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C 6.①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②自贸试验区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
③对标国际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
7.C 8.①严于律己,服从上级。战争时期,在急行军中“掉队”,深切自责,努力追赶队伍;在急行军“掉队”后,受到中尉的斥责和推操,但他“知道军规”,一句话也没说,就追赶队伍去了。
②奋不顾身,忠于革命。在战役中,不顾火焰燎胸,抓起烧夷瓶抛向敌人,自己却被严重烧伤,双眼失明;
③高度负责,严厉认真。当中尉因学习有困难,想要“掉队”时,他情绪激动地严厉批评,鼓励中尉不能畏难“掉队”,向物理进军,终使中尉醒悟。 9.①以标题“永不掉队”统摄小说的主要事件,既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又使作品不枝不蔓,浑然一体;
②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灵活,不仅能自由切换时空,还能剖析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心理;
③顺叙与插叙相结合,选取三个生活场景和两次冲突作为主干,使故事情节单纯而紧凑;
④人物关系设置巧妙,两个人物角色互换,富于戏剧性,有吸引力;
⑤叙事语言简洁生动,人物对话个性化,无论环境描写,还是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都生动传神,简洁凝练。
10.D 11.B 12.B 13.(1)邹维琏想离职却不能够,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
(2)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
参考译文: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授职延平推官。他为人正直,有高风亮节。巡抚袁一骥因私仇搜罗布政使窦子偁的罪证,邹维琏不惜以离职与他争论。监司想为袁一骥修建生祠,邹维琏直言陈说极力阻拦。被授予南京兵部主事,升任员外郎。辽东发生战事,上疏陈明数件事情。不久因服丧离职。天启三年(1623),起用为兵部职方官,升任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推荐妖人宋明时能够统役神兵收复辽东土地,魏忠贤暗中支持他。邹维琏极力陈说这个妖人荒诞无稽。魏忠贤发怒,假传圣旨责备他。国家正用兵,将帅都贿赂以求升迁,职方尤其污秽。邹维琏一向清明、严厉,请托一概予以拒绝。于是极力论说以贿进职的将帅之弊,讥讽宦官、大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道他贤明,将他调为稽勋郎中。当时言官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必然先问他做言官的同乡。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因为赵南星没有先问自己,大怒,一同辱骂邹维琏。等到邹维琏调任为考功,傅櫆等更为恼怒,轮流上疏竭力攻击他。邹维琏愤慨,上疏请求罢官。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杨涟弹劾魏忠贤,受到圣旨严厉指责。邹维琏直言上疏说:“魏忠贤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罪行难以写尽。”奏疏呈上,皇上责备他奏疏不敬。崔呈秀因犯贪赃罪被弹劾,邹维琏判他戍边。那些讨好魏忠贤的人极力为崔呈秀申辩、求情,邹维琏拒绝不听从,这些人都恨他。没有多久,张讷弹劾赵南星,追究邹维琏调到吏部是不合法的,皇上下诏革除他的官籍。又被构陷卷入汪文言一案,交付官吏审问,派去戍守贵州。崇祯初年,起用为南京通政参议。崇祯五年(1632)二月,代替熊文灿巡抚福建。荷兰人占据澎湖,要挟互市,后又移往台湾,逐渐停泊在厦门。邹维琏屡次命令郑芝龙防备,郑芝龙不听。第二年夏天,荷兰人乘机偷袭占领厦门城,大肆抢掠。邹维琏急忙发兵水陆并进,郑芝龙也驰援,烧毁了荷兰人三条船,官军受伤的也多。邹维琏居官任事两年,功绩很显著。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八年春天,评议打退盗贼功劳的大小,皇上下诏允许起用他。不久,征召他入京授予兵部右侍郎,他患病没有赴任,死在家中。
14.B 15.①“万里关河”的阔大与“传舍”的促狭形成对比,反衬诗人奔波飘零的渺小孤寂;
②当年纵情博戏的欢乐与当下“五更风雨”的凄冷形成对比,反衬诗人人生失意的愁苦凄凉。
17.D 18.D 19.就在于他们敏锐发现和艺术表达了时代精神,并让人体会到个人与社会、家与国、今天与过去的血肉联系和产生精神共鸣。
20.①影响圈比控制圈大②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③增强对控制圈的控制力
21.示例:人生活在关注圈、影响圈与控制圈三个圈子中,只有后两者可以改变,成功人士把更多精力放在影响圈特别是控制圈。
22.
