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左传》及其相关常识。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了解《左传》及其相关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0 世纪 50 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便以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总理用他的外交智慧挽救了国家的尊严。而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同样用他的外交智慧挽救了国家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设计意图:利用周总理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介绍作者,了解文学常识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史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三、介绍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便于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理解人物。)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夯实基础。
1.听课文朗读录音,订正读音。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不知(zhì)
杞(qǐ)子 戍(shù)之 失其所与(yǔ)
2.自读课文,理解课文题目。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分组讨论、整理文言知识。
5.教师引导归纳本课重点字词,注意一词多义。

①“二”的大写(例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②副词(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有二心,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礼:礼待,礼遇
军:驻军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通假字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聪明)
(二)细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一名学生概述本文故事。
2.分组讨论探究。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段意。
明确:(1)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伯之命,只身前往秦军大营,说服了秦伯撤军,免去了一场战祸。
(2)第1段:秦、晋围郑,郑国处境危险。
第2段:郑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3段:烛之武见秦伯,以退为进,晓之以弊,许之以利,巧施离间,说退秦师。
第4段:晋国失去盟友后撤离。
(设计意图:听经典朗读,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概括各段大意,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整体了解,便于理解人物及内容。)
五、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 段。
1.齐读第 1 段。
2.分组讨论。
(1)第 1 段写了什么事情?
(2)秦、晋为何围郑?用课文句子回答,并翻译句子。
明确: (1)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3.重点突破。
(1)找出这一部分的特殊句式。
明确:①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②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句)
③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
(2)分组讨论。
①秦、晋两国既然结成联盟攻打郑国,为什么两国分别驻扎?
②第 1 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秦、晋围郑的直接原因均与晋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秦埋下伏笔。
②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国形势危急,渲染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为下文烛之武劝说秦军退兵埋下了伏笔。
(二)品读第 2 段。
2.重点突破。
(1)点拨重点句子。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③是寡人之过也。
(2)分组讨论。
①第 2 段写了什么?②本段出现了几个人物?
③赏析“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④赏析“辞曰:‘臣之壮……也已。””
⑤赏析“公曰:‘……’许之。”
明确:①烛之武临危受命。
②三个人物。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他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使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不受重用。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感人,以诚动人。
③通过佚之狐的话形象地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在此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④这句话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他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⑤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
(设计意图:按段落顺序梳理课文,同时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六、课堂小结
在国家即将被围攻又无力抵抗的情况下,郑伯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烛之武此去危险重重、前途未卜,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七、布置作业
文中通过烛之武君臣之间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了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鲜明个性。请你描写一个群体谈论的画面来表现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人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2.体味文章的写作特点。
3.理解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读课文,理解烛之武的形象。
2.理解文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导,学习新课
秦、晋围郑,使郑国处于危机之中,烛之武因而受命于危难之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烛之武是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他是如何用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的。(设计意图:衔接上节课内容,便于学生内容整体把握。)
二、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 3 段。
1.指名朗读第3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组结合课下注释,讨论总结文言基础知识。
3.指定学生归纳本段文言基础知识。
4.教师点拨。
(1)敢以烦执事。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疑难解读。
(1)第 3 段写了什么事情?
(2)烛之武为何能够劝说成功?
(3)作为一个必败国的使者,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的?
(4)烛之武劝说的结果如何?
明确:(1)烛之武劝退秦师。
(2)烛之武主要围绕着“亡郑”的不利和“舍郑”的有利来劝说秦君。围绕着“利”字,处处为秦国着想。
(3)①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坦言知亡,避其锐气。②分析秦国弱势。从形势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③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④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对秦国有绝对的好处。⑤引史为例,挑拨离间。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和贪得无厌的行为。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二)品读第 4 段。
1.齐读第 4 段。
2.结合课下注释,整理第4段字词知识。
3.重点讲析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示祈使。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
4.难点解读。
秦国撤退后,晋国有什么反应?
明确:
晋文公制止了子犯要求出击的请求。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国退兵,是“利”字使然。
三、课堂小结
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设计意图:再次概括烛之武劝说的过程,强调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烛之武的谈话艺术。)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的知识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实词“军、封、鄙、肆”等,重点虚词“于、之、焉、而、其”等。
3.烛之武只身赴秦营劝退秦伯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吸引人的一部分,展示了烛之武勇敢、善辩的特点。请根据文中烛之武的话语展开想象,组织同学间进行一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对话。
(设计意图:夯实双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