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2 23: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羊肚菌营养丰富,有“素中之荤”的美称。据测定,羊肚菌含蛋白质20%、脂质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氨酸是一种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B.蛋白质和磷脂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羊肚菌中蛋白质的检测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
D.羊肚菌细胞膜内外侧的蛋白质和脂质呈对称分布
2.图中的“○”“☆”“”表示离子或小分子,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主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
B.人体细胞中运输物质“☆”所需的ATP都来自线粒体
C.运输物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在跨膜运输时,协同转运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
3.细胞多种多样,各自的生命历程也多姿多彩。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物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B.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液会使细胞死亡
C.细胞分化可发生在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分化前后基因种类发生改变
D.衰老细胞的代谢变慢,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水分减少,核膜内折
4.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遗传规律的发现对生物起源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演绎推理
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5.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一般为1~200kb,常见于原核细胞中。将不含32P的大肠杆菌放到含32P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内的DNA分子有图I、图Ⅱ两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质粒与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均无游离的磷酸基团
B.分析图形可知,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DNA链
C.图示细胞中的质粒至少复制了2次,且遵循半保留复制
D.复制后形成的子代质粒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6.少数蜜蜂幼虫因取食蜂王浆发育成蜂王,大多数蜜蜂幼虫因取食花粉或者花蜜发育成工蜂。已知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则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的DNA甲基化会改变DNA的碱基序列
B.表观遗传中的分子修饰只发生在DNA上,不能发生在其他物质上
C.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调控序列的结合抑制转录过程
D.DNA甲基化造成的表观遗传现象仅存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7.某昆虫的翅形受B/b基因控制,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长翅,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残翅,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胚胎时期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残翅雌雄个体间杂交,其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1/2
B.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将会增大
C.对子一代进行测交可检测子一代遗传因子的组成
D.减数分裂时,互换后的B和b只能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8.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鼻腔和口腔中的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
B.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
C.机体清除侵入的甲型流感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D.机体中能够呈递甲型流感病毒的B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的
9.倒伏不仅影响小麦产量、降低品质,还会增加收获难度。研究发现,在小麦抽穗期喷施人工合成的矮壮素,能影响茎秆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矮壮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作用效果稳定
B.喷施矮壮素时只需要注意控制喷施浓度即可
C.喷施矮壮素后会促进小麦茎秆节间细胞伸长
D.施用适量赤霉素可解除矮壮素的生理作用
10.湿地保护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用净化能力强且互利共存的水生生物修复湿地,体现了协调原理
D.湿地生态修复时应禁止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同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11.玉扇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多肉植物,以其肉质叶片呈扇形排列而闻名。科学家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玉扇的大规模培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可以保持玉扇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B.用酒精对离体的玉扇组织消毒的时间越长,培育效果越好
C.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内添加的关键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玉扇组织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及其他器械均需要灭菌处理
12.科学家将抵御干旱胁迫反应中具有调控作用的AhCMO基因转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了转基因抗旱棉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AhCMO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转基因抗旱棉花的核心工作
C.AhCMO基因成功插入棉花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D.PCR扩增AhCMO基因时需要设计两种碱基互补的引物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胰脂肪酶(PL)可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使用PL抑制剂可有效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研究表明,从板栗壳中提取的板栗壳黄酮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下图为不同pH下板栗壳黄酮对PL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pH为本实验的自变量,酶活性为因变量
B.PL可以提供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需的活化能
C.pH在8左右时板栗壳黄酮对PL活性的抑制作用最显著
D.板栗壳黄酮可能使PL催化的最适pH变大
14.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IR表示胰岛素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的含量稳定在3.9~8.1mmol/L
B.图示中,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接受3种刺激,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C.③与IR结合后,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
D.若②与肝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发生障碍,会引发糖尿病
15.研究人员研究了某区域中蓝马鸡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R)RA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年和B年的R值相等,蓝马鸡种群数量相同
B.B年和C年蓝马鸡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O~E年间蓝马鸡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结果偏大
16.桑葚玫瑰酒既融合了桑葚和玫瑰的果香、花香,又使其营养价值和功能活性增加,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图1为制作桑葚玫瑰酒的装置图;图2为不同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对花色苷含量、酒精度和感官评分(感官评分越高,品质越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桑葚玫瑰酒发酵所用菌种的代谢类型与醋酸菌相同
B.图1中排气口连接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装置
