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说课人:晋江市平山中学 沈咏梅说课提纲二、说学情与学法三、说设计思路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后反思一、说教材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23课,从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史上的先进思想》。本课主要介绍了三民主义的形成、内容、发展和影响。作为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理论都是高考重点考察的范围。处理好本课的教学也可为下一节课《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好铺垫。(一)教材的地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掌握三民主义
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影响,熟悉孙中山为实现三民
主义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
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
纳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启发学
生体会历史学习的别样滋味,主动积极参与探究
学习,史论结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深入了解孙中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重点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作用。重点2:孙中山的伟大精神:热爱祖国、与时俱进、百折不挠 难点1: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具有质 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难点2:如何让学生乐于参加到较为抽象的理论的学习, 掌握理论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二、说学情与学法
1、本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二(文科)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整理
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上课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
知识储备量不大,欠缺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学生正在逐步熟悉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有良性的探究学习气氛。
3、少部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具有较好的分析概括能力。
4、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图示法、表格分析法等方
法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何根据所给材料
和限定条件归纳整理知识。三、教学设计思路: 人物搭台
事件唱戏
理论讲授
融于无形
高屋建瓴:精心设计探究题探究一:你了解孙中山的生平么?他有哪些精神感动过你?
探究二: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孙中山为什么偏偏提出“知难行易”学说?
探究三: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各自有哪些进步和局限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探究四:孙中山为什么要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探究五: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
感悟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图示法
表格比较法的运用
较多内容的知识点记忆应怎样把握关键词
重大理论的三段式构建
背景、内容、影响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补充发展前提(一)三民主义 3、内容核心
图示法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的一
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新”在反帝
“新”在强调
普遍平等的
民权;
“新”在具体提出
改善农民和工人
的生活表格比较法的运用㈠ 三民主义 4、评价 局限性:①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较多内容的知识点记忆应该怎样把握关键词背景内容影响课堂小结: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新在反帝反封建,
新在三大政策“知难行易”
三民主义
融铸中西方思想、时代内容与
民族特色并存
理论基础背景内容影响重大理论的三段式构建(背景、内容、影响)感悟二:自主探究学习法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机会
学生会给你更多的惊喜你了解孙中山的生平么?
他有哪些精神感动过你?探究一自主探究学习法的运用少年壮志不言愁 年轻时的孙中山(17岁)始见
沧海之阔、轮舟之奇,
自是有
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做人
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感悟三: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 他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各自有哪些进步和局限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探究三:
要求:在对三民主义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像自己就是孙中山,要在集会上向代表民众的其他同学阐述三民主义的内容,要做到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激起民众的革命热情.情境创设法五、说反思
这次教学也让我体会到理论教学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来分
析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起到的作用,这样的理论教学将与人物
的经历及其精神一起渗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
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这提供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源源
不断的创新思维,只要我们教学注重把学生放在首位,多去思
考学生想知道什么,他们能够接受多少,他们如何真正提高能
力,历史究竟可以给他们的人生以怎样有益的借鉴,那么我们
的历史教学必将会散发出更大的魅力,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
的新动力。说课至此结束。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