壮志在心,扬鞭脚下
——“百年奋进,时代有我” 主题征文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社会也在党领导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当看到鲜艳的六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进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每当看到那漂亮的国徽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回首昨天——
昨天的胜利,是用披荆斩棘的精神铸造的。君不见“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君不见“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们,栉风沐雨;君不见“深圳速度”的开山劈地,创造奇迹。所有的这些都是靠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不怕牺牲与艰苦卓绝实现的。
昨天的辉煌,是靠永不摧毁的激情、生命与团结精神实现的。面对一次次的磨难与艰险,中国人永不言败。面对两万五千里长征,吃野菜,吃树根,我们不怕;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抗日、抗美援朝,我们不怕;面对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病毒,我们的战士、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中国人永不言败。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那就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信心百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更要传承中国精神,继往开来。拥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是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百年奋进,时代有我。
作为中国青年,站在人生起点,漫漫长途上,有未知待探索,有格局待开拓,有奇迹待创造。一路精彩和一生意义都需以“担当”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君不见,百年之前的离乱神舟之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万千志士,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曲,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勇担报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责任,生者扬其名,死者得其所,实现了生为中国人最崇高的价值。
巍巍河山源远流长,中华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也传至我们青年一代,中国梦亦为我们的中国梦。个人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青年的自信必须建立在祖国的世界影响力上。未来不是别人来拼搏,而正改由我们来接续奋斗!
让我们记住:百年奋进,时代有我,壮志在心,扬鞭脚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的创新而彰显。
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不断创新的传播能力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
事实证明,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传播效能,只有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效能。“当代毕昇”王永民,被誉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他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曾是占主导地位的汉字输入技术。但这位汉字信息化的开拓者,却对汉字未来抱有深刻的历史忧虑。早在2006年他就在《瞭望》撰文《警觉提笔忘字和汉字的沙漠化》,指出计算机时代,拼音输入导致了汉字的形神俱灭。他分析世界各个文明生死存亡的经验教训,指出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石。对中华民族而言,“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辽阔地域多民族的团结统一。他发明了“数字王码”,以简便、快捷、易学、好用的“形码汉字输入技术”来替代国人普遍使用的拼音输入法,但在市场推广上举步维艰,最终黯然谢幕。扭转局面的是“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在央视的热播,它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栏目相得益彰,借助央视传播平台,加入时尚元素,借鉴娱乐方式,达到复苏汉字汉语的目的。大会提出的宗旨就是让冰封在古籍中的文化复活,让年轻一代能够书写、应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理解、体悟其中蕴含的人类智慧,从而掌握正确的表达书写方法,热爱汉字。大会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远超设计者的预期。
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最终目的。
(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创新是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它依赖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形式、方法的不断创新。
B.明、清时期,北京文化中心的地位能够保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得以繁荣,这离不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
C.王永民发明的“数字王码”尽管简便、快捷、易学、好用,但由于缺乏创新,其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推广,最终黯然谢幕。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的历史责任应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承担,国家应在相应的制度建设方面为其提供机会和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出了传播创新的话题。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这是在充分总结元杂剧创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数字王码”和“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的例子,论证了创新对于提高传播效能的作用。
D.文章基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顺序,分析了通过文化传播的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一项(3分)
A.故宫博物院利用网络开发出“掌上故宫”“每日故宫”“故宫展览”等APP。
B.字节跳动启动“国风计划”,在今日头条上增设“国风频道”。
C.陌陌直播以“直播+”的方式赋能非遗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生。
D.近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12分)
