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特点及含义,鉴赏诗歌的形式特点
3.赏析诗歌借景抒情的手法,评价诗人积极的精神与勇气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1.作者介绍: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2.写作背景: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3.文化常识—新诗:
听朗诵音频,再自由朗读。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
抒发自身的主观感受
对力的讴歌和赞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本诗作为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之一,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诗中选取的意象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联系时代背景,抓住意象特点,分析诗歌内涵。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滚滚的洪涛
“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力
“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
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
“力”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具有“毁坏”“创造”的能力,诗人对它寄寓了怎样的期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力”的歌颂,歌颂它的形态,它的声响,它的韵律,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
2.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作为富有代表性的本诗,其形式新在哪儿?
(1)句式自由,节奏鲜明。
(2)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诗作显得自由奔放。
(3)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生动性、气势。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美的歌颂和礼赞。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
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3.分析本诗的抒情方式。
然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创造力的讴歌。
这首诗大多用感叹句,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开篇即景生情,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
白云怒涌
海涛汹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摧毁旧世界
创造新生活
景
毁坏、创造、努力
赞美、颂扬力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