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5: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
3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4.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
难点
1.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
2.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有过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和孟子。上一课刚学完有关孔子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选自《孟子》的文章,来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他的思辨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情态,了解孟子思想的渊源,有助于学生理解孟子,理解文章所表现的孟子的思想。)
二、了解作者、作品及背景
1.点名介绍作者。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亚圣”。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思想,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2.补充介绍作品及背景。
《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和弟子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南宋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设计意图:从作者和背景等内容入手,减缓学生学习本文的畏难情绪,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记难读、不认识的字词。
胡龁(hé) 彼恶(wū)知之 觳(hú)觫(sù)
忖(cǔn)度(duó) 褊(biǎn)小 便(pián)嬖(bì)赡(shàn)
放辟(pì) 狗彘(zhì) 畜(xù)妻子 庠(xiáng)序
孝悌(tì) 颁(bān)白 邪侈(chǐ) 则王(wàng)乎
殆(dài)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订正自由朗读时错读、误读的字词。
3.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
(二)角色扮演,通过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朗读过程中,要随时纠正误读的词句。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默读,逐渐进入角色。
2·男女生分为两组分别朗读“问话”与“回答”,不要出现误读、破读。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提示学生要重点关注的字、词、句。
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方: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方圆)
孝、悌:申之以孝悌之义(恭敬父母是孝,尊敬兄长是悌)
4.同桌之间思考讨论。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2)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5.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明确:
(1)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的大欲,论述霸道是不可能实现的,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阐述施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实现王道。
(3)推恩于民,保民而王。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让学生疏通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
(一)疏通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部分。
2.分小组讨论。
(1)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2)齐宣王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3)孟子是如何将话题引到“王道”上去的?
3.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齐宣王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说明他关心的是如何称霸天下。
(3)避而不答:孟子托词“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同时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接着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但齐宣王对此表示怀疑,孟子就以发生在齐宣王身上的一件事为例:某次衅钟时,齐宣王不忍心牛的恐惧,而提出“以羊易牛”。指出这种“不忍”就是“仁术”的体现,就是王政的基础。这样,既打消了齐宣王对“保民而王”的疑虑,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了铺垫。
(二)疏通课文第二部分。
1.熟读“王说,曰……”至“王请度之”。
2.教师指出关键词、关键句,以练习的形式提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b.是诚不能也(的确)c.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称王,行王道)
d.王请度之(思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明确:a.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不用目力的缘故;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愿广施恩泽的缘故。
b.敬爱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敬爱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小孩,推广开去也爱护人家的小孩。
(三)疏通课文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1)使动用法:危(士臣)朝(秦楚)
(2)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3)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四)疏通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3.教师提示学生应重点关注的字词:“进”“愿”“恒产”
“仰”“俯”“谨”“孝悌”等。
4.分小组讨论:孟子为齐宣王提出了怎样的施政措施?
明确:
孟子提出了两条实行仁政的基本措施:(1)制民之产,使老百姓拥有“恒产”,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2)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抓住行文思路,引导学生背诵本部分内容。
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五、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齐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愿景,既突出了思想,又增强了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读起来气势磅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
请仿照这种手法,围绕“选择善良”写一组排比句。
要求:既具有形式美,又能突出思想,150字左右。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名句吗?“缘木求鱼”“杯水车薪”“水深火热”“箪食壶浆”“舍生取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它们都出自《孟子》。历经两千多年,这些佳词妙句仍然鲜活,这就说明了孟子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孟子》的斐然文采。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二、细读课文,了解孟子的保民思想
(一)朗读课文,把握孟子思想。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快速跳读,勾画出体现孟子政治主张的语句。
3.分小组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具体体现为什么?
4.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明确:
课文中,孟子的“王道”和“仁政”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保民”。即对人民不要一味地压榨,要采取保护的政策:“制民之产”,使人民得到耕种的土地,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解决他们的温饱。而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达到社会的安定。二是“敬德”“推恩”。孟子认为,实现“王道”,实行“仁政”,关键在于国君,而且是在于国君的“德”。他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足以王矣”。可见,在他看来,“仁心”是“仁政”的基础,而要真正行仁政,便要“推恩”,即以“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人民,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二)品读语言,欣赏孟子的辩论特色。
1.指名朗读孟子的话。
2.分组讨论孟子是如何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
明确:
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引导方法:抓住齐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
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齐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
引导方法:引用《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
第四步:为齐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引导方法: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是“不为”。
第五步:指出齐宣王的大欲,并言明“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引导方法:以“缘木求鱼”为喻。
第六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引导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孟子在论辩过程中使用哪些方法来增强论辩效果?
方法1:转移话题。文章开头,孟子迎合齐宣王希冀称霸的心理,成功地转换话题,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论点。继而又从齐宣王怜惜牛的事实连类引发,肯定他有恻隐之心,施恩百姓并不难做到,也批评齐宣王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励,也有指责。至此迫使齐宣王道出真心话,承认自己企图以武力称霸诸侯。于是孟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行霸道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业,激起齐宣王试行仁政的兴趣。此时孟子才将王道的主张,施行仁政的内容和盘托出。
方法2:用比喻陈述事理,论列是非,如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齐国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的想法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有千钧之力,妙趣横生。用“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行王道后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方法 3: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使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进而检讨自己,其中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行旅”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展开了“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方法4:层层推进,巧妙说理。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
“推恩”于民,他首先指出“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孟子的论辩顺序了解孟子的保民思想。
三、布置作业
孟子运用众多修辞手法和论述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恰当地使用修辞,会使表达更加有力。请以“人生,要善于反思”为题,采用上述方法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