材料一: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洼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8个自贸试脸区,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拥有自贸试验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义。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摘编自顾阳《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经济日报》2020年9月25日)
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为舟山带来了机遇。杭州海关推出“一船多供”“燃油混兑”等多项创新举措,宁波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有了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也可以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相比从国外进口油品,可节约10-15天时间。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加油港,并跻身全球船供油港口前列。
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设成为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
(摘编自杜海涛等《这五年,自贸试验区创新更亮眼》,《人民日报》2020年11月8日)
材料三:
位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A栋的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标语醒目地悬挂墙上。得益于前海率先在外资领域实施的外企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改革,前海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而就在3年多前,此项申请还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这是前海制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除了“一口受理”改革,前海还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去年“货物通关时间”和“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较2017年压缩30.8%和45%;深化深港通关合作,企业入区货物通关时间缩减70%以上,节约货运成本超过10%。
(摘编自《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9年4月22日)
材料四: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消息不仅振奋了中国,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许多外媒认为,海南将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鹿特丹”或是“中国的迪拜”,全球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将共享机遇和红利。
英国路透社报道指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拉美社则报道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
法新社指出,近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而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将在海南岛开拓赛马等一连串事业,以期将这个岛打造成观光胜地,“令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象征”。
(摘编自《外媒热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成全球投资热土》,“搜狐焦点”,2018年6月2日)
4.下列对自贸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引航探路。
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也越能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
C.一些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D.建设海南自贸区,不仅会促进海南省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获得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自贸试验区,以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并推广宝贵经验和做法。
B.舟山借助政策支持,大胆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成为了东部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C.在广东自贸区,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使其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
D.从外媒报道可以看出海南自贸区(港)不是单一对外贸易高地 ,而是集投资、贸易、旅游、金融于一身的综合功能体。
6.自贸试验区怎样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请结合各地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7-9题(15分)
永不掉队
[苏联]冈察尔
双目失明、面孔烧伤的副教授站在讲台上。他在讲课,大学生们站着记笔记。教室里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一切都被占领军给烧光了。通往阳台的门板被钉得牢牢的,因为破损的阳台岌岌可危。
副教授噔噔噔响地点着手杖,庄严可敬地慢步走下讲台。这时,他听见有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来。
“葛洛巴同志!”那个人说道,“您还记得我吗?您从前是我那个连里的战士。”
“您……您……”
“我是高罗沃依。”
“高罗沃依中尉?!”
“不。现在……是您的学生高罗沃依”
“能在这儿欢迎您,我很高兴。”副教授说着便把手伸了过去。“怎么?您怎么伸给我左手?
“我……没有右手了。”
副教授那张被烧伤过的、发黑的面孔痛苦地绷紧了。两个人沉默了。
葛洛巴清楚地记得高罗沃依。那是在一九四一年异常艰苦的八月里。
有一天夜里,高罗沃依的连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夜色漆黑,淫雨连绵。人们都累极了,已有几夜没睡觉了。在一次临时休息时,葛洛巴一觉醒来,一个人也不见了。
天地茫茫,大雨滂沱。葛洛巴感到心慌意乱,觉得自己是被遗弃在杳无人烟的陌生地方了。他放开嗓门对着黑暗大叫:
“喂……呃……呃……”
黑夜寂然无声。
他拔腿跑去。他滑倒了,摔在泥水里,爬起来再跑。炸毁的道路喳喳直响,好像在他背后抽泣。
天上没有一颗星星,葛洛巴感到恐惧。连队在急速地前进,大概是去作战了,可是他……同志们会怎样谈论他呢!开小差?逃兵?……这可比死亡还要可怕。他的心怦怦在跳。湿漉漉的军大衣沾满了泥巴,越走越沉,可是他顺着这条漆黑的、不熟悉的道路跑呵,跑呵……
当他赶上队伍的时候,天已破晓。
高罗沃伊咬紧牙关停在路旁,等候着他。
“中尉同志,我掉了队……我没听见……”
指挥员怀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气忿盯着他。
“没听见!聋啦!敌人已在渡第涅伯河,可是您没听见!……总得……为您负责……”他粗野地骂出声来。
“中尉同志……”葛洛巴打算解释一下事情的经过,可是高罗沃伊没有听,把他往前推了一把。
“大步追上!追上去!”
