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物理试题汇编(热学)
一、单选题
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用电高峰时释放能量。“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T图像如图所示。该过程对应的p-V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2.(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下列改变空气柱体积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柱塞快速地向下压
B.把柱塞缓慢地向上拉
C.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快速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D.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缓慢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3.(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该过程中( )
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减小
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
4.(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
D.分子间距离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5.(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是爬山所带氧气瓶,氧气瓶里的气体容积质量不变,爬高过程中,温度减小,则气体( )
A.对外做功 B.内能减小 C.吸收热量 D.压强不变
6.(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夜间由于气温降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 )
A.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
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 D.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
7.(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密封于气缸中的理想气体,从状态依次经过ab、bc和cd三个热力学过程达到状态d。若该气体的体积V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应的气体压强p随T变化的p-T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8.(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下列过程,其初始状态的内能与末状态的内能可能相等的是( )
A.等温增压后再等温膨胀
B.等压膨胀后再等温压缩
C.等容减压后再等压膨胀
D.等容增压后再等压压缩
E.等容增压后再等温膨胀
9.(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以下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LC振荡电路中“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充电时电流逐渐增大,放电时电流逐渐减小
B.“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后,需尽快描下油膜轮廓,测出油膜面积
C.“观察光敏电阻特性”和“观察金属热电阻特性”实验中,光照强度增加,光敏电阻阻值减小;温度升高,金属热电阻阻值增大
D.“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如果可拆变压器的“横梁”铁芯没装上,原线圈接入10V的交流电时,副线圈输出电压不为零
10.(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液体的表面张力方向总是跟液面相切
C.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是不同的
D.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观测到波的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11.(2023上·四川遂宁·高三射洪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在一汽缸中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下列缓慢变化过程,气体一定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过程是( )
A.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
B.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C.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E.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1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压强为。经等容过程,该气体吸收的热量后温度上升;若经等压过程,需要吸收的热量才能使气体温度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 B.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C.等压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加了原体积的 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都为
13.(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三、实验题
14.(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可探究等温条件下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将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注射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下端通过塑料管与压强传感器相连。活塞上端固定一托盘,托盘中放入砝码,待气体状态稳定后,记录气体压强和体积(等于注射器示数与塑料管容积之和),逐次增加砝码质量,采集多组数据并作出拟合曲线如图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图乙中的拟合曲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 。
A.与成正比 B.与成正比
(2)若气体被压缩到,由图乙可读出封闭气体压强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某组同学进行实验时,一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掉了,则在计算乘积时,他的计算结果与同组正确记录数据同学的计算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会随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四、解答题
15.(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饮料瓶内密封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时,压强。
(1)时,气压是多大?
(2)保持温度不变,挤压气体,使之压强与(1)时相同时,气体体积为原来的多少倍?
16.(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竖直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管径不同、长度均为的A、B两段细管组成,A管的内径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内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水银柱在两管中的长度均为。现将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内的空气柱长度改变。求B管在上方时,玻璃管内两部分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以为压强单位)
17.(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左右两汽缸粗细均匀,内壁光滑,横截面积分别为S、,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在底部连通。两汽缸中各有一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左侧汽缸底部与活塞用轻质细弹簧相连。初始时,两汽缸内封闭气柱的高度均为H,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往右侧活塞上表面缓慢添加一定质量的沙子,直至右侧活塞下降,左侧活塞上升。已知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汽缸足够长,汽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最终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2)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添加的沙子质量。
