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20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
4、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廉颇、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交流
【教具】
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2、制作课件。
【板书设计】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廉颇 蔺相如
渑池之会 骁勇善战 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大局为重
爱国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
3、《史记》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将是谁?相是谁?)
二、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借助这3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
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
三、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
引入1-3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
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没有)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第八自然段
体会“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从语言上体会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理直气壮?(撞碎、强逼)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评价、男生读、全班读
从动作上体会
观察这幅图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抓住秦王、蔺相如的神态和动作)
此时此刻,蔺相如心里怎么想?
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什么?(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指名读、全班读、师生配合读
第九自然段
体会做法:蔺相如为什么没有走?(使者风范、无畏强暴)
体会语言“大大方方”(心中坦荡、无谓)
指名读、齐读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他才肯叫出来。(考虑周全、缓兵之计)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机智过人)
小结:蔺相如在与秦王的交手中,凭借他过人的机智、不畏强权的胆识,周密安排,最后完璧归赵。
回到学习要求里提出的问题,填空:
蔺相如是个机智过人、勇敢无畏、热爱祖国的人。
想不想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原文中对蔺相如的评价 。出示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生词
二、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和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
1、总结学习“完璧归赵”的学习方法,课件⑧出示:抓住蔺相如的嘴说的什么话来学习。
2、生自由读书,找出相关语句来体会。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结合《史记》的原文,小组讨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
(教师读《史记》原文):课件⑨出示蔺相如前曰:“赵王窃文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4、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蔺相如呢 他再一次维护了什么 (不畏强暴)板书
5、而这样的蔺相如却被廉颇误解,如果你是蔺相如会怎么做呢 来让我们看看蔺相如究竟是怎么做的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6、同学们,如果你是廉颇,现在面对这样一个“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爱国的人才,你还会不服气吗 那会怎么做 怎么说呢 他们两人最后的结果样 结合插图表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
7、通过同学们的表演,你体会到了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知错就改)
8、小结:同学们,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两人不和,最后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二人和好,塑造了大智大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二人和好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二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多么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这就是《史记》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人物,课后,你可以走进《史记》,来认识更多这样的人……
(课件⑩出示:《史记》封面和作者司马迁)
三、课堂小结
中国文学浩如烟海,它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品味,正如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再回到奥运会的开幕式课件⑾出示,“和”字是不是带给我们更深的体会,它表达了我们国家共建和谐社会的的愿望,寄托着中国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崇高理想,让我们一起努力,记住这个并不复杂的字:“和”。(题目中“和”字改成红色)
【作业布置】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教学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对“和”字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祖国思想文化的认同感。以“不和”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找出廉颇说的话辅以《史记》中描写二人的片段,通过读体会廉颇的“不忿”、“不服气”。以“嘴”为探究对象走进第一个故事研读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三句话。抓住“理直气壮”、“大大方方”和语言对话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有理不失礼、顾全大局的品质。期间在讲“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一句时,在理解蔺相如说此话的用意后,用语言将学生带入当时情境,揣摩秦王的心理,以师生表演的形式深刻感受秦王的愤怒、无奈、不甘等情绪,通过对比的方式让生深刻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结尾总结学法,让学生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人物的品质和形象,也为学习后两个故事奠定了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