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32:27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九上·晋江开学考) 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D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  )
A.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B.象形文字、金字塔
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
【答案】A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B、C、D分别对应的是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所以A项正确;
象形文字、金字塔对应的是古埃及文明,排除B项;
种姓制度、佛教对应的是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
甲骨文、青铜器对应的是古代中国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古老神秘的文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
2.如表反映是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C.走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物质条件,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连与一个整体,早期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西欧社会走向近代化,故选C项。
材料事件反映了西欧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单元主题内容不符合,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主题是走向近代社会的欧洲,与封建时代的亚洲不相关联,排除B项。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洲的近代化进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欧洲近代化进程的相关史实。
3.如图所示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是(  )
A.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B.开阔了人类的眼界
C.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D.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黑奴“三角贸易",给欧洲带来了巨额利润,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
持续三个世纪的黑奴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排除A项。
黑奴三角贸易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与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无关,排除B项。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把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黑奴三角贸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黑奴三角的相关史实。
4.马克思说:“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上述“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新”体现在(  )
A.维护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B.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权利 D.维护工人阶级政治权利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准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故选C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民主权利,“维护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B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工人阶级的民主政治权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5.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英国的工厂最初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6.(2021·德庆模拟)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第一国际建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B.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注重总结国际工人斗争的经验 D.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
7.(2022·西城一模)到1820年,“他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文中的“他”是指(  )
A.卡德纳斯 B.甘地 C.扎格鲁尔 D.玻利瓦尔
【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到1820年,玻利瓦尔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D项正确;
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政治家,A项不正确;
甘地是印度政治家,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项不正确;
扎格鲁尔是埃及政治家,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在给定的材料中掌握玻璃瓦尔的相关知识。
8.如图为1870-1913年西方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成因主要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C.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确立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材料信息,1870-1913年,美德两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超过了法国、英国,结合所学可知,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充分采用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故选A项。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引起了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无关,排除B项。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确立是第二资世界大战后,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相关史实。
9.(2021·乐山)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材料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 ”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
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
10.(2022·金昌)达尔文在其著作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这部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神曲》
C.《物种起源》 D.《向日葵》
【答案】C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天方夜谭》,不符合题意;
B.《神曲》,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找出关键词“达尔文”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
11.法国史学系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传播了人文主义 B.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发现了美洲大陆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了基础B项。
文艺复兴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A项。
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排除C项。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12.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促进社会发展 D.推动城市化进程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地纪中期以后,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需要有素质、有能力、有技术的劳动者,而想要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必须全面普及教育,所以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
缓和社会矛盾是大众教育发展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A项。
大众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不合题意,排除C项。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大众教育没有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3.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子计算的出现
C.内燃机的发明 D.火车的问世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发明,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与使用,推动了石油提炼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故选C项。
蒸汽机以煤为燃料,不以石油为燃料,排除A项。
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尚未出现,排除B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问世,以蒸汽机为驱动力,与石油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4.由表的内容可知(  )
A.课程设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B.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历史悠久
C.专业课程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D.基础课程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材料内容“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专业课程为法学、医学”,这些课程的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故选A项。
大学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办学历史悠久,排除B项。
大学专业课程开设了神学,说明大学课程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C项。
欧洲人信仰的是基督教,课程设置与伊斯兰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大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世纪大学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大国崛起道路各具特色,其经验教训启迪今天,影响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82年技师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
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18世纪后期,美国成功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
材料三:《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指出英国崛起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一个民族要崛起……是政治制度的改变”,请以美国为例,完成美国权力运行示意图。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答案】(1)英国崛起:政治因素: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经济因素: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2)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发展科学技术。
(3)①行政;②立法;③司法。
(4)共同因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抓住科技革命契机。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政治因素:根据材料一“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崛起提供了政治前提。
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一“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根据材料一“1782年技师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最先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为英国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华影响:根据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原因:根据材料二“18世纪后期,美国成功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材料反映了美国充分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举例:根据所学可知, 美国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4)共同因素: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共同因素主要表现在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重视科技革命发展,充分采用科技革命成果。
故答案为:
(1)英国崛起:政治因素: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经济因素: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2)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发展科学技术。
(3)①行政;②立法;③司法。
(4)共同因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抓住科技革命契机。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国崛起原因与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崛起。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美崛起的共同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的史实。
16.某校九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进行了探究。
(1)【比较篇】请你完善他们的成果。
项目 美国 俄国 日本
面临的主要问题 A B C
解决的方式 内战 改革 改革(明治维新)
结果 D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人物篇】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三幅历史人物图片。简概三位历史人物共同的历史贡献。(至少归纳两个方面)
(3)【升华篇】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些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有何启示?
