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用小数乘法解决倍的问题
1.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并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记住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原理。
3.提高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1.进一步认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2.知道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3.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温习旧知
填空。
8.6×1.5=( 12.9 )
0.86×15=( 12.9 )
0.86×15( = )8.6×1.5
12.9
12.9
=
中国未引入西方的小数点前,有一套小数单位表示小数:分、釐、毫、丝、忽、微、纤等等,每个单位是前一个单位的十分之一。如3.1416,读作“三又一分四釐一毫六丝”或“三个一分四釐一毫六丝”。自小数点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小数单位除对应十进制外已逐渐不用,现在分、釐仍会用于利率。
预习新知
一、课前自主完成温习旧知,复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中和同学根据例5中情境合作探究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三、课堂中和老师一起总结出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并掌握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
任务驱动一
1.阅读教材例5。
(1)观察主题图,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2)小组讨论:鸵鸟奔跑时的最高速度要怎么求呢?
2.自主学习,先算出鸵鸟奔跑时的最高速度,再检验计算的正确性。
(1)计算鸵鸟奔跑时的最高速度。
(2)你想用什么方法验算?分小组交流、分享验算方法。
(3)小组讨论,4到6人为一组,说说今后你自己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才不会算错或怎样才能尽量避免算错,再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任务驱动二
利用验算判断对错。
下列各题计算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8×3.6=1.728 5.4×0.8=4.02
1.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2.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
(1)重新计算一次;
(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3)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进行检验。
一、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9×3.4=9.86 0.48×0.5=0.24 2.07×3.6=7.452
竖式、验算略
9.86
0.24
7.452
三、解决问题。
1.五(1)班的同学个个都是环保小能手,积极地参与到回收废纸的活动中。上学期经过教师统计:女生回收了4.7千克废纸,男生回收废纸的质量是女生的2.3倍。每千克废纸卖0.6元,五(1)班一共卖了多少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7×2.3=10.81(千克)
10.81+4.7=15.51(千克)
15.51×0.6≈9.31(元)
答:五(1)班一共卖了9.31元。
2.2021年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提前完成了全部整治既定目标,有效防范了黄河中上游沿线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通过清理整治,共整治危险废物2.1万吨,发现并清理历史遗留煤矸石、尾渣的质量比危险废物质量的13.2倍少0.02万吨,发现并清理煤矸石、尾渣多少万吨?(拓展类作业)
2.1×13.2-0.02=27.7(万吨)
答:发现并清理煤矸石、尾渣27.7万吨。
教学过程
用1-2分钟的时间对“温习旧知”的内容进行集体订正或让学生板演。
一、探究新知
1.根据例5的内容,完成任务驱动一,理解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让学生先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
预设: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奔跑时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2)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为了让学生清楚明了地理解题意,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3)明确算法,列式计算。
求56的1.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6×1.3。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
当学生列出竖式算出56×1.3的积后,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或者利用教材提供的错例,请同学们评判:“小红算对了吗?”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方法一: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计算一遍。
因为72.8≠7.28,所以小红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方法二:用计算器验算。
方法三: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验算。56×1.3的因数中有一位小数,而积7.28中有两位小数,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与积中的小数位数不相等,所以小红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方法四: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验算。 因为1.3>1,所以56×1.3的积应该大于56,而7.28<56,由此可知小红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2.利用验算的方法,判断对错。完成任务驱动二。
师:自主利用刚才的验算方法判断。(指名学生回答)
二、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根据导学案的“知识超市”,小结本课重点内容。
三、练习拓展,内化新知
1.完成“课堂巩固”P10第一、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或板演。
2.完成“课堂巩固”P10第三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板演。
基础作业
一、填空。
1.1.6的1.6倍是( 2.56 ),0.5的2.8倍是( 1.4 )。
2.一个长方形小花园的宽是4.8米,长是宽的1.2倍,长是( 5.76 )米,这个小花园的面积是( 27.648 )平方米。
3.一只老虎重0.26吨,一头犀牛的质量是这只老虎的7.5倍,这头犀牛重( 1.95 )吨。
2.56
1.4
5.76
27.648
1.95
二、判断对错,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并验算。
拓展作业
三、解决问题。
1.乐山大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通高71米。灵山大佛的高度比乐山大佛的1.2倍还多2.8米。灵山大佛通高多少米?
71×1.2+2.8=88(米)
答:灵山大佛通高88米。
2.太空种子是把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搭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种子发生变化,再到地面进行优选的育种手段。一根普通黄瓜的长度约是20厘米,太空种子培育出的黄瓜的长度约是普通黄瓜的2.8倍。太空种子培育出的黄瓜大约比普通黄瓜长多少厘米?
20×2.8-20=36(厘米)
答:太空种子培育出的黄瓜大约比普通黄瓜长36厘米。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