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16: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颁布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2.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正式举行,北京也将见证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是奥运会的一部分,奥运会最早举办是在“西方文明”发源地。这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A. 古埃及 B. 西班牙 C. 古希腊 D. 意大利
3. 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单元复习时确定的复习内容( )
01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02西欧庄园03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04拜占庭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4. 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
A. 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B. 权利义务相互交织
C.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D. 彼此关系自由平等
5. “这项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该材料评论的是( )
A. 大化改新 B. 武士道 C. 倒幕运动 D. 幕府政治
6. 下表反映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A. 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 存在雇佣关系
C. 产品只是满足自我消费 D.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7. “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
A. 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C. 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8.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零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
A. 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 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 打开了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D. 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
9. 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1500-1650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促使西班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C. 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 推动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0. 恩格斯认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这则材料说明拿破仑( )
A.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B. 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C. 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D.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1.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 )
A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B. 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C. 推翻殖民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12. 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法国巴黎公社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第一国际成立 D. 俄国十月革命
13. 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
A. 反抗英国压迫 B. 建立民主政治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推动民族独立
14. 1858年11月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布文告,宣称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印度王公的权力,并调整了统治政策。这一改变源于( )
A.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 英国的工业革命
C. 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D. 英国建立的东印度公司
15.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6. 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A. 梵高 B. 列夫·托尔斯泰 C. 贝多芬 D. 肖邦.
1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星”是指(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慕尼黑阴谋 D.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18. 有人认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既不因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黯然失色,也不因苏联的解体而蒙上厚厚的灰尘。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B. 俄国是较早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
C.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 观察下图,下列主题最适合_________处的是( )
A. 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0. 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和平法令》的颁布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二、填空题
21. 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22. 7世纪初,____创立了伊斯兰教。
23. ______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4. 《________》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____的进程。
2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战争。
三、材料分析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二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四 有人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恩格斯说:这部法国的革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
(1)材料一中所言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哪部法律的制定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产生的“崭新的制度”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图示并所学知识,写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并写出此宪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4)材料四中所提及的法律文献分别指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并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28. 危机和机遇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机即是机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林肯在1864年的一次谈话中重申:“我的敌人说,我现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唯一目的是废除奴隶制。只要我还是总统,这场战争现在和将来都要为恢复联邦这个唯一目标而进行下去。但如果不像我所做的那样使用解放黑人奴隶这一手段……无法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俄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这一困境。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肯对美国发展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写出日本进行这场改革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何启示。
29.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的作用凸显,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最突出的是在电力、钢铁、化工三大部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英国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斯蒂芬森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在电力部门所取得的成就。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什么新时代?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由此可知,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颁布于两河流域,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颁布于两河流域,而不是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C
【解析】
【详解】古希腊的城邦间经常爆发战争,集会比武成为培育士兵的重要方式,由此演变成体育比赛。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第1届古代奥运会,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C项正确;古埃及属于东方文明,排除A项;西班牙、意大利不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排除BD项。故选C项。
3. C
【解析】
【详解】根据“基督教”“法兰克”“西欧”“中世纪”“拜占庭”等信息可知该单元内容是封建时代的欧洲,C项正确;基督教起源于欧洲,排除A项;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排除B项;拜占庭是欧洲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4.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封建制度中,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③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B项正确;A项是特点,但是不合题意,排除A项;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C项;彼此关系自由平等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 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这项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武士道,排除B项;倒幕运动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前,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幕府统治发生在大化改新以后,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 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可知,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存在雇佣关系,B项正确;ACD项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可知,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佛罗伦萨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也无法体现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排除ACD项。故选B项。
8. 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520年11月28日”“进入太平洋”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项正确;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好望角,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排除B项;达·伽马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排除C项。故选D项。
9. 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1500-1650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搜刮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这些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A项正确;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资本原始积累,并不是强调全球物种的大交换,排除C项;世界贸易的中心是欧洲,不是美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0. 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领导的法国,打败了众多次反法联盟,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传遍欧洲,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排除B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雅各宾派掌权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排除D项。故选A项。
11.
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相同的历史使命,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建立资产阶级统治。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的斗争目标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而非废除君主专制。排除A项;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对象是本国的封建统治,不具备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排除BC项。故选D项。
12. A
【解析】
【详解】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是1848年,排除B项;第一国际成立时间是1864年,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时间是191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3. D
【解析】
【详解】玻利瓦尔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发展,参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D项正确;反抗英国压迫, 建立民主政治, 维护国家统一不属于玻利瓦尔的事迹,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 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57—1859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是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迫使英国调整了统治政策,C项正确;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20世纪前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不是英国调整对印度统治政策的原因,排除B项;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是为了加强对印度的殖民掠夺,而非放松对印度的压迫,排除D项。故选C项。
15. 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美国内战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美国至今没有消除种族歧视;BD两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故选C。
16.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词,“天才的作曲家”“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代表作之一,是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C项正确;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排除B项;肖邦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排除D项。故选C项。
17. 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08年6月28,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以后,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A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异常惨烈的一场战役,排除B项;慕尼黑阴谋是发生在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排除D项。故选A项。
18. 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有人认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既不因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黯然失色,也不因苏联的解体而蒙上厚厚的灰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之路,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所以C符合题意;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指反动统治力量脆弱,与题干内容不符,所以A不符合题意;俄国是较早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表述错误,且与题干内容不符,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所以B不符合题意;1871 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所以D不符合题意。
19.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会上签订的对德的《凡尔赛条约》,还有此后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为调解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国倡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等-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经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项正确;AB表述不全面,排除AB项;此时不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
20.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苏俄(联)……1921—1925年”及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B项正确;《和平法令》的颁布是1917年,排除A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从1928年开始的,排除C项;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从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排除D项。故选B项。
21.屋大维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2.穆罕默德
【解析】
【详解】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3.启蒙运动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4.《共产党宣言》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近代化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沙皇彼得一世通过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因此,答案应填近代化。
26.帝国主义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故本空填帝国主义。
27.(1)《十二铜表法》
(2)君主立宪制 (3)分权制衡;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5)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全面依法治国;法制建设有利于国家的进步;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只写民主或法制也可以)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确立的君主立宪制。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图示“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分权制衡。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四“有人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可知涉及的法律文献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根据材料四“……这部法国的革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的法律文献是《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很多国家的民法的参照蓝本。
【小问5详解】
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十二铜表法》、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可概括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全面依法治国;法制建设有利于国家的进步;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8.(1)俄国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3)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或面临民族危机);明治维新。
(4)要维护国家统一;依据国情进行改革(或调整政策)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要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我现在进行这场战争唯一目的是废除奴隶制。只要我还是总统,这场战争现在和将来都要为恢复联邦这个唯一目标而进行下去。但如果不像我所做的那样使用解放黑人奴隶这一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对美国发展所做的贡献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可知,日本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是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根据材料三“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小问4详解】
综合上述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国家统一;依据国情进行改革(或调整政策)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要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29.(1)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火车)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也可以)
电灯、电车、电话、电报、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等。(1例即可)电气时代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可以看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革命时期,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可知,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受到了科学的影响;根据材料“1900年,电力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现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可知,“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在电力部门所取得的成就:白炽灯泡,火力发电等;1900年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动力是电力,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
【小问3详解】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也可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