【答案】(1)A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阻碍经济发展;D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1)美国: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黑人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激发美国南北矛盾,最终爆发了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从而引出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日本: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培里叩关,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腐朽无能,阻碍经济发展,为此引发了倒幕运动,开启了明治维新。
(2)历史贡献: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图1林肯”“图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图3明治天皇”,结合所学可知,林肯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奴制度,俄国亚历山大废除了农奴制度,日本明治天皇推翻了幕府统治,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美、俄、日通过革命或改革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与发展,要适时革新,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故答案为:
(1)A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阻碍经济发展;D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政治变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的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史实。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历史事件:攻占巴士底狱
(2)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消除了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2: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和《民法典》等法律文献,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各国通过立法的形式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革命的异同
【解析】【分析】
(1)标志: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革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答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分析论述,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意。
示例1:
观点:根据图片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提炼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以所提取的观点为核心,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重点论述革命带来的影响,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示例2:
观点2:根据图片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图片纵坐标反映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由此可以提炼观点“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以所提取的观点为核心,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通过的《人权宣言》和《民法典》展开论述,重点论述这些法律文献的颁布带来的影响,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攻占巴士底狱。
(2)观点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消除了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2: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和《民法典》等法律文献,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各国通过立法的形式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法国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答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分析论述,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意。
1 / 1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23九上·晋江开学考) 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D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  )
A.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B.象形文字、金字塔
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
2.如表反映是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C.走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3.如图所示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是(  )
A.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B.开阔了人类的眼界
C.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D.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4.马克思说:“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上述“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新”体现在(  )
A.维护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B.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权利 D.维护工人阶级政治权利
5.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6.(2021·德庆模拟)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第一国际建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B.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注重总结国际工人斗争的经验 D.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7.(2022·西城一模)到1820年,“他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文中的“他”是指(  )
A.卡德纳斯 B.甘地 C.扎格鲁尔 D.玻利瓦尔
8.如图为1870-1913年西方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成因主要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C.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确立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9.(2021·乐山)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0.(2022·金昌)达尔文在其著作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这部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神曲》
C.《物种起源》 D.《向日葵》
11.法国史学系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传播了人文主义 B.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发现了美洲大陆
12.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促进社会发展 D.推动城市化进程
13.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子计算的出现
C.内燃机的发明 D.火车的问世
14.由表的内容可知(  )
A.课程设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B.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历史悠久
C.专业课程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D.基础课程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大国崛起道路各具特色,其经验教训启迪今天,影响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82年技师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
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18世纪后期,美国成功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
材料三:《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指出英国崛起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能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一个民族要崛起……是政治制度的改变”,请以美国为例,完成美国权力运行示意图。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16.某校九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进行了探究。
(1)【比较篇】请你完善他们的成果。
项目 美国 俄国 日本
面临的主要问题 A B C
解决的方式 内战 改革 改革(明治维新)
结果 D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人物篇】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三幅历史人物图片。简概三位历史人物共同的历史贡献。(至少归纳两个方面)
(3)【升华篇】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些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有何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B、C、D分别对应的是古代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所以A项正确;
象形文字、金字塔对应的是古埃及文明,排除B项;
种姓制度、佛教对应的是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
甲骨文、青铜器对应的是古代中国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古老神秘的文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
2.【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物质条件,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连与一个整体,早期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西欧社会走向近代化,故选C项。
材料事件反映了西欧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封建时代的欧洲与单元主题内容不符合,排除A项。
材料描述的主题是走向近代社会的欧洲,与封建时代的亚洲不相关联,排除B项。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洲的近代化进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欧洲近代化进程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黑奴“三角贸易",给欧洲带来了巨额利润,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
持续三个世纪的黑奴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排除A项。
黑奴三角贸易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与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无关,排除B项。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把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黑奴三角贸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黑奴三角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准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故选C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民主权利,“维护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B项。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工人阶级的民主政治权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英国的工厂最初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
