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拿来主义》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拿来主义》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8: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第12课 拿来主义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掌握运用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3.梳理和把握论述的脉络层次,分析本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报道,提到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去国外举办美术展览和梅兰芳准备应邀前往苏联演出的事情,并赋予其“发扬国光”的意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是鲁迅针对这些现象,对当时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
3.文体介绍——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 “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比如《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文章就是如此。
1.熟读课文,梳理本文的脉络层次,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一部分
1-2段
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二部分
3-5段
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三部分
6-7段
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
8-10段
1.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1)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最终“不知后事如何”。
(2)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枪炮打开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古董展览
绘画展览
梅博士出国
卖国主义
排外
媚外
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用的什么论证方法?
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他发疯而死。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类比论证(用同类事物作比较)
3.作者对比了哪两组概念,通过什么论证方法提出了“拿来”这一观点。
抛来——抛给
送来——拿来
(1)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2)“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对比论证
思考:
什么是“拿来”,怎样才叫“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昏蛋
废物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4.在文章中找出“孱头”“昏蛋”“废物”有哪些表现,思考他们所代表的是哪一种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
5.“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是怎样论证的
鱼翅
鸦片
姨太太
烟枪烟灯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大宅子”里的遗产
比喻论证
6.作者如何确立“拿来主义”这一论点,试分析本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破:
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立: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彰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他占有,挑选。要拿来,这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事例:三个
送去主义
实质:崇洋媚外
危害:经济衰败 主权丢失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孱头:不敢进屋(不敢接受)
昏蛋:放火烧光(全盘否定)
废物:接受一切(全盘肯定)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创新
鱼翅:吃掉(精华部分)
鸦片:送药房(益害并存)
烟枪烟灯:送,毁掉(糟粕)
姨太太:走散(封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