他又难过又痛心。然而葛洛丹知道军规,所以一句话也没说。
一场激战后,有人向高罗沃伊报告,葛洛巴在战斗中不顾火焰燎胸,抓起一个烧夷瓶抛向敌人,自己受了严重的烧伤。
中尉脸色阴沉下来,他后悔前一天对那个战士过于严厉了。
高罗沃伊在学院一眼就认出了葛洛巴,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自己从前的一个士兵,这个人站在讲台上,高昂着头,活象一位统帅。
高罗沃伊觉得他吃不消全部课程。他努力再努力,但还是落在后面。有时甚至想甩袖而去,另找生活中的其它职业。
有一次,高罗沃伊到葛洛巴家里去请教。
葛洛巴挺着腰板坐在桌旁,精神抖擞,他穿着一身黑制服,钮扣扣得整整齐齐。
高罗沃伊心里很紧张,他回答时说错了,又说了一遍。葛洛巴耐心地听着。
高罗沃伊越说越觉得自己是在胡说……最后,高罗沃伊生气地把手一甩:“我不念了!……够了,我要离开学院!”
葛洛巴非常激动地对高罗沃伊说道:“您还记得在草原上那可怕的一夜吗?”
“记得。”
“您还记得当时您说的话吗?‘没听见……聋啦……总得为您负责……’那时您使我感到非常委屈,但是后来……我想起您时,我看到了您的品德,您的做法是对的。过去您在祖国面前为我们负责。如今,依照祖国的意愿,我们彼此调换了一下位置。难道我现在不为高罗沃伊负责吗?难道说,我过去的指挥员要掉队,要放弃学业,我就不痛心吗?请您告诉我,我应该把您这种行为叫做什么?”
高罗沃伊笔直地站在副教授面前,一声不响。
副教授稍微镇静了一些,继续说:“连队……向物理进军了。是的,向物理进军。所以您,高罗沃伊同志,必须赶上。”
高罗沃伊脸上露出微笑。
“我一定追上去。”
(乌兰汗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教室里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破损的阳台岌岌可危”等生活场景的描写,点明了时代特征,烘托了环境气氛。
B.小说在刻画高罗沃依中尉这一形象时,更多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即通过葛洛巴对往事的回忆和亲身感受来揭示他的思想性格。
C.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先叙述葛洛罗与高罗沃依的重逢,接着记叙两人在战争时期的往事,最后又回到眼前的工作生活。
D.小说揭示了只有保持顽强的毅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永不掉队”的主题,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结合故事情节,请简要分析葛洛巴这一人物形象。(6分)
9.本文在叙事谋篇上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3小题。(19分)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节。巡抚袁一骥以私憾摭布政窦子偁罪,维琏以去就争。监司欲为一骥建生祠,维琏抗词力阻。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辽左用兵,疏陈数事。寻以忧去。天启三年,起官职方,进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荐妖人宋明时能役神兵复辽左地,魏忠贤阴主之。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凡用吏部郎,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及维琏调考功,櫆等益怒,交章力攻。维琏愤,拜疏求罢。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杨涟劾魏忠贤,被旨切责。维琏抗疏曰:“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疏入,责其渎奏。崔呈秀坐赃被劾,维琏论戍边。诸媚珰者力别其是非,请托,拒不听,诸逆党交憾。无何,张讷劾南星,追论维琏调部非法,诏削籍。复构入汪文言狱,下吏,戍贵州。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参议。五年二月,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外红夷据彭湖,挟互市,后徙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檄郑芝龙防遏之,不听。明年夏,红夷乘间袭陷厦门城,大掠。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八年春,叙却贼功,诏许起用。旋召拜兵部右侍郎,遘疾不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邹维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B.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C.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D.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祠原为纪念逝者,生祠则是为活人建立的祠,多因感念恩德或逢迎谄媚而建。
B.辽左,指辽西。古人习惯用左、右来表示地理方位西和东,也用来表地位尊卑。
C.吏部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D.夷是封建时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与戎、狄类似,文中的红夷是指荷兰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维琏耿介正直,勇于仗义执言。他任延平推官时,毫不畏惧巡抚袁一骥的权势,坚决反对其因私恨而搜罗窦子偁罪证的做法,甚至不惜以离职与之争论。
B.邹维琏调任吏部,饱受言官攻击。他受到尚书赵南星赏识而调任吏部,却因为没有和同乡言官商议,受到傅櫆等人的一再辱骂、攻击,愤怒之下,自请罢官。
C.邹维琏直斥权奸,坚决贬抑赃官。当杨涟因弹劾魏忠贤遭到严厉责备时,他仍上疏直言魏忠贤奸恶;他判令赃官崔呈秀戍边,对众人的请托,坚决予以拒绝。
D.邹维琏尽心海防,反击外敌劫掠。他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时,屡次警示郑芝龙防备红夷;在厦门遭到红夷劫掠之际,他发兵急救,郑芝龙驰援,烧毁三艘敌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2)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9分)
旅行
殷尧藩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②。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注】①堠,古代驿路旁记里程的土堆。②呼卢,古代博戏的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景,树林笼罩在烟雾之申,时隐时现,寒气森森,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B.第二句写人,晚秋时节,路上往来的村民只带着简单的行李,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C.山中鹧鸪声声,让人生出故乡之思;旅店寒灯一点,让人倍感寂寥,都是以悲景写悲情。