7.【答案】D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到1820年,玻利瓦尔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D项正确;
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政治家,A项不正确;
甘地是印度政治家,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项不正确;
扎格鲁尔是埃及政治家,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在给定的材料中掌握玻璃瓦尔的相关知识。
8.【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材料信息,1870-1913年,美德两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超过了法国、英国,结合所学可知,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充分采用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故选A项。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引起了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无关,排除B项。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确立是第二资世界大战后,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材料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 ”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
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
10.【答案】C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天方夜谭》,不符合题意;
B.《神曲》,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找出关键词“达尔文”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
11.【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了基础B项。
文艺复兴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A项。
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排除C项。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地纪中期以后,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需要有素质、有能力、有技术的劳动者,而想要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必须全面普及教育,所以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
缓和社会矛盾是大众教育发展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A项。
大众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不合题意,排除C项。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大众教育没有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发明,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与使用,推动了石油提炼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故选C项。
蒸汽机以煤为燃料,不以石油为燃料,排除A项。
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尚未出现,排除B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火车问世,以蒸汽机为驱动力,与石油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材料内容“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专业课程为法学、医学”,这些课程的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故选A项。
大学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办学历史悠久,排除B项。
大学专业课程开设了神学,说明大学课程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C项。
欧洲人信仰的是基督教,课程设置与伊斯兰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大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世纪大学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英国崛起:政治因素: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经济因素: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2)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发展科学技术。
(3)①行政;②立法;③司法。
(4)共同因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抓住科技革命契机。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政治因素:根据材料一“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崛起提供了政治前提。
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一“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根据材料一“1782年技师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最先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为英国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华影响:根据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原因:根据材料二“18世纪后期,美国成功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材料反映了美国充分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举例:根据所学可知, 美国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4)共同因素: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美国崛起的共同因素主要表现在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重视科技革命发展,充分采用科技革命成果。
故答案为:
(1)英国崛起:政治因素: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经济因素: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2)通过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发展科学技术。
(3)①行政;②立法;③司法。
(4)共同因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抓住科技革命契机。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国崛起原因与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崛起。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英美崛起的共同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的史实。
16.【答案】(1)A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阻碍经济发展;D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1)美国: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黑人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激发美国南北矛盾,最终爆发了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从而引出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日本: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政治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培里叩关,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腐朽无能,阻碍经济发展,为此引发了倒幕运动,开启了明治维新。
(2)历史贡献: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图1林肯”“图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图3明治天皇”,结合所学可知,林肯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奴制度,俄国亚历山大废除了农奴制度,日本明治天皇推翻了幕府统治,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美、俄、日通过革命或改革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与发展,要适时革新,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故答案为:
(1)A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C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阻碍经济发展;D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3)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内部矛盾。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政治变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的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史实。
17.【答案】(1)历史事件:攻占巴士底狱
(2)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消除了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2: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和《民法典》等法律文献,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各国通过立法的形式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革命的异同
【解析】【分析】
(1)标志: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革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答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分析论述,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意。
示例1:
观点:根据图片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提炼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以所提取的观点为核心,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重点论述革命带来的影响,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示例2:
观点2:根据图片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图片纵坐标反映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由此可以提炼观点“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以所提取的观点为核心,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通过的《人权宣言》和《民法典》展开论述,重点论述这些法律文献的颁布带来的影响,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攻占巴士底狱。
(2)观点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消除了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2: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论述: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和《民法典》等法律文献,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各国通过立法的形式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法国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答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分析论述,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