C.由图2可知,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对酒精度影响不大
D.花色苷含量随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的增大而降低,质量比为4:1时酒的感官评分最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1分)景天科植物生长环境恶劣,白天气温高,阳光充足;夜晚气温低,整体环境干燥。如图为景天科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可以作为临时储存CO2的载体物质。景天科植物的气孔通常在白天关闭,而在夜晚打开吸收CO2,这一特性带来的优势是________。
(2)若想要检测外界CO2中的碳在景天科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传递过程,可通过________(科学方法)进行追踪。
(3)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某一非景天科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光照下CO2吸收速率/(mg·h) 1 1.5 2.9 3.5 3.1 3
黑暗下CO2释放速率/(mg·h) 0.6 0.9 1.1 2 3.3 3.9
①假设环境温度稳定为20℃,该绿色植物在密闭装置内光照16h的情况下,一昼夜后装置内CO2减少量为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发现,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还会进行光呼吸,即O2与CO2竞争性结合RuBP(C5),O2与RuBP在Rubisco酶催化作用下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该过程会消耗ATP和NADPH,因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降低光呼吸。有人认为,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光呼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条件和能量变化来看,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18.(14分)玉米糊粉层的有色和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种子的饱满和凹陷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有色凹陷玉米与纯合无色饱满玉米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现F1中有一株表型为有色凹陷(植株M),其余F1均表现为有色饱满。F1有色饱满植株自交得F2,F2玉米植株中有色饱满有274株,无色饱满有212株,有色凹陷有91株,无色凹陷有71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粒形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________定律,糊粉层颜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F2中有色饱满植株有________种基因型,无色凹陷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3)若要在F2中筛选并保留纯合的有色饱满品系,可采取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植株M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可能:①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自交;②父本的某花粉粒控制粒形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是哪种原因所致,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分泌过度。多巴胺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分泌和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________。多巴胺分泌过多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会引起肌肉过度________(填“收多巴胺转运载体缩”或“舒张”),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
(2)图中神经冲动只能从右往左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________大量内流,该过程中突触后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化为________。
(3)通常认为,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浓度过高会导致小儿表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许多治疗药物(如匹莫齐特、硫必利等)已在临床中获得较好的疗效,请推测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11分)科研人员发现,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层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高出一个数量级。下图1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图2为底栖动物和底层鱼类之间的能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生物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为________,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
图2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有人认为,核废水仅对排放地及周围区域有害,不与排放地水源直接接触的地方不会受到影响,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填“可信”或“不可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某种上层鱼类在受到天敌捕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分子,这种信号分子会对周围的同类产生刺激,进而促使其他同类远离水面和当前区域,这种信号分子属于生物产生的________(填“物理信息”“化学信息”或“行为信息”)。
21.(12分)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来克隆高产奶牛的大致流程如下图,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应选用处于________的卵母细胞,采用显微操作法去“核”,其实是去除________。在过程②③中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重构细胞经分裂、发育至________时期,可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中。移植之前,需要对受体母牛进行________处理。若要获得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多只犊牛,可对重构胚进行________,再进行移植。犊牛的表型不完全与高产奶牛一致,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
(3)科研人员为确定Kdm4d的mRNA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重构胚,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m4d的mRNA的重构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dm4d的mRNA的作用是________。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谷氨酸是一种人体细胞能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磷脂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羊肚菌中蛋白质的存在,C正确;蛋白质和脂质在羊肚菌细胞膜的内外侧呈不对称分布,D错误。
2.B ATP驱动泵作为转运蛋白,同时还能催化ATP水解供能,A正确;运输物质“☆”所需的ATP可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运输物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C正确;“○”在跨膜运输时,协同转运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D正确。
3.B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二分裂等增加细胞数量,A错误;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液会杀死细胞,B正确;细胞分化可发生在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且分化前后基因种类不变,C错误;细胞衰老时常出现的特点是细胞代谢变慢,体内的多种酶活性下降,但不是所有酶,D错误。
4.A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A正确;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实验验证,B错误;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现象,C错误;孟德尔并未提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D错误。
5.D 质粒与原核生物的拟核DNA均为环状,无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先出现I,后出现Ⅱ,复制开始后不可能含有两条链均是非放射性链的DNA,所以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DNA链,B正确;由于出现I、Ⅱ两种类型,所以该质粒至少复制了2次,C正确;质粒是双链DNA,复制前后嘌呤数均等于嘧啶数,D错误。
