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94秒后,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旧金山(122°25′W)的华人同步收看此新闻直播,当地区时为( )
A.4月29日19时23分 B.4月28日19时23分
C.4月30日3时23分 D.4月28日18时23分
2.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时,4月30日的范围占全球比( )
A.大于2/3 B.小于1/2 C.0 D.小于3/5
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4.上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属于( )
A.地质构造 B.岩浆活动 C.内力作用 D.变质作用
下图为世界局部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A地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信风带控制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6.此时,影响B地的盛行风性质为( )
A.寒冷干燥 B.高温干燥 C.高温多雨 D.寒冷多雨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洋流( )
A.①洋流是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寒流 B.①洋流的寒暖性质与②洋流相同
C.③洋流的寒暖性质与④洋流相同 D.②洋流流向主要受极地东风影响
8.关于图中甲乙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大陆沿岸降水少 B.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C.乙海域水温高于甲海域 D.乙海域海水盐度很低
为研究不同种植措施对土壤流失的影响,研究者选取某流域相同坡度同一时段天然林、果林、坡地耕作、撂荒(3年)、撂荒(5年)五种种植措施进行土壤流失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三种种植措施分别是( )
A.坡地耕作、果林、天然林 B.天然林、坡地耕作、果林
C.坡地耕作、天然林、果林 D.果林、天然林、坡地耕作
10.撂荒5年与撂荒3年土壤流失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降水 D.气温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各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水热条件都较好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1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某省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3.该省可能为( )
A.甘肃 B.浙江 C.黑龙江 D.广东
14.2011—2020年,该省( )
A.经济迅速发展 B.人口外流严重 C.城镇化水平降低 D.乡村空心化减轻
甘肃金昌市硫化铜镍矿床储量丰富,在世界同类矿床中,位居世界第二。除丰富的铜、镍外,并伴生有铂、钻等20余种稀贵金属矿产。该市是一个典型的工矿业城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建市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二产业占有绝对比重,第三产业非常薄弱,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高。据此结合金昌市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金昌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能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6.金昌市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扩大铜、镍矿的开采量
②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③优化生态环境
④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铁山,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部,地因山得名,山因铁盛名,矿石品位高达53.8%,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铸就“大冶之剑”,后称大冶铁矿。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冶铁矿累计开采矿石4.6亿多吨,形成了大量的高陡边坡、废石废土废渣堆集场地、巨大的露天采坑、深邃的地下采空区以及重金属污染废弃矿山用地。
材料二:武汉市1小时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三:2011年铁山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5%,成功创建了国家矿山公园“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06~2011年引进了15个投资过亿的项目,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1%,初步实现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1)说明大冶铁矿开发的优势资源条件。(4分)
(2)分析大冶铁矿资源枯竭后,铁山区能持续发展的自身条件。(6分)
(3)说明铁山区的成功转型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供的经验。(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8分)
材料一:抚仙湖地处云贵高原,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对湖区周边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十年来,抚仙湖水位呈现下降的趋势,水质保持也面临较大压力。图1为抚仙湖流域图;图2为抚仙湖所在市月降水量、月均温、月均风速图。
材料二:水体透明度是指自然光线能够在水体中透过的深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当水体中含泥沙、微生物、悬浮物、有机质等物质时就会产生浑浊现象,水的透明度便会降低。图3为1980年以来湖水的透明度变化图。
(1)列举抚仙湖的生态调节价值。(4分)
(2)结合图2,从气候的角度推测抚仙湖水量最小的季节并说明原因。(4分)
(3)简述图3中三个阶段水体透明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阶段I变化的原因。(6分)
