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明朝的灭亡
一、基础通关
1.明朝是中国古代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2.清初名臣张廷玉在《明史》中说:“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道:“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据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A.因立场差异而有所不同
B.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
C.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后人评价更为全面准确
3.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
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5.下列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王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6.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520万两;崇祯三年,又加赋160万两,共680万两,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1670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
断( )
A.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
C.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
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
7.纪录片《努尔哈赤》讲述了努尔哈赤从出生、成长到起兵,最后兵败宁远、含恨离世的传奇一生,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研究的话题。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努尔哈赤事迹包括( )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建立后金 ③改族名为满洲 ④推翻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三、能力突破
8.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9.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纷举行起义。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且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广大农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 )
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C.连年旱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10.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B.1616年,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
C.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D.元灭南宋,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
11.明朝学者顾炎武曾指出:“明末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此话虽有所夸张,但苏南一带盛行租佃制却是事实。这反映出当时苏南( )
A.土地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
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12.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①回族 ②满洲族 ③党项族 ④蒙古族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四、素养达标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竟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材料三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
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的什么社会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李自成提出了什么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5.D 6.B 7.A
二、8.C 9.A 10.B 11.A 12.A
三、13.(1)问题: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口号: “均田免赋”
(2)情况: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
原因:“均田免赋”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
(3)少数民族:女真族(满洲)
制度:八旗制度
实质: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