D.末句写诗人深夜无眠、买酒浇愁的情景;一个“许”字,透露出邻家对天涯孤客的理解。
15.“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二句在对比中显出张力,请简要赏析。(6分)
(三)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 , 。”(2)周邦彦《苏幕遮》中的“ , ”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表达(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必然有其积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时代精神。优秀文艺作品能给人以心灵归属感,就在于它们让人体会到个人与社会、家与国、今天与过去的血肉联系和精神共鸣,并艺术表达和敏锐发现了时代精神。
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要勇于表达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富于时代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书写中国人在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鲜明地反映倡导什么、排斥什么、坚守什么。
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要投身伟大时代,深入伟大实践,使家国故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当代家国故事主题是中国社会的创造、进步,是中国向现代化路途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是我们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文艺创作弘扬家国情怀,要具备面向全人类讲述中国故事的雄心和能力,善于抓住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鸣响时代回音,镂刻时代足迹、塑造代表社会风气的先进典型,利用艺术语言、彰显人文风尚、描绘时代图谱。
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五千年文明血脉在我们身上流淌,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将我们紧紧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前方响亮( )。欣逢新时代,有志气的作家、艺术家当放开手脚、开动脑筋、释放创造力,为我们共同家园和共同梦想奋力书写、( ),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 )的精神动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字音字形及语义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内化 召(zhào)唤 弦歌不缀 源远流长
B.内化 召(zhāo)唤 弦歌不辍 源源不断
C.外化 召(zhāo)唤 弦歌不缀 源远流长
D.外化 召(zhào)唤 弦歌不辍 源源不断
18.把文中画波浪线的散句改为整句,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鸣响时代回音、抓住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镂刻时代足迹、塑造代表社会风气的先进典型,描绘时代图谱、利用艺术语言彰显人文风尚。
B.抓住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鸣响时代回音,镂刻时代足迹、塑造先进典型、代表社会风气,利用艺术语言、描绘时代图谱、彰显人文风尚。
C.抓住时代精神来鸣响时代回音、反映社会生活,镂刻时代足迹来代表社会风气、塑造先进典型,利用艺术语言来彰显人文风尚、描绘时代图谱。
D.抓住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鸣响时代回音,塑造代表社会风气的先进典型镂刻时代足迹,利用彰显人文风尚的艺术语言描绘时代图谱。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尝试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圈子之中:关注圈、影响圈以及控制圈。其中,关注圈要比影响圈大,① 。关注圈是每个人关注东西的总和,包含着可以评论但无法改变的部分。影响圈是可以通过影响他人而改变的部分,而控制圈是② 的部分,所以控制圈也叫行动圈。人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过多花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上,就意味着影响圈和控制圈变小。人生的好坏在于对这三个圈子的区分与经营。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影响圈特别是放在控制圈当中,让影响圈和控制圈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讲的“君子求诸已”,其实质也就是③ 。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个字。(6分)
21.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意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组织大家参观中国百年史展(1921~2021),回望百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进步史,同学们感慨万千,纷纷写下感触贴到留言墙上。
梓睿留言:“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百年来中国变化太大了,今天的幸福安宁生活来得太不容易了,我更深地懂得了珍惜。”
嘉豪留言:“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先辈们始终相信中国会好起来,并为之拼尽全力,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思悦留言:“我感触最深的是,每逢紧要关头,总有勇敢的人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而不念个人的安危和得失,我感动哭了。”
回望百年路,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呢?学校拟举行以“百年奋进,时代有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应征稿件,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志。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