6.C DNA甲基化不改变DNA的碱基序列,A错误;除了DNA甲基化以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的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B错误;由于RNA聚合酶是与启动子结合催化基因进行转录,而启动子中某些碱基发生的甲基化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使其不能转录形成mRNA,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C正确;表观遗传现象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DNA的甲基化等造成的表观遗传现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不是仅存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D错误。
7.B 残翅雌雄个体间杂交,其后代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但由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胚胎时期死亡,其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A错误;由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B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b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B正确;隐性纯合子(bb)个体在胚胎时期已死亡,C错误;减数分裂时,互换后的B和b在减数分裂I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在减数分裂Ⅱ后期,随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D错误。
8.D 鼻子和口腔中的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B正确;机体清除侵入的甲型流感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C正确;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D错误。
9.D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喷施矮壮素时需控制喷施浓度、用量、时间等,B错误;喷施矮壮素后可以增强抗倒伏能力,可能是缩短了小麦茎秆节间长度,C错误;矮壮素抑制细胞的伸长,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因此施用适量赤霉素可解除矮壮素的生理作用,D正确。
10.B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湿地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价值,B正确;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要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C错误;湿地生态修复时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D错误。
11.B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可以保持玉扇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A正确;用酒精对离体的玉扇组织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杀死外植体细胞,B错误;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玉扇过程中的关键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C正确;玉扇组织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及其他器械均需要灭菌处理,D正确。
12.D 将AhCMO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A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转基因抗旱棉花的核心工作,B正确;AhCMO基因即使成功插入棉花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因此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C正确;PCR扩增AhCMO基因时设计的两种引物不能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13.BC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PL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不同的pH,酶活性为因变量,A正确;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活化能,B错误;由图可知,两组实验在pH为7.4时酶促反应速率相差最大,因此pH在7.4左右时板栗壳黄酮对P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C错误;由图可知,对照组PL的最适pH约为7.4,加入板栗壳黄酮后,PL催化的最适pH由7.4变为7.7,D正确。
14.AD 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的含量稳定在3.9~6.1mmol/L,A错误;由图可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的刺激有葡萄糖、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②)等,使胰岛素分泌增加,B正确;据图可知,胰岛素(③)与靶细胞膜上受体(IR)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C正确;若胰高血糖素②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不能升高血糖,不会引发糖尿病,D错误。
15.ABC R 1,种群数量增长,R1种群数量减少,图中A~B时期R值大于1,说明该时期种群数量不断增加,B年蓝马鸡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B错误;O~E年间该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D正确。
16.BCD 桑葚玫瑰酒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是异养好氧型细菌,A错误;图1中排气口连接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装置,B正确;由图2可知,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对酒精度影响不大,C正确;花色苷含量随着桑葚汁与玫瑰质量比的增大而降低,桑葚汁和玫瑰最佳质量比为4:1,D正确。
1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苹果酸(1分) 减少因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又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合理即可)
(2)同位素标记法(1分)
(3)①40mg ②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后,使CO2浓度升高,促进Rubisco催化C5与CO2反应,从而降低光呼吸(3分)光呼吸过程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且该过程消耗能量;而有氧呼吸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且有氧呼吸过程释放能量
1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
(1)一 分离 F2中糊粉层有色:无色 9:7,是9:3:3:1的变式(合理即可,2分)
(2)8 3/7
(3)选择有色饱满玉米自交,选出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品系留种(合理即可,2分)
(4)实验方案:植株M自交,观察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2分)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有色凹陷,则植株M是由母本自交引起的;若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有色凹陷:无色凹陷=9:7,则植株M是父本的某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合理即可,4分)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胞吐 收缩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分)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2分) Na+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2分)
(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抑制多巴胺受体的活性;提高多巴胺转运载体的活性等(任写两点,合理即可,2分)
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太阳能 无脊椎肉食动物、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全对给2分) 底栖动物同化的能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2分) 垂直
(2)不可信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不排放核废水的地区可能会由于物质循环而带来核污染(合理即可,3分)
(3)化学信息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减数分裂Ⅱ中期(或MⅡ期) 纺锤体—染色体的复合物 维持培养液的pH(2分)
(2)桑葚胚或囊胚 同期发情 胚胎分割 犊牛的线粒体基因来自普通奶牛;表型也受环境的影响;犊牛发育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变异(合理即可,2分)
(3)注入mRNA通过翻译产生的去甲基化酶,促进了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表现出既能提高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形成率,也能提高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合理即可,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