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百合花》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百合花》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9: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百合花
1.梳理故事发展脉络,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2.通过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百合花》等短篇集。
1.作者介绍: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2.写作背景:
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有着诗意美的小说,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铁凝的《哦,香雪》等。
3.文化常识—诗化小说:
快速阅读文章。根据故事的发展状况,分层概括文章内容。
开端(1—23):
发展(24—43):
高潮(44—57):
结局(58-59):
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1.《百合花》主要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人物形象。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掌握作者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讯员
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外貌描写
细节描写。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6段: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羞涩、朴实、纯洁、细心地关怀女同志
展现了通讯员纯真、孩子气的一面
第24—35段:新媳妇第一次拒绝通讯员借被,后在“我”的解释下同意借被,通讯员“赌气”不拿被子,不让新媳儿帮他缝补衣服肩膀的残破处。
第36—43段:通讯员发现新媳妇借的被子是入门三天的她唯一的嫁妆后,他感到了愧疚,产生要将被子马上还给新媳妇儿的想法。
第53—54段:通讯员掩护群众和伤员,义无反顾扑在手榴弹上,牺牲自己保护了大家。
通讯员舍己救人
通讯员善良、质朴、勇于改正错误
新媳妇
外貌: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遛蓬松松的刘海。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娴静、美丽
淳朴、羞涩
明事理、有大局观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不想他(通讯员)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可爱、孩子气
善良,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
为伤员换衣服,擦拭身体,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通讯员)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通过新媳妇由忸怩到庄严而虔诚的前后对比,表达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对通讯员的痛惜、歉意,表现了她的善良
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
通讯员肩膀处的衣服在借被时被刮破了一个洞,他牺牲时,新媳妇帮他把洞缝补好。关于这个破洞的细节描写一共有几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文章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如下: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做铺垫。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欢快的情绪。
这一细节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 “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崇敬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2.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气氛,为情节发展奠定基础。烘托故事情节发展氛围,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找出文章中使用了环境描写的句子或语段,并分析其作用。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与所处的战争背景形成对比。侧面烘托出革命战士临危不惧,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面貌。
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
故乡竹海写得富有诗情画意,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同时也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3.文章的标题为“百合花”,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交集是一床铺满“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文章的结尾再次描写了“百合花”。讨论探究“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人情美。
4.小说《百合花》中写到通讯员在战火中牺牲,自然是残酷的,为什么却能给人以美感?请谈谈“美”在哪里。
人物美。小说中新媳妇在借被和献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纯洁善良、果断坚毅的形象特点;通讯员在小巷中扑向那冒烟乱转的手榴弹,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情感美(人性美或人情美)。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着像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开端:带路
百合花
发展:借被
高潮:牺牲/献被
结局:盖被
战友情
军民情
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