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透镜和视觉
一、选择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2.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结构是(  )
A.瞳孔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角膜
3.下列光学仪器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4.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5.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鸟”和“鱼”都是虚像 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鸟”和“鱼”都是实像 D.“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6.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虚线框中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该光学元件(  )
A.只能是平面镜
B.只能是凸透镜
C.只能是凹透镜
D.可能是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7.2021年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她往水膜里注水形成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对所成的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的像为图中的(  )
A. B.
C. D.
9.小强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 cm处,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30 cm C.40 cm D.50 cm
10.科学研究发现,经常揉搓眼睛可能导致出现圆锥角膜(如图),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疾病早期,可通过佩戴相应的眼镜进行矫正,则该类眼镜的镜片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于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于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12.如图为近视和远视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近视,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图甲为远视,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图乙为近视,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D.图乙为远视,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1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一起守护它。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二、填空题
1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   ,它是一个精巧的 成像结构,角膜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后,形成物体   的实像,成像在   上,视网膜上有很多的   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1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后两空均填字母)。
16.如图甲所示,让平行于凸透镜   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通过透镜   (填“靠拢”或“远离”)主光轴,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如图乙所示,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光通过透镜后   (填“靠拢”或“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17.某位同学将如图所示的两纸筒A、B套在一起制作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A、B间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把一支铅笔紧靠装满水的玻璃瓶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铅笔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此光学元件来制作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9.近视的成因及矫正: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曲度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 在视网膜   。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    做成的眼镜,先将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成像于视网膜上。
20.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21.色盲的成因:色盲是因为视网膜上欠缺了某些感光色,从而失去了正常人   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图甲中成   、   的   像,是   的工作原理图。
(2)图乙中成   、   的   像,是   的工作原理图。
(3)图丙中成   、   的   像,是   的工作原理图。它可通过调节   与   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
四、解答题
23.完成下列光路图
24.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25.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指的是虹膜的颜色。
【解答】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 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 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虹膜中央有瞳孔)、视网膜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来自物体的光线经眼球的折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上。
【解答】A、瞳孔在虹膜中央,可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随时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多少,A符合题意;B、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B不符合题意;
C、玻璃体是折光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能调节光线的多少,C不符合题意;
D、角膜主要是保护眼球和折光作用,不能调节光线多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分析】(1)平面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没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后会聚作用;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下面光学仪器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判断。
【解答】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合题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鸟在空中,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小鸟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眼睛后,于是看到在水里成虚像。鱼在水里,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看到水里鱼的虚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透镜和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如下图所示:
则该光学元件可能是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认识判断。
【解答】水球的中间厚边缘薄,则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王亚平发出的光线经过水球时发生折射,且在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凸透镜成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要上下相反。【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此时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谓“倒立”,即上下颠倒后再左右颠倒;根据甲、乙两图可知,手表表盘的分针指向里,则左右颠倒时在图示位置可观察到分针指向外,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当在光屏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时,u>2f,即50cm>2f,解得:f<25cm。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根据晶状体形状的变化确定成像位置的变化,再确定矫正方法。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圆锥角膜会导致晶状体的凸度增大,即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如果要使像向后移动到光屏上,必须使光线发散,即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根据光屏的移动方向确定像距的变化,进而确定眼镜片使光线会聚还是发散,从而确定透镜的种类。
【解答】撤去眼镜片后,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即此时光线比放入镜片时发散了,也就是放入眼镜片时会使光线会聚,因此眼镜片为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故选D。
12.【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2)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
【解答】由题图可知,甲图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属于近视,需要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进行矫正。乙图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属于远视,需要借助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进行矫正。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C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解答】
A.长时间使用电脑会导致眼睛疲劳,表现为眼睛干涩、流泪、畏光、酸胀等,故A错误;
B.长时间躺着看书可导致眼睛偏斜、斜视、近视等危害,故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能使眼肌、睫状肌内肌肉、视神经、视觉中枢得到充分休息,故C正确;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容易感染病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
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总之,读书写字时的距离对近视眼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应当引起青少年的广泛注意。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转睛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容易感染病菌。
14.【答案】眼球;晶状体;倒立、缩小;视网膜;感光;视神经;大脑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睛的成像原理:外腺状体当自然界的光线进入眼睛,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光的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了电流,经由视网膜神经纤维传导至视神经。
两眼的视神经在脑垂体附近会合,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然后我们才能看见东西。在视网膜上的影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到了脑部时又将影像转了回来,所以我们的视觉跟实际景象一样。
【解答】眼睛的主要部分是 眼球 ,它是一个精巧的 成像结构,角膜和 晶状体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后,形成物体 倒立、缩小 的实像,成像在 视网膜 上,视网膜上有很多的 感光 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视神经 传到 大脑 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15.【答案】凸;凹;b、c、e;a、d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透镜的种类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b、c、e,属于凹透镜的有a、d。
16.【答案】主光轴;靠拢;会聚;远离;发散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通过透镜靠拢主光轴,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如图乙所示,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光通过透镜后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7.【答案】实;变大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当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变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应该将A、B之间的距离变大。
18.【答案】放大;远视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答;
(2)根据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
【解答】(1)装满水的玻璃瓶,从水平方向看,中间厚两边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将一支铅笔紧靠在瓶子的一侧,此时肯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面。要使像向前移动到视网膜上,必须使光线会聚,因此用凸透镜矫正。
19.【答案】过长;过大;前;凹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图甲中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解答】近视的成因及矫正: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或晶状体曲度 过大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 在视网膜 前。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 凹透镜 做成的眼镜,先将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成像于视网膜上。
20.【答案】近视眼;凹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变厚,导致远处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解答】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近视眼;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使得远处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近视眼;凹透镜。
21.【答案】辨别颜色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分析】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色弱者,虽然能看到正常人所看到的颜色,但辨认颜色的能力迟缓或很差,在光线较暗时,有的几乎和色盲差不多,或表现为色觉疲劳,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色盲与色弱以先天性因素为多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解答】色盲的成因:色盲是因为视网膜上欠缺了某些感光色,从而失去了正常人 辨别颜色 的能力。
22.【答案】(1)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2)倒立;放大;实;投影仪(或幻灯机)
(3)正立;放大;虚;放大镜;放大镜;物体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位置确定成像特点,据此确定成像特点的应用。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
(2)根据乙图可知,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或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3)根据丙图可知,蜡烛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图。它是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
23.【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4.【答案】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5.【答案】解: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60.0(55.0%)
主观题(占比) 49.0(45.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8(72.0%)
主观题(占比) 7(28.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3(52.0%) 26.0(23.9%)
填空题 8(32.0%) 54.0(49.5%)
解答题 3(12.0%) 15.0(13.8%)
实验探究题 1(4.0%) 14.0(12.8%)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3.0(11.9%) 7,8,17,25
2 透镜的光路图 12.0(11.0%) 6,16
3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18.0(16.5%) 1,2,14
4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2.0(11.0%) 11,12,18,20
5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6.0(14.7%) 10,12,19,20
6 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25.0(22.9%) 3,15,23,24,25
7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5.0(22.9%) 9,18,22,25
8 实像与虚像 4.0(3.7%) 4,5
9 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4.0(3.7%) 13,21
10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5.0(4.6%) 2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