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时间及开始的标志?复习巩固“左倾”错误扩大化;1966年;中央发出“文革”通知。2.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批评被江青
人诬为什么?“二月逆流”3.林彪反革命集团何时被粉碎的?1971年9月13日4.1976年逝世的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标志?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
3。了解全面展开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4。评价毛泽东。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的内在联系自主学习及其效果展示方法
结合课本和练习册自主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力争全部过关,教师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效果。 什么是工业革命?合作探究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有一位老人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文革”那些日子,没完没了的交代检讨,早请示,晚汇报,挨斗挨骂,老伴关在牛棚,两个幼子都送去远方,牵肠挂肚,内外交困。
① 、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② 、“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华国锋“两个凡是”观点毛泽东 曾经对华国锋说过
这句话成为他的护身符,他希望可以凭此继承毛泽东的事业和威望,包括人民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你办事,我放心讨论:
合作探究2
全国人民是如何
破除“左倾”思想的
束缚的?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③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
内容:
意义: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①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
②要求: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③坚持: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④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2、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的召开① 、召开时间、地点:② 、会议主要内容:③ 、伟大历史意义:动手动脑
自己思考
?① 时间: 地点:
②.重要内容: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1978年底 北京③.重大意义:
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C、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如何全面、深刻地理解
“伟大的转折”的含义?1、三条路线上的根本性转变(思想、政治、组织路线);2、标志着实际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集体;3、标志着我国进入了 和 新时期;4、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开辟。释疑邓小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 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
1、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2年底,基本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王光美接过刘少奇的骨灰平反冤假错案意义:这使党和政府赢得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信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政治
基础,促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2.党中央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评价=地位+功过)(1)地位:毛泽东是伟大的马
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2)功过:虽然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负有主要责任,犯了严重错误,但是毛泽东的错误始终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胜利完成 徘徊转折推进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奠定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意义 伟大转折平反冤假错案知识总结党中央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
有效训练合作探究完成《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P 20-21页的9,10题讨论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
议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次重大转折的会议: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2.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
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
设时期。3. 第三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 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主。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P 19-20页的学能提升部分1-9题
!课堂测试及讲评第5环节再见谢谢合作!课堂检测: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要是针对( )
A、对“文革”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问题
2、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DC3、“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捍卫毛泽东思想 B、防止修正主义
C、执行教条主义 D、坚持“左”倾错误
4、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形成于( )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