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归园田居》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20: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 归园田居
1.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手法,理解诗人的归思之情
2.评价诗人的田园情怀和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3.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1.作者介绍: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2.写作背景:
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3.文化常识—田园诗:
听朗诵音频,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根据注释,掌握诗歌大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适应世俗
气质,情致
世俗的种种束缚
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
四周围绕
山林
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约束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持守愚拙的本性回家耕种田园。
错误地陷落在世俗的种种束缚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从小没有投合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林。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迷蒙隐约的样子
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
村落
顶端
门户庭院
余暇,空闲
静室
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世俗的繁杂琐事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束缚本性的俗世中,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归园田居”的题眼是什么?诗歌围绕题眼写了什么内容?
“归”字是题眼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尘网和樊笼比喻什么?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比喻官场生活
(2)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尘网”和“樊笼”,使人望而生恶,将其比喻官场生活,能够反衬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污浊的仕宦生涯的厌恶和对淳真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为何而归?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作者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后两句写归田后守拙开荒,表示决心躬耕自食。“守拙”是对“适俗”而言的,从中反映了诗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诗人回归田园后,描绘出怎样的田园美景?
近景
草屋
榆柳
桃李
方宅
村落
远景
炊烟
鸡鸣
声音
狗吠
桃红
色彩
柳绿
情景交融。诗人在描绘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的同时,还寄寓了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归去如何?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安逸、闲适、自由、平静、喜悦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返璞归真
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3.分析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诗中既无华丽的辞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屋”“榆柳”“狗吠”“鸡鸣”等。这些词语经诗人组织入诗,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
误落尘网
复返自然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功名利禄的厌弃和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坚守志向的节操。
守拙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