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4课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素养本位真实情境
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素养本位
O1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课程标准
通过时间轴和历史地图,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分布及主要成就;了解1954年一届人大和宪法。
理解一五计划的意义,分析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通过史料分析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感知党和政府在经济和民主建设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努力,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了解“一五”计划,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时空观念
素养目标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历史解释
什么是工业化?
背景
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比重不断提高,以至于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程。
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工业化?
史料实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空观念
阅读教材第18-19页,简述一五计划的的概况。
概况
独学+展示
1.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
1953年
1957年
3.基本
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培养建设人才
4.成就:
一桥
二铁
三公
四厂
为什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概况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如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
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工业……
重工业基础薄弱
国防需要
受苏联影响
周恩来明确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 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
——王骏.:《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就
历史解释:
根据《示意图》,列举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桥:
二铁:
三公:
四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鞍钢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史料实证
结合材料分析“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意义
(2)
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社会生产 增长表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一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一沈阳第一机床厂 建成投产。
真实情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问题思考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胜利原因?
①苏联的帮助;
②中共的正确领导;
③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
材料1:苏联专家在中国。
材料2: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领导骨干。
材料3: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真实情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历史解释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何时确立?
A.新中国成立时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而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真实情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历史解释
阅读教材,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概况?
概况
时间
(1)
1954年9月
内容
(3)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地点
(2)
北京
真实情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内容
内容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确定: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关。
(3)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共同纲领》完成使命,不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真实情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内容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成了“第一个志愿兵”
内容二: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
人大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同步举行,“两会”概念应运而生。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真实情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史料实证
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意义
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同步举行,“两会”概念应运而生。
多元评价
时空观念
(1)观察左图,请将“一五”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第一汽车制造厂
B.川藏公路
(2)据图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建设成就的特点。
成就集中体现在工业和交通两方面;重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
A
B
多元评价
中考真题
2.(2023·江苏扬州·8)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1.(2023·甘肃金昌·1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平均每年增长18.4%;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4.8%,平均每年增长4.5%,出现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这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
【答案】
B
深度学习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重点:
成就: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
意义:
1953-1957年
重工业
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毛泽东等人为国家领导人。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WWW.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