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 有机化学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要求(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 有机化学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要求(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化学
Chemistry
有机化学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要求
一、命题特点
1) 命题坚持以真实情景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凸显测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
2) 如涉及新药物、新材料、有机合成的活性中间体等物质的合成,通过问题解决来展现有机化学知识的学科价值,通过材料与问题的交织彰显有机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二、知识与能力要求
必备知识:
1) 有机物的简单命名
2) 典型官能团的名称
3)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4) 物质结构简式的识别与书写
5) 物质转化所需的试剂和条件
6) 物质转化方程式的书写、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7)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二、知识与能力要求
关键能力:
1) 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整合能力:从原料到目标产物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吸收题干提供的新信息,并将其与已学知识整合,促进问题解决。
2) 证据收集与推理能力:通过收集流程中物质的分子式、反应条件、特征现象、数据等证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确定各步断键和成键的位置、反应的类型,确定未知中间体的结构。
3) 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转化流程中的信息与已学知识,设计新物质的合成路线,实现信息的深度加工与输出。
4) 模型构建能力:通过限定分子式、核磁共振氢谱特征峰、特征反应等信息,构建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子模型,综合分析取代基种类和位置差异,确定限定条件下有机物分子的同分异构体。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1、有机物命名
(2020国Ⅱ)
(2020国Ⅲ)
A
( C2HCl3 )
OH
(2020国Ⅰ)
CHO
OH
(2021乙卷)
(2021甲卷)
HO
OH
CH3
F
特点:
1) 命名范围不局限与烃类物质,逐步要求学生能够对常见烃的衍生物进行命名;
2) 从单官能团逐渐过渡到多官能团有机物的命名。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1、有机物命名
特点:
1) 命名范围不局限与烃类物质,逐步要求学生能够对常见烃的衍生物进行命名;
2) 从单官能团逐渐过渡到多官能团有机物的命名。
常见官能团的优先顺序:
-COOH>-COOR>-CHO>-OH>-NO2>烃基
命名流程:
辨识官能团种类
确定官能团优先顺序
确定有机物的母体
给取代基编号定位
规范准确书写名称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020国Ⅱ)
(2020国Ⅲ)
A
( C2HCl3 )
OH
(2020国Ⅰ)
CHO
OH
(2021乙卷)
(2021甲卷)
HO
OH
CH3
F
C=C
Cl Cl
H Cl
三氯乙烯
3-甲基苯酚
(间甲基苯酚)
2-羟基苯甲醛
(水杨醛)
1,3-苯二酚
(间苯二酚)
2-氟甲苯
(邻氟甲苯)
常见官能团的优先顺序:
-COOH>-COOR>-CHO>-OH>-NO2>烃基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管能团的名称
要求:能精准识别常见的管能团,能正确写出相应的名称。
常见的管能团:羧基、酯基、醛基、羰基、羟基、氨基、酰胺基、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硝基、碳卤键等
注意:
1) 易错的汉字:如“酯”与“脂”、“氨”与“胺”;
2) 规范书写常见管能团的符号:
如:醛基应写作-CHO,而非-COH
苯环上的-NO2,应是N与苯环的C相连而不是O与苯环的C相连
酯基写作-COOR, 而非-CO-OR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3、化学反应类型
常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
1) 取代反应:一般发生在单键上,符合A1-B1+ A2-B2 → A1-B2+ A2-B1
2) 加成反应:发生在不饱和键上,反应前后相应化学键的不饱和度下降
如:
O
1) HC≡CH/(CH3)3COK
2) H2O
OH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3、化学反应类型
常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
3) 消去反应:化学键两端同时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化学键的不饱和
度上升,如单键变双键、双键变三键等。
注意:化学键类型的变化是本质,不饱和度变化不是判断的直接依据。
如:通过取代反应形成环状结构,化学键类型不变,而分子不饱和度
上升,同理环状分子单键打开发生的开环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3、化学反应类型
常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要从得失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视角理解有机化学中的氧
化/还原反应。
如:-NO2→-NH2不是取代反应,而是还原反应。
5) 聚合(加聚/缩聚)反应:共同特征是由小分子形成大分子,但加聚反应
的本质是加成反应,而缩聚反应大多数本质上是取代反应。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4、反应的试剂和条件判断
典型反应条件
有机物反应类别
共性特征
催化剂 + H2
烯烃、炔烃、苯环、醛基、酮羰基
不饱和键加成
光照 + 卤素
烷烃、苯环侧链上烷烃基的取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
Fe催化+卤素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芳环亲电取代
浓硫酸、加热
醇消去/成醚、醇与HX、酯化、纤维素水解
有机物脱水
稀硫酸、加热
酯的水解、低聚糖水解
H+催化水解
NaOH +水
卤代烃的取代、酯/酰胺基的水解
碱催化水解
NaOH +醇
卤代烃的消去
消去HX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4、反应的试剂和条件判断
典型反应条件
有机物反应类别
共性特征
溴水
烯烃/炔烃的加成、醛基氧化、酚的取代
加成/氧化/取代
Br2 + CCl4
烯烃/炔烃的加成
加成
KMnO4 (H+)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有α-H)、
醇、酚、醛、还原性糖等
还原性物质
新制氢氧化铜
银氨溶液
醛类、醛糖、羧酸等
含有醛基
氧气、催化剂
加热
醇的催化氧化
加氧/去氢氧化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018国Ⅱ)
醛基加氢
分子内脱水
羟基与醋酸酯化
羟基与硝酸酯化
酯基水解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5、中间体结构分析及方程式书写
反应流程中中间体结构的分析是有机化学推断的核心,着力考查收
集信息、系统加工、综合推理的能力。
分子式
加减法判断分子式的变化
推测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反应试剂
计算不饱和度
确定可能的官能团
反应条件
结构简式
合理切割
前后对照
确定原料“碎片”结构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020国Ⅱ)
Cl
碱性条件
C
(C6H10O)
O
题给信息:
Cl

O
碱性条件
-HCl
O
O
运用逆合成分析法,整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切割,提升其
逆合成分析水平。
注意:方程式不要忽视小分子的生成,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6、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基本思路
“翻译”限定条件
确定
限定性
结构单元
剩余片段
作为
分子母体
参考波普分析数据确定对称性
确定取代基种类和位置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020国Ⅰ)
OH
H2N
判断 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限定条件:1) 能与钠反应
2) H-NMR有四组峰,峰的面积之比为6:2:2:1
3) 与 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NH2
CH3
OH
H2N
含苯环结构
有-OH
有-N
有2个-CH3
N
满足高对称性4类H
NH2
OH
NH2
OH
N
OH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2020国Ⅰ)
OH
H2N
判断 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限定条件:1) 能与钠反应
2) H-NMR有四组峰,峰的面积之比为6:2:2:1
3) 与 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NH2
CH3
OH
H2N
含吡啶结构
有-OH
支链3个碳
有2个-CH3
N
满足高对称性4类H
OH
N
OH
N
OH
N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7、新物质的合成路线设计
基本思路
分析产物分子结构特点
确定成键位置
对产物分子进行切割
逆推合成过程中间产物
整合合成路线
对比原料的结构
已有知识
题干新信息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
(2019国Ⅰ)
题干流程:
C6H5CH3
Br2
光照
C6H5CH2Br
三、复习策略与教学建议
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
题干流程:
CH3COCH2COOC2H5
1) C2H5ONa/C2H5OH
2) C6H5CH2Br
CH3COCHCOOH
CH2
C6H5
1) OH-,Δ
2) H+
CH3COCHCOOC2H5
CH2
C6H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