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5: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wáng hóu wén zhāng kū qì qīng yíng
mài bó qī xī jī zhù zhuó shǒu
xìn zhá wū yā qiān lǐ tiáo tiáo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脉(mài)脉不得语 B.纤(xiān)纤擢(zhuó)素手
C.中庭地白树栖(xī)鸦 D.札(zhā)札弄机杼(shù)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盲人 荒岛 日历 洛绎不绝
B.僻静 纷乱 寄托 翻箱倒柜
C.详细 焚烧 钩子 千锤万凿
D.凄凉 寂寞 恐惧 零七八碎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地白”写出了中秋节之夜月色的皎洁、明亮。
B.“迢迢”“皎皎”“纤纤”等叠词的使用,展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乐之美。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织女内心思念的痛苦。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放烟火。
三、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侯( ) 脉( ) 栖( )
候( ) 咏( ) 晒( )
喉( ) 泳( ) 洒( )
7.解释下列诗句中带点词语。
1.日暮汉宫传蜡烛
日暮:
2.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3.脉脉不得语
脉脉:
4.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庭:
8.《寒食》作者:( )
, 。
, 。
《十五夜望月》作者:( )
, 。
, 。
《迢迢牵牛星》作者:( )
, 。 , 。
, 。 , 。
, 。
9.李白是我们熟知的浪漫主义诗人,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他的很多作品,还知道了很多千古传诵的名句:
最雄奇壮丽的景色:“天门中断楚江开, 。”最情景交融的画面:“ ,唯见长江天际流。”最脍炙人口的忧愁:“举头望明月, 。”最孤独寂寞的感受:“ ,孤云独去闲。”最惊心动魄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最酣畅淋漓的畅快:“两岸猿声啼不住, 。”
四、信息匹配
10.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机杼(chǔ zhù) 泣涕(tì dì) 脉脉(mò mài)
王侯(hòu hóu) 河汉女(hàn hán) 栖息(xī qī)
11.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 B.条目,章程 C.花纹 D.条理
(1)终日不成章。( )
(2)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
(3)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
(4)爸爸跟我约法三章,不让我到处乱跑。( )
五、语言表达
12.[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六、诗词曲鉴赏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 。 素: 。
盈盈: 。 脉脉: 。
14.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 ,又可称为 。
15.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 。
16.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它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它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17.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18.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寒食》的作者是 代的 。这是一首 (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 。
20.诗的前两句用 、 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 ”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21.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
23.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4.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25.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26.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
2.B
3.A
4.B
5.D
6. 诸侯 脉络 栖息 时候 歌咏 晒干 咽喉 游泳 洒脱
7. 太阳快要快要下山的时候。 指织女星。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即庭中,庭院中。
8.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佚名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9.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孤帆远影碧空尽 低头思故乡 众鸟高飞尽 疑是银河落九天 轻舟已过万重山
10.zhù tì mò
hóu hàn qī
11. C A D B
12.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13. 形容遥远 白皙 清澈的样子 相视无言的样子 14. 七夕节 乞巧节 15.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16.B 17.D 18.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19. 唐 韩翃 讽刺 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官宦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20. 花 柳 汉宫 五侯 春城无处不飞花 21.C
22. 地白 凄清 23.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4.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25.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6.本诗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