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1.了解孟子、《孟子》及“仁政”思想,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孟子在文中提出的“保民而王”的思想以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掌握孟子的论辩技巧,学习孟子富有论辩的语言和正确严谨的逻思维。
学习目标
孟子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现存七篇。内容涉及孟子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致意。
《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孟子》
背景探究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孟子多次到过齐国,先后受到过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 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ǔ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文题解读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后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姓名 田辟疆 身份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偶像 齐桓公、晋文公
嗜好 寡人有疾, 寡人好勇
寡人有疾, 寡人好货
寡人有疾, 寡人好色
梦想 王天下
典故 有事钟无艳, 无事夏迎春
滥竽充数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
齐桓晋文之事: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两人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齐宣王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但是,霸道与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王道”思想是极其困难的。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王道”。
预习检测
欲王关中 觳觫 褊小 恶乎
要挟 忖度 便嬖 莅临
商贾 畜养 开辟 复辟
衣帛 鸡豚 狗彘 庠序
孝悌 胡龁
hú sù
biǎn
xié
cǔn duó
pián bì
wànɡ
wū
ɡǔ
xù
pì
bì
lì
yì
tì
hé
tún
zhì
xiánɡ
初读释义
1.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àng乎?”
3.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4.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6.曰:“可。”
7.曰:“何由知吾可也?”
第一层(1—2),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8.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hú觫sù,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9.曰:“有之。”
10.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1.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2.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ū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3.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4.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páo厨也。”
第二层(3—14),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15.王说yuè,曰:“《诗》云:‘他人有心,予yú忖cǔn度duó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qī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16.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yú薪xīn。’则王许之乎?”
17.曰:“否。”
18.“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wéi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wàng,不为wéi也,非不能也。”
补充—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19.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20.曰:“挟xié太山以超北海,语yù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wèi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duó,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duó之!
第三层(15—20),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1、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论辩技巧总结
2、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3、运用比喻(20段),阐述浅显道理。
4、正反对比(20段),突出后果。
5、排比句式(18段),增强语势。
2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2.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23.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24.王笑而不言。
25.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wèi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pián嬖bì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wèi是哉?”
26.曰:“否,吾不为wèi是也。”
27.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pì土地,朝cháo秦楚,莅lì中国而抚四夷yí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8.王曰:“若是其甚与?”
29.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30.曰:“可得闻与?”
31.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32.曰:“楚人胜。”
33.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hé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gǔ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第二部分(21—33):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1.铺陈排比(25段),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
2.比喻手法(27段):“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
3.类比说理(31-33):以邹与楚战 说明 霸道不可得天下。
论辩技巧总结
34.王曰:“吾惛hūn,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35.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pì邪侈chǐ,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wǎng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xù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wù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第三部分(34—35),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发展农业,教化百姓。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以两组排比句 对比说出 古之明君与今之昏君 在生产和教化两方面 的不同做法,进而又以排比句展示“王道乐土”的美好图景,且又一一对应,整齐严密。
论辩技巧总结
1.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阐述国君如能“推恩百姓”,便能“王天下”的论点。
2.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
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戴。
总结思考
3.孟子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和谐,又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齐桓晋文之事
牛羊之喻
见牛未见羊
心怀仁术
以羊易牛
折枝之喻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不能
能
能行王道
缘木求鱼
邹楚之喻
治国良策
辟 朝 莅 抚
以一服八,后必有灾
应行王道
制民恒产 黎民不饥不寒
治以礼仪 老者衣帛食肉
王道乐图
第一层:掌握心理,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5.孟子善于辩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第二层: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第三层: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第四层: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用“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
课堂小结
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
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知识积累
成语
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清楚。
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新生的绒毛的毛尖儿。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心有戚戚:心中产生共鸣,深有感触。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放辟邪侈:肆意为非作歹。
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文化常识
春秋五霸:
晋文公——会盟天下
秦穆公——独霸西戎
齐桓公——尊王攘夷
楚庄王——问鼎中原
宋襄公——春秋大义
战国七雄:
秦、楚、齐、燕、赵、魏、韩。
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然则废衅钟与
王说
为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通“已”,停止
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通“悦”,高兴
通“肢”,肢体
通“型”,作榜样
通“矣”,语气词,了
盖亦反其本矣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通“盍”,何不 / 通“返”,回,归
通“途”,道路
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通“斑”,头发花白
通“矣”,表确定语气
古今异义
吾何爱一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后从而刑之
吝啬
用来推及到
推广到
妻子和儿女
指中原一带
接着就
词类活用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使动,使……听到
名→动,成就王业
意动,对……感到奇怪
形→动,远离
形→名,视力
形→动,尊敬 / 形→名,老人
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刑于寡妻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轻暖不足于体与
危士臣
朝秦楚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形→动,爱护 / 形→名,孩童
名→动,作榜样
形→名,肥美的食物
形→名,轻暖的衣服
使动,使……受到危害
使动,使……来朝见
形→名,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
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
形→名,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
形→名,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
名→动,处罚
名→动,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名→动,种植
形→动,谨慎从事,重视
特殊句式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
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
判断句
被动句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
然则一羽之不举
夫子之谓也
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树之以桑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若是其甚与?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