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台湾民歌《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了解对歌、劳动号子的概念。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了解对歌、劳动号子的特点。
教学分析
歌曲《摇船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第二课美妙童音中的一首台湾民谣,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歌曲采用了对歌的形式,采用四拍子,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第二乐句的旋律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的变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欢快活泼的情景,紧接着歌曲又加了三小节的衬词和一小节的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客家儿童的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你好)
二、视频导入:
1.学生观看《拔萝卜》动画视频,指出“嘿哟嘿哟拔萝卜”在劳动时会发出这样的口号,比如拖地、才黑板。
A.你在劳动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吗?说说看?
B.在劳动时发出这样的声音对于我们的劳动有什么帮助呢?(使出更大力气)那如果一群人呢?你觉得会有什么作用?(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
2.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学生体会一起划龙舟的感觉,一起喊口号划龙舟,并引出劳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热情)。
三、学唱歌曲
(一)歌曲衬词部分的节奏学习
1、节奏教学:(教师先示范,学生在表演)
嗨呀 啰的 嗨哟
嗨呀 啰的 嗨哟
嗨 啰 嗨 在 眼 前哪
2.加入旋律进行学习
A.聆听音乐
B.跟随音乐对口型,并加入动作
C.老师范唱,学生对口型,并做动作。
D.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E.电子琴伴奏再来演唱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说说我们都看到了什么?(月光,石头,鸭卵,镜子)……引出题目《摇船调》
2.再次聆听:说说两段歌词有什么规律?
知识点:对歌(一问一答叫对歌)加入节奏、动作
2、按节奏念歌词。(出示画面,师拍手念)
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跟老师一起来配合一下。(师问生答)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0‖
问: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问:什么圆圆在河边?
问: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问:什么圆圆在眼前哪
3.歌曲教唱。
第一遍:教师教唱第一段;
第二遍:学生完整唱第一段;
第三遍:你们跟着琴试着自己唱一唱第二段;
第四遍:完整演唱。
B、生生对唱(电子琴伴奏)
4、跟随音乐演唱全曲。
《摇船调》还是一首船歌,它是劳动人民在水中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悠扬漂动的感觉。师:让我们拿起船桨,做撑船的动作把这两段的衬词一起唱一唱。
师:衬词的地方唱得时候要稍有力。那我们前面的部分要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引导:前面部分柔和优美)
四、音乐活动
1.分组表演(师生合作)
2.教师加入鼓声进行伴奏。
3.演唱、动作、鼓一起配合加入。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问答对歌,还体会到了对歌的乐趣。最后,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歌声中,唱着歌划着“船”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板书设计
摇船调
四四拍 台湾客家民歌
对歌:一问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