18.(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汽车刹车助力装置能有效为驾驶员踩刹车省力.如图,刹车助力装置可简化为助力气室和抽气气室等部分构成,连杆与助力活塞固定为一体,驾驶员踩刹车时,在连杆上施加水平力推动液压泵实现刹车.助力气室与抽气气室用细管连接,通过抽气降低助力气室压强,利用大气压与助力气室的压强差实现刹车助力.每次抽气时,打开,闭合,抽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从抽气气室最下端向上运动,助力气室中的气体充满抽气气室,达到两气室压强相等;然后,闭合,打开,抽气活塞向下运动,抽气气室中的全部气体从排出,完成一次抽气过程.已知助力气室容积为,初始压强等于外部大气压强,助力活塞横截面积为,抽气气室的容积为。假设抽气过程中,助力活塞保持不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1)求第1次抽气之后助力气室内的压强;
(2)第次抽气后,求该刹车助力装置为驾驶员省力的大小。
19.(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在驻波声场作用下,水中小气泡周围液体的压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使小气泡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气泡内气体可视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其膨胀和收缩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图像,气泡内气体先从压强为、体积为、温度为的状态等温膨胀到体积为、压强为的状态,然后从状态绝热收缩到体积为、压强为、温度为的状态到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已知和.求:
(1)的表达式;
(2)的表达式;
(3)到过程,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20.(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固定直立圆筒内用面积,质量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圆筒与温度300K的热源接触,平衡时圆筒内气体处于状态A,其体积。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达到状态B,此时体积。固定活塞,升高热源温度,气体达到状态C,此时压强。已知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大气压。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求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Tc;
(3)求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
21.(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用面积、质量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的状态A。环境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被加热,活塞缓慢上升恰好到达容器内的卡口处,此时气体达到状态B。活塞保持不动,气体被继续加热至温度的状态C时触动报警器。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求气体。
(1)在状态B的温度;
(2)在状态C的压强;
(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Q。
22.(2023上·福建龙岩·高三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高压舱内气体的压强为1.2个大气压,温度为17℃,密度为1.46kg/m3。
(i)升高气体温度并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以保持压强不变,求气体温度升至27℃时舱内气体的密度;
(ii)保持温度27℃不变,再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使舱内压强降至1.0个大气压,求舱内气体的密度。
五、填空题
23.(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是一种通过测量宏观量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已知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
24.(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A的循环过程后回到状态A,其图如图所示。完成一次循环,气体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 (填“吸热”“放热”“不吸热”或“不放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
可得
从a到b,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则体积变大;从b到c,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因c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小于b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c态的体积大于b态体积。
故选B。
2.B
【详解】因为该实验是要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要缓慢推动或拉动活塞,目的是尽可能保证封闭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为了方便读取封闭气体的体积不需要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
故选B。
3.B
【详解】A.根据
可得
则从A到B为等容线,即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变,选项A错误;
B.从A到B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则选项B正确;
C.从A到B气体的压强变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则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器壁的碰撞力变大,选项C错误;
D.气体的分子密度不变,从A到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则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变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继续减小距离,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故选C。
5.B
【详解】A.由于爬山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故气体不对外做功,故A错误;
B.爬山过程中温度降低,则气体内能减小,故B正确;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爬山过程中气体不做功,但内能见效,故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爬山过程中氧气瓶里的气体容积质量均不变,温度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可知气体压强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C.夜间气温低,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故A正确、C错误;
BD.由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轮胎会略微被压瘪,则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多,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由V-T图像可知,理想气体ab过程做等压变化,bc过程做等温变化,cd过程做等容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可知bc过程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大,则压强减小。
故选C。
8.ACD
【详解】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故等温增压和等温膨胀过程温度均保持不变,内能不变,故A正确;
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等压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等温压缩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末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内能增加,故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容减压过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等压膨胀过程温度升高,末状态的温度有可能和初状态的温度相等,内能相等,故C正确;
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容增压过程温度升高;等压压缩过程温度降低,末状态的温度有可能和初状态的温度相等,内能相等,故D正确;
E.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容增压过程温度升高;等温膨胀过程温度不变,故末状态的内能大于初状态的内能,故E错误。
故选ACD。
9.CD
【详解】A.在LC振荡电路中“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充电时电流逐渐减小,放电时电流逐渐增大,故A错误;
B.“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滴入油酸酒精溶液后,需待油酸溶液全部散开,形状稳定后,用一玻璃板轻轻盖在浅盘上,然后用水笔把油酸溶液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测出油膜面积,故B错误;
C.“观察光敏电阻特性”实验中,光照强度增加,光敏电阻阻值减小;“观察金属热电阻特性”实验中,温度升高,金属热电阻阻值增大,故C正确;
