐蔽且有陷坑,说明为了打击敌人,冀中人民想出了各种巧妙的方法,布下了天罗地网。
警戒
迷惑洞
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
“堆满荆棘”的“出口”
用于“警戒”的坚固的洞
出口旁的“陷坑”
用于诱敌的“迷惑洞”
有地雷等待敌人的“死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孑口”设置
人是怎样想方设法来破坏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
答:敌人用火攻、水攻、毒气攻;冀中人民用土和沙来灭火;用吊板来挡毒气;地道和枯井暗沟连起来,使水流走;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里去。
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
通讯联络方式:吆喝声、拉铃声。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
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句话既概括了全文,又直接从两个方面赞扬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争精神和无穷无尽的智慧,还进一步指出了地道战的历史地位,突出了文章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冀中的地道战中地道战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利用冀中平原的特点,军民团结一心是地道战取胜的关键。
主题归纳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地道的式样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抒发感受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地道战的遗址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