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14:3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标:通过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唯物史观)
2.整理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其相似之处,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3.通过分析唐朝的强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治国措施的分析,认识到人才、正确的策略、关注民生等式治国的重要理念。(家国情怀)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隋炀帝暴政
李渊太原起兵反隋
农民起义
天下大乱
唐朝
(一)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
隋末农民起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史称:
618年
李渊
大兴(长安)
唐高祖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617年,正式任太原留守,同年七月举兵反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经过七八年的征战,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接着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唐初局势
唐朝统一
(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李建成
李元吉
李渊
李世民



626年农历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长安城的玄武门,射杀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后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玄武门之变
庙号
年号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
(唐太宗)
上位事件:玄武门之变
时间:626年
年号:贞观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
通过弑兄逼父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世民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材料研读: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吸取了隋朝速亡的教训,以民为本,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民贵君轻”、儒家学派、孟子“仁政”
2.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以民为本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用人方面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魏征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房谋杜断
谏臣
程咬金
李靖
秦叔宝
尉迟恭
手下猛将
程咬金、尉迟恭、
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
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姚思廉等
唐太宗手下猛将、谋臣众多,人才济济。为怀念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纳谏上
用人上
政治上 机构
科举
法律
官吏
经济上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发展科举制度
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唐太宗 - 李世民
3.“贞观之治”治国措施: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制度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作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中的失误;
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强化君权。
此后一直到清末,
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划重点: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朕都不是原创。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影响:分工合作,互相牵制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科举方面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被收罗笼络)!”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刑罚方面
制定法律,减省 刑罚 ;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唐]吴兢:《贞观政要》
(贞观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
——[唐]吴兢:《贞观政要》
《贞观律》残片
“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具体措施:制定法律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军事上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公元640年,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隋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夏。……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 。
——《通典·边防典·突厥》
发兵反击,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丰收) ,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 ——《资治通鉴·唐纪》
4、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5.人物评价
【问题思考】“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说明唐太宗是一位贤明君主,但他曾为了当皇帝杀死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太宗呢?
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欧阳修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 司马光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视人才,关心民生,注重生产,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唐太宗晚年昏庸,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总体来说,唐太宗文治武功,是一位明君,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基本方法
①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②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③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1.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
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
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唐高宗
(628-683年)
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
2.治国措施
三、女皇帝武则天
唐武则天始开殿试
政治上
经济上
用人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用人才,名相狄仁杰、张柬之)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狄仁杰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字,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要,是宰相的过错!”
相关史事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贞观遗风”
乾陵无字碑
自古“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武则天却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评价历史人物
毛泽东: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宋庆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评价历史人物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女皇帝武则天
四、开元盛世
1.唐玄宗即位
年号:前期为“开元”,后期为“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756年在位),亦称唐明皇,女皇武则天嫡孙,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当政期间,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公元712年,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713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
2.治国措施
四、开元盛世
(1)用人上:
(2)政治上:
(3)经济上:
(4)文化上:
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相关史事
3.治国效果
四、开元盛世
《忆昔》(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口增长
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工商发达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经济
用人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视人才
局面
①完善____________
①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制度。
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______科最重要。
③考核官吏;制定法律
三省六部制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
进士
殿试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姚崇、宋璟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②要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③要重视经济发展。④要重视人才。
小组讨论: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贞观之治”再到“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同原因:
启示:
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注重减轻人民负担等……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制定适宜的政策;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的不断创新;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
课堂小结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建立唐朝
公元618年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
盛世
发展
继续发展
鼎盛
大唐盛世路
课堂巩固
1.唐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3.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上体现了( )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2.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C
C
B
6.“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表明开元盛世时期( )
A.整顿吏治,重用贤能 B.重用酷吏,打击重臣
C.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D.经济繁荣,政局稳定
5.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这体现了他( )
A.打击地方权贵 B.宽以待人 C.整顿吏治 D.任人唯亲
4.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D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