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边塞征战类(06首)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共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08.边塞征战类(06首)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共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专题
边塞征战类
何为边塞征战类古诗?
这类古诗有什么特点?
边塞征战类古诗
边塞征战类古诗是指以边疆地区的军事生活、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为题材,描绘战争场景、抒发爱国情感、表达边疆将士豪情壮志的诗歌。这类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边塞诗派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边塞征战类古诗的创作达到了巅峰。
特点:
1.题材广泛:边塞征战类古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边塞风光、战争场景、戍边生活、边地民族风情等各个方面。诗人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征战的壮丽景象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
2.情感丰富:这类古诗中充满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如思乡之情、报国之志、友情之深、豪情壮志等。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等情感。
3.风格独特:边塞征战类古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诗人们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出诗人的豪迈情怀和英勇精神。
4.语言简练:这类古诗的语言通常非常简练,诗人们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力。
主题:边塞征战类主题的古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边疆战争的多重面貌,既有将士的英勇和豪情,也有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既有对和平的向往,也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十五从军征》—汉—汉乐府
原文背诵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主题
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意象
1.松柏、丛冢: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消逝,反映了老兵历经战争岁月的沧桑和孤独。
2.跳兔、飞雉:描绘了老兵家中荒凉、破败的景象,暗示了老兵长年征战、家中无人照料的悲惨境遇。
3.庭院、旅谷、水井、旅葵:这些意象展现了老兵家中杂草丛生、荒凉寂静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坏和老兵归家后的无助与迷茫。
意象
1.松柏、丛冢: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消逝,反映了老兵历经战争岁月的沧桑和孤独。
2.跳兔、飞雉:描绘了老兵家中荒凉、破败的景象,暗示了老兵长年征战、家中无人照料的悲惨境遇。
3.庭院、旅谷、水井、旅葵:这些意象展现了老兵家中杂草丛生、荒凉寂静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坏和老兵归家后的无助与迷茫。
《木兰诗》—北魏—郭茂倩
原文背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主题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意象
1.黄河流水:象征着离别和留恋,反映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和坚毅。
2.女儿情怀与英雄气概:木兰既有女子的柔情和善良,又有男子的勇敢和刚毅,这种双重身份和性格的塑造,使得木兰成为古代杰出巾帼英雄的形象。
3.战争与和平:通过描绘木兰代父从军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
1.黄河流水:象征着离别和留恋,反映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和坚毅。
2.女儿情怀与英雄气概:木兰既有女子的柔情和善良,又有男子的勇敢和刚毅,这种双重身份和性格的塑造,使得木兰成为古代杰出巾帼英雄的形象。
3.战争与和平:通过描绘木兰代父从军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使至塞上》—唐—王维
原文背诵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主题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
意象
1.征蓬:象征诗人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表达了诗人对受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
2.归雁: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3.大漠、炊烟:描绘了塞外广袤、荒凉、艰苦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4.黄河、落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孤独感。
意象
1.征蓬:象征诗人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表达了诗人对受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
2.归雁: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3.大漠、炊烟:描绘了塞外广袤、荒凉、艰苦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4.黄河、落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孤独感。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原文背诵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主题
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意象
1.黑云压城:这个意象既描绘了敌军压境的紧张气氛,也象征着战争的阴云密布。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和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个意象描绘了将士们身穿金光闪闪的铠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表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士气高昂。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代表着战争的号角,秋色和燕脂则渲染了战场的肃杀和惨烈。这个意象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4.半卷红旗临易水:红旗半卷,象征着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心和勇气。临易水则暗示了战争的地点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5.霜重鼓寒声不起:这个意象通过描绘霜冷鼓声不起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坚持战斗的精神。
意象
1.黑云压城:这个意象既描绘了敌军压境的紧张气氛,也象征着战争的阴云密布。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和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个意象描绘了将士们身穿金光闪闪的铠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表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士气高昂。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代表着战争的号角,秋色和燕脂则渲染了战场的肃杀和惨烈。这个意象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4.半卷红旗临易水:红旗半卷,象征着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心和勇气。临易水则暗示了战争的地点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5.霜重鼓寒声不起:这个意象通过描绘霜冷鼓声不起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坚持战斗的精神。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原文背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主题
表现边关将士的爱国思乡之情。
意象
1.雁:雁去衡阳,象征着边塞的秋景和季节的变换,同时也作为思乡的象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表达的那样。
2.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边塞的肃杀、壮阔景象。千嶂连绵,孤城紧闭,长烟萦绕,落日苍茫,都反映了边塞的荒凉和艰苦。
3.边声、号角声:这些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浊酒:浊酒一杯,象征着征夫们的生活艰苦和思乡之情。同时,酒也是他们借以消愁解闷的工具。
5.燕然未勒: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军和征夫们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意象
1.雁:雁去衡阳,象征着边塞的秋景和季节的变换,同时也作为思乡的象征,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表达的那样。
2.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边塞的肃杀、壮阔景象。千嶂连绵,孤城紧闭,长烟萦绕,落日苍茫,都反映了边塞的荒凉和艰苦。
3.边声、号角声:这些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浊酒:浊酒一杯,象征着征夫们的生活艰苦和思乡之情。同时,酒也是他们借以消愁解闷的工具。
5.燕然未勒: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军和征夫们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
原文背诵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主题
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惆怅之情。
意象
1.北风:通常象征着寒冷和严峻,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苍凉。
2.马:在古代诗词中,马常常象征着远行、战争或者豪迈的情感。这里可能代表着诗人的行程或者对远方的向往。
3.晚烟:晚烟通常给人一种宁静而朦胧的感觉,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4.荒戍垒:荒凉的城堡和营垒,通常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荒凉和孤独。
5.斜阳:斜阳通常给人一种落寞和悲伤的感觉,可能代表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或者对未来的迷茫。
6.旧关城:旧时的关城,可能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意象
1.北风:通常象征着寒冷和严峻,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苍凉。
2.马:在古代诗词中,马常常象征着远行、战争或者豪迈的情感。这里可能代表着诗人的行程或者对远方的向往。
3.晚烟:晚烟通常给人一种宁静而朦胧的感觉,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4.荒戍垒:荒凉的城堡和营垒,通常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荒凉和孤独。
5.斜阳:斜阳通常给人一种落寞和悲伤的感觉,可能代表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或者对未来的迷茫。
6.旧关城:旧时的关城,可能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