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回忆我的母亲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09: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7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文体知识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求学,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领导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他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于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锺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下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公祭,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母亲”的形象特点(重点)。
2.品读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难点)。
3.理解议论语句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难点)。
学习目标
qlh283628
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佃农( ) 溺死( ) 劳碌( )
衙门( ) 妯娌( ) 勉强( )
横蛮( ) 差役( )
祖jí( ) 迁xǐ( ) 慰miǎn( )
和mù( ) 豪shēn( ) 不chuò劳作( )
diàn nì lù
yá zhóu li qiǎng
hèng mán chāi yì
籍 徙 勉
睦 绅 辍
字词清单
qlh283628
1.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母亲生活的艰难,想一想朱德的母亲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 朱德的叙述 母亲的品格
家务劳作的繁重 “母亲是个好劳动” “天不亮就起床” 勤劳朴实
人际关系的复杂 不打骂子女,不同人吵架,同情贫苦的人 “极能任劳任怨”“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整日劳作,承担家里各种家务,毫无怨言
生活物资的匮乏
榨油点灯,把饭做得有滋味,亲手制作衣服
聪明能干
宽厚仁慈
整体感知
“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 朱德的叙述 母亲的品格
豪绅地主的欺压 不灰心,节衣缩食支持“我”靠读书来改变家庭的命运
刚毅坚强
“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决心节衣缩食”
2.作者在回忆往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说说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母亲的言传身教
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任劳任怨,热爱劳动,教“我”知识
勤劳吃苦,使“我”从小耳濡目染
养成勤劳的习惯,拥有生产的知识
学会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想尽办法维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拥有坚定的革命意志
反抗地主豪绅,支持“我”革命
赏析语言
课文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使用的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包含深情。请仿照示例,再从文中找出两处并进行赏析。 示例: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赏析:“永远”一词承载着作者真挚的情感:爱是永恒的精神力量。句子近乎对称,述说母子间相互牵挂的情感,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永远的怀念之情。
摘录: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赏析:
“这样”指母亲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整日”意味着辛苦的劳作从早到晚,透露出作者对母亲辛劳一生的慨叹与感激。
摘录: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赏析:
摘录: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赏析:
别人“看也不看的饭食”可见家里生活条件的艰苦,能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背后是母亲的费尽心思和聪明能干,两相比较,透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赞美。
“一分钟”意味着休息时间都没有,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透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之情。
赏析议论句
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仿照示例,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议论语句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示例: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赏析:作者用两个“不”字,双重否定,一方面强调了中国农民朴素善良的本质,另一方面揭示了他们在旧社会制度压迫下的悲惨命运。这是作者作为农民的儿子的深切反思,也预示着下文投身革命、反抗压迫的必然性。
原句: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赏析:
原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赏析:
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朴素教育的感激;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深刻认识:生产劳动的知识和追求光明的意志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认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都如母亲一般勤劳朴实,正是他们创造了历史,也正在创造着历史,引出下文报答母亲的诚恳愿望: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qlh283628
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和老舍《我的母亲》,试着从塑造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三个角度,将这两篇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完成下页的表格。
文章 母亲形象 写作手法 语言风格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支持革命,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邹韬奋《我的母亲》 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
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
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
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
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
比较阅读
文章 母亲形象 写作手法 语言风格
老舍《我的母亲》 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
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
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来刻画母亲形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尤其是白描手法
回忆我的母亲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回忆母亲
痛悼母亲逝世
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
坚强不屈、反抗压迫、支持革命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尽忠于党尽忠于人民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