(4)从农业角度,提出保障该流域水资源安全的主要措施。(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冷锋到来之前,暖气团一侧有时会出现压缩增温变暖的现象。2023年3月14日10时至15日6时,北京遭遇了一次强冷空气过境,西北风达到8~9级,局地超过10级,没有雨雪形成,14日冷空气来临前最高气温却飙升到21℃,15日气温又迅速下降。下图为北京市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北京2023年3月13—15日气温变化。
日期 最高温 最低温
2023年3月13日 15℃ 3℃
2023年3月14日 21℃ 1℃
2023年3月15日 11℃ -1℃
(1)分析3月14日北京在冷空气来临前气温迅速升高的原因。(6分)
(2)分析3月15日北京气温急剧下降的原因。(6分)
(3)推测北京天气预报对居民3月14—15日生活的建议。(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经度可知,旧金山位于西8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东8区和西8区相差16小时,东时区的时间早于西时区,依据“早加晚减”的原则可计算旧金山的区时为: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16小时=4月28日19时23分,故选B。
2.答案:C
解析:北京时间为4月29日11时23分时,经计算可知,此时西三区为29日0时23分时,西三区及以东至东十二区为29日范围,西三区以西至西十二区为28日的范围,此时地球上不存在4月30日,因此4月30日的范围占全球比为0。故选C。
3.答案:B
解析:从图中岩浆上涌可判断出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从地表火山口地貌可判断出为喷出型岩浆岩,B正确。
4.答案:C
解析: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图示板块水平运动为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是内力作用,C正确。
5.答案:A
解析:A地受东亚季风影响,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A选项。
6.答案:C
解析:此时,影响B地的盛行风为南亚季风的夏季风,其纬度较低,且由海洋吹向陆地,高温多雨,故选C选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图片可知,①为北太平洋暖流,并不是寒流,A错误;结合所学和图中的流向可知,②洋流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因此①和②都是暖流,B正确;结合图中位置可知,③洋流是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因此应为寒流,④应为北赤道暖流,因此冷暖性质不一致,C错误;②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是补偿流,并不是由于极地东风引起的,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位置可知,甲海域受到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A错误;甲海域并不存在离岸流和寒暖流交汇,因此并没有大型渔场,B错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海域纬度低于甲海域,因此乙海域水温较高,C正确;乙海域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温度高蒸发旺盛,因此海水盐度较高,D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天然林植被覆盖度高,垂直结构更复杂,泥沙流失量最少,对应丙;坡地耕作可能加剧水土流失,泥沙流失量最多,对应甲;果林有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但不如天然林,泥沙流失量介于天然林和坡地耕作之间,对应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撂荒5年的植被得到了更长时间的修复,比撂荒3年的土地植被覆盖率高,因此,撂荒5年比撂荒3年土壤流失量更少。故撂荒5年与撂荒3年土壤流失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植被,而与地形、降水、气温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但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A不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B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主要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但长江三角洲位于入海口处,而松嫩平原不位于入海口处,C不符合题意;松嫩平原的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不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热量条件好,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和大豆等旱作作物,由于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因此A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水域宽阔,水产业比较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靠近大兴安岭,草原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阶段一,1978~2000年,农村经济发展释放了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城镇工业化提供就业岗位,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阶段二,2001~2010年,城镇向县城、县城向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动,说明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阶段三出现人口外流现象,说明该省城市化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故该省可能是甘肃,A正确;浙江、广东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会出现人口严重外流现象,BD错误;黑龙江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早,C错误。故选A。
14.答案:B
