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1.通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理清作者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
2.赏析语句,能评价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和对知识的崇敬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1929~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
1.作者介绍:
1.熟读课文,梳理本文的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
(1—3)
引用名言,引出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
(4—9)
回忆上图书馆之乐:按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与几个图书馆的缘分。
第三部分
(10)
首尾呼应,赞美图书馆,再次强调“上图书馆”之乐。
1.几个图书馆,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有哪些收获或成长?
建筑特色、书籍特色、自身感受和收获。
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
(1)中学时,“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2)清华大学时,清华图书馆,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
(3)英国的时候,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角度:
收获和成长:
2.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上图书馆的经历,他在这些图书馆中读了哪些类型的书?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享受着获得真正的修养的乐趣的?
时间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在武昌上学
在清华上学
若干年后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古籍
在英国读书时
文华图书科学校图书馆“公书林”(详细描写)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等
愉快
清华图书馆
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
新世界,一片灿烂!
建筑华美、照明差、中古僧修习的遗风犹存
不平静——心境豁然开朗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建筑华美、气象万千(引用台词)
略写,侧外部结构
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作者回顾自己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表现出对图书馆的礼赞和对知识的崇敬之情,给予人读书意义的思考。
归纳:
3.《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两篇文章都与读书有关,它们论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读书:目的和前提》主要论述的是阅读经典是获得真正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并点明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提出正确的读书观。
《上图书馆》记叙了作者在不同图书馆读书的几段经历,从而表明了读书之乐。
4.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5.本文在哪几个段落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手法,试分析引用论证的作用。
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权威性。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这种引用,语言精练,有含蓄典雅之美,可以使说理增强权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文采。
第一段和第九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手法。
6.阅读本文,赏析下列句子。
(1)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铜制的高台灯”体现了清华图书馆第三阅览室的古朴;“温情和宁静的光”既是写灯光,又是在强调清华图书馆带给作者的内心感受;“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突出了这种感受是美好的,是无与伦比的。整句话强调了清华图书馆给作者的印象之深,对作者的影响之大。
(2)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暗示世界发生了变化,和平遭到了破坏;“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表明“七七事变”打破了校园的宁静,破坏了教学秩序,作者的心情不言自明。
7.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社会在发展,我们的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你认为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观点一:图书馆应该有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厚度,比如足够丰富的图书,足够浓郁的氛围,以及源源不断的新书,要使读者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图书馆应该让公众在信息海洋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图书馆应不再仅限于查阅资料,它应通过信息的搜集、分析、勘误和重组,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图书馆有自己的责任,要树立起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信仰。它有助于消除愚昧,开启民智,培养起一代智慧、文明、进取的国民。
观点二:要在社会上营造读书向学的氛围,即在每一个人心中建造起一座图书馆,现代人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润泽因为忙碌、欲望、急切而变得焦虑的心灵,养成一种顾盼自如的文化气度,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重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怀念老北大时期自由旁听、自由进出图书馆的情景?为什么许多人感叹杭州图书馆多年来一任拾荒者自由穿行?根源就在于,一个禁锢越少、门槛越低、声音越杂的时代,才越有可能养成拥有健全心志、丰盈思想和自由灵魂的责任公民。开放的心灵,从开放的图书馆开始。
上图书馆
公书林
清华图书馆
牛津大学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图书馆
学知识并养成看英文杂志的习惯
进入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
由不平静到豁然开朗
使作者感受到人类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