D.“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如果可拆变压器的“横梁”铁芯没装上,原线圈接入10V的交流电时,变压器的效果减弱,副线圈磁通量还是会发生变化,副线圈输出电压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
10.BD
【详解】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A错误;
B.液体的表面张力方向总是跟液面相切,故B正确;
C.由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可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故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观测到波的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故D正确。
故选BD。
11.ABD
【详解】A.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内能升高,体积不变气体做功为零,因此气体吸收热量,A正确;
B.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则气体的内能降低,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对外放热,B正确;
C.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内能升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Q可能等于零,即没有热量交换过程,C错误;
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
即气体吸收热量,D正确;
E.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则气体的内能降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Q可能等于零,即没有热量交换过程,E错误。
故选ABD。
12.AD
【详解】C.令理想气体的初始状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等容过程为状态二
等压过程为状态三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解得
体积增加了原来的,C错误;
D.等容过程中气体做功为零,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两个过程的初末温度相同即内能变化相同,因此内能增加都为,D正确;
AB.等压过程内能增加了,吸收热量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对外做功为,即做功的大小为
解得
A正确B错误;
故选AD。
13.AD
【详解】A.当电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时,f中的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f中的气体压强增大,会缓慢推动左边活塞,可知h的体积也被压缩压强变大,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变大,则弹簧被压缩。与此同时弹簧对右边活塞有弹力作用,缓慢向右推动左边活塞。故活塞对h中的气体做正功,且是绝热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A正确;
B.未加热前,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当系统稳定时,活塞受力平衡,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左边活塞分析
则
分别对f、g内的气体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由题意可知,因弹簧被压缩,则,联立可得
B错误;
C.在达到稳定过程中h中的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f中的气体体积变大。由于稳定时弹簧保持平衡状态,故稳定时f、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h气体分析可知
联立可得
C错误;
D.对弹簧、活塞及g中的气体组成的系统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D正确。
故选AD。
14. B 增大
【详解】(1)[1]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图乙中的拟合曲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与成正比。
故选B。
(2)[2]若气体被压缩到,则有
由图乙可读出封闭气体压强为
(3)[3]某组同学进行实验时,一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掉了,则在计算乘积时,根据
可知他的计算结果与同组正确记录数据同学的计算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会随的增大而增大。
15.(1);(2)0.97
【详解】(1)瓶内气体的始末状态的热力学温度分别为
,
温度变化过程中体积不变,故由查理定律有
解得
(2)保持温度不变,挤压气体,等温变化过程,由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16.,
【详解】设B管在上方时上部分气压为pB,则此时下方气压为pA,此时有
倒置后A管气体压强变小,即空气柱长度增加1cm,A管中水银柱减小1cm,A管的内径是B管的2倍,则
可知B管水银柱增加4cm,空气柱减小4cm;设此时两管的压强分别为、,所以有
倒置前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管有
对B管有
其中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17.(1);(2);
【详解】(1)对左右气缸内所封的气体,初态压强
p1=p0
体积
末态压强p2,体积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2)对右边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解得
对左侧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解得
18.(1);(2)
【详解】(1)以助力气室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则初态压强p0,体积V0,第一次抽气后,气体体积
根据玻意耳定律
解得
(2)同理第二次抽气
解得
以此类推……
则当n次抽气后助力气室内的气体压强
则刹车助力系统为驾驶员省力大小为
【点睛】
19.(1);(2);(3)
【详解】(1)由题可知,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解得
(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其中,故气体内能增加
20.(1)不变;增大;(2)350K;(3)11J
【详解】(1)圆筒导热良好,则气体从状态A缓慢推动活塞到状态B,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减小,则压强变大,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增大;
(2)状态A时的压强
温度TA=300K;体积VA=600cm3;
C态压强;体积VC=500cm3;
根据
解得
TC=350K
(3)从B到C气体进行等容变化,则WBC=0,因从B到C气体内能增加25J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25J,而气体从A到C从外界吸热14J,可知气体从A到B气体放热11J,从A到B气体内能不变,可知从A到B外界对气体做功11J。
21.(1)330K;(2);(3)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有
解得
(2)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活塞缓慢上升,则
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有
解得
(3)根据题意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解得
22.(i)1.41kg/m3;(ii)1.18kg/m3
【详解】(i)由摄氏度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可得
T1 = 273+17K = 290K,T2 = 273+27K = 300K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可知
其中n为封闭气体的物质的量,即理想气体的正比于气体的质量,则
其中p1 = p2 = 1.2p0,ρ1 = 1.46kg/m3,代入数据解得
ρ2 = 1.41kg/m3
(ii)由题意得p3 = p0,T3 = 273+27K = 300K同理可得
解得
ρ3 = 1.18kg/m3
23.
【详解】[1]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24. 不变 做正功 吸热
【详解】[1]完成一次循环,回到初始状态,理想气体温度不变,而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所以整个过程气体的内能不变;
[2][3]对p-V图像来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气体做功情况,其中从A→B→C的过程气体的体积减小是外界对气体做功的过程,从C→D→A的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大,是气体对外做功的过程,且从C→D→A的过程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从A→B→C的过程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即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则整个过程中表现为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因为,可知因
W<0
则
Q>0
所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