解析:2011~2020年,该省人口外流严重,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B正确,A错误;近20年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2011~2020年,该省城镇化水平最高,C错误;大量乡村人口流往城镇和区域外,乡村空心化加剧,D错误。故选B。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金昌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主要原因是该地镍矿资源丰富,储量大,在世界同类矿床中,位居第二,在我国镍矿资源占比高,地位重要,D正确;地理位置优越、水能丰富、科技力量是其成为镍都的辅助条件,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①扩大铜、镍矿的开采量,对于金昌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好处,不能改变金昌市单一的产业结构,①错误,②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之一,②正确,③优化生态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金昌市产业转型升级,③正确,④金昌市是以采矿、冶炼、加工等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不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故④错误,B②③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
(1)答案:铁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解析:结合材料,“山因铁盛名”说明铁矿资源丰富,“矿石品位高达53.8%”说明矿产品位高,质量好;“巨大的露天采坑”映射出当地的铁矿资源埋藏浅,开采方便,成本低,这些都是大冶铁矿开采的优势资源条件。
(2)答案:距离武汉近,地理位置优越;多条交通线路交汇,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素质较高。
解析:大冶铁矿资源枯竭后,铁山区能持续发展的自身条件是因为铁山区除发展铁矿外,还有其他产业优势。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铁山区距武汉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雄厚的工业基础;人杰地灵,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3)答案:做好废弃矿区复垦工作,恢复生态环境;调整工业结构,引进资金、技术;积极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根据材料,“铁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创建了国家矿山公园4A国家级旅游景区”,故铁山区的成功转型主要是恢复矿区植被,做好废气矿区复垦工作,恢复生态环境;铁山区引进了多个大项目,初步实现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这启示其他矿区要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同时国家政策支持也是强大保障。这些都是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值得学习的经验。
18.答案:(1)气候调节价值;固碳释氧价值;水质净化价值;提供生物栖息地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
(2)春季。春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少;气温回升快,风速大,湖泊蒸发量大;雨季来临前,湖泊水量支出大于收入,水量达到最低。
(3)阶段I:水体透明度呈快速下降趋势;阶段Ⅱ:呈明显上升趋势;阶段Ⅲ:水体透明度趋于稳定。周边农业污水排入;生活污水排入;磷矿开采区排放大量N、P物质排入;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透明度下降;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入湖泥沙增加。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禁止湖区水产养殖,农田污水集中处理
解析:(1)湖泊属于天然湿地,湖泊热容量较相邻陆地大,增温和降温幅度小,还可以提供水汽,所以具有气候调节价值;湿地可以有一定的固碳作用,湿地滋养生物,可以释放一定的氧气;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湖泊湿地是动植物繁衍的栖息地,可提供生物栖息地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
(2)湖水量受水源的补给和支出影响,分析湖泊水量少是因为收入少,补给少,支出多。收入方面:春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少,湖水补给少;支出方面:春季气温回升快,且风速大,湖泊蒸发量大,水分支出多;所以在春季湖泊水量支出大于收入,水量达到最低。
(3)据图表信息可知,阶段I:水体透明度呈快速下降趋势;阶段Ⅱ:呈明显上升趋势;阶段Ⅲ:水体透明度趋于稳定。水体透明度受排入湖水的物质影响,有入湖污染物,还有排放的氮磷元素催生的藻类繁殖,还有入海泥沙也会影响湖泊透明度。抚仙湖农业生产导致周边农业污水排入;周边生活污水排入;磷矿开采区排放大量N、P物质排入,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透明度下降;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入湖泥沙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湖水透明度下降。
(4)水资源安全措施应从水量和水质提升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农业方面的用水导致的抚仙湖水资源出现问题,水量方面应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禁止湖区水产养殖;农田污水集中处理,提升抚仙湖水质。
19.答案:(1)强冷空气到来前,天气晴朗,气温升高;北京西北侧为山地,西北风翻山后下沉推动原有暖空气增温;冷空气移动速度快,挤压其前方的暖气团,暖气团受压缩急剧增温。
(2)此次冷空气势力强大,气温低;强冷空气迅速向东南移动,北京被冷空气完全控制,北京气温下降速度快;冷空气移动速度快,由地形落差带来的升温幅度相对较小。
(3)尽量减少出行;户外活动远离广告牌等临时搭建物;及时调整衣物,防止感冒;注意用火、用电和用气安全;戴好口罩,加强健康防护。
解析:(1)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反而升高的“锋前增温”现象的原因,主要从锋前受暖气团影响、冷空气来临对暖空气的空间挤压及冷空气下沉挤压暖空气增温等角度分析。
(3)3月15日北京气温急剧下降的原因可从此次冷空气特点、冷空气控制区域和冷空气移动速度快造成由地形落差带来的升温幅度小等角度作答。
(3)根据材料提示的3月14—15日天气特点,就大风、气温突变提出建议,另外,还要考虑到干旱季节出现大风天气,可能有风沙及火灾等安全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