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5 20:00:17

文档简介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龙华高中部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A
【解析】图文信息显示该校位于118°22′E,31°22′N,根据空间定位和区域认知,以及地理的地图、大气环流等必备知识,故选A。
2.A
【解析】空间尺度缩小在甲区域,位于建筑物北侧,除了西北侧,其它方位都被建筑所遮挡,光照少,尤其是冬季温度更低,蒸发弱,气候阴湿,选种的植被以喜阴湿为主,喜暖湿的植被难以越冬。故选A。
3.C
【解析】考查比例尺的应用等关键能力。根据比例尺,可以推测教学区长约72米左右,每层适宜布局6个教室,五层楼共有30个教室。故选C。
4.D
【解析】内陆发射有利于国防安全,海上发射不利国防防安全,①错误。海上降水多,湿度大,能见度低,不利于发射与跟踪,②错误。海上发射平台由于远离人口稠密地区,通过海上航行灵活选择发射点,有效解决了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问题,③正确。移动的海上发射平台,能够移动到临近赤道的地方发射卫星,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获得一个较高的初始速度,这相当于为火箭省了不少力,进而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火箭发射和卫星运营成本,④正确。故选D。
5.B
【解析】海上热发射时火箭直接从发射船上点火起飞,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①正确。热发射会排出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流,考验发射船和发射设备的承受能力,④正确。海上冷发射和热发射都要考虑海上的高盐度、高湿度和海面波动带来的船体摇晃,②③错误。故选B。
6.C
【解析】返回舱从太空下降到地面过程中,经过的大气能见度整体变低,云层的能见度最低,A错误;大气密度整体变大,气压变大,B错误,C正确;气温降低-升高-降低-升高,D错误。故选C。
7.A
【解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是北京时间6时33分,柏林位于东一区,当地区时是23:33,A正确。故选A。
8.A
【解析】在12月初到6月初这6个月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大后变小,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A正确;地球自转速度不会变化,B错误;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C错误;北京的昼长先变小后变大,D错误。故选A。
9.C
【解析】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3<甲<-2。故选C。
10.C
【解析】图示是平均气温距平,并不是当地气温值,根据图示无法判断均温的高低,AB错误;广东省、云贵地区气温距平大于0,所以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C正确,D错误。故选C。
11.B
【解析】甲为热带气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左偏)影响,过境前N地吹西南风,过境后N地吹东北风。故选B。
12.D
【解析】乙天气系统为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长时间受乙天气系统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地表径流不丰富,A错误;受高压脊控制,临海风浪小,B错误;多晴天,气温升高,C错误;长时间降水少,森林火灾风险大,D正确。故选D。
13.B
【解析】M线是低压槽线,气流辐合,A错误;气旋东部低压槽线附近易形成暖锋,多连续性降水,B正确,C错误;锋线向西移动,D错误。故选B。
14.B
【解析】冰雹是由于强对流而引起的,一天中午后至傍晚,大气对流运动最强,B正确。故选B。
15.D
【解析】冰雹多发生在“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条件下,而“下冷上暖”使得大气结构稳定,不利于空气对流,①错误;初夏夏季风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开始不断增强,同时伴随着地面太阳辐射加热的增加,使大气结构变得很不稳定,加之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容易造成强烈的对流性天气,从而产生冰雹,②③④正确。故选D。
16.C
【解析】从左图可知,天津市北部地区是山区,地势起伏大,易造成流动在其上的空气对流加强,而下垫面吸热不均也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如果有其他天气系统配合,可能出现冰雹,C正确。故选C。
17.【参考答案】
(1)西南季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6分)
(2)赤道以北海域1月总体风能比较短缺;极小值范围扩大,且在北印度洋北部沿海出现极小值;在中国南海北部及附近海域出现极大值。(6分)
(3)赤道以南海域7月风能密度大,1月密度小;7月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海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风能密度大;1月该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风能密度小。(6分)
(4)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大;7月飓风出现频次多,风力大;此外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所以风能丰富。(6分)
【解析】(1)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起初向东北流动,因受到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又受到陆地轮廓影响,与南赤道暖流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
(2)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一般先总体后具体,并说明极值的分布特点。本小题还要注意:与7月相比,说出1月的分布特点。
(3)赤道以南海域7月风能密度大,冬季密度小。7月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海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风能密度大;1月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风能密度小。
(4)北印度洋7月风能资源主要来源于西南风、飓风、海陆风。
18.【参考答案】
(1)太行山东坡海拔600m以下地区因地形对夏季风的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影响植被生长;(2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自然植被多被耕地所取代,所以NDVI值较低。(2分)
(2)海拔2200m以上地区因水汽减少,降水减少;(2分)海拔升高,温度降低;(2分)土壤发育变差,土壤越来越贫瘠,(2分)植被生长力降低,NDVI值降低。
(3)太行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生长状况好,NDVI 值高;(2分)冬季寒冷干燥,植被枯黄落叶,NDVI值低。(2分)
【解析】(1)太行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高处受地形雨影响,降水较多,低处降水相对较少;低海拔山麓地区多开发为耕地,植被覆盖度下降。
(2)由材料信息“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可知,2200m以上地区降水减少,气温降低,土壤发育更差,NDVI值降低。
(3)太行山植被冬夏季差异主要是由气候季节变化造成的,所以可以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分析。
19.【参考答案】
(1)西北 正南(4分)
(2)东部沿海平原面积相对较大;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海岸线更曲折。(任答两点得4分)
(3)纬度高,夏季太阳高度角不大,气温不高;临近海洋,受海水调节作用显著,气温较低;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削弱太阳辐射,气候凉爽。(6分)
【解析】(1)国庆假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岛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南以南,正午太阳在正北。因此,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南。
(2)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分布、地势起伏、海岸线特征等方面描述,结合图示可说出南岛东部的地形特征。
(3)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地形地势、洋流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结合图示可以从纬度、海陆、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龙华高中部 2024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
指定区域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 3分,共 48分)
下图实线是某校(118°22′E,31°22′N)五层楼平面分布图(每层格局相同),教学区分布大小相等的
8m*12m的教室。据此完成 1~3题。
1.该校位于
A.季风气候区 B.盛行西风带 C.低纬度地区 D.高原山地区
2.在校园绿化中,适宜甲区域栽种的多年生植被习性特点是
A.喜阴湿 B.喜暖湿 C.喜阴干 D.喜暖干
3.该教学楼教学区设置的教室可能有
A.10个 B.20个 C.30个 D.40个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2022年 12月 9日 14时 35分,在黄海海域,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以海上热发射的方式从发射船上
点火起飞,随后将 1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有关专家介绍,热发射就是
指火箭直接从发射平台上点火起飞,冷发射是指先用发射筒之类的装置将火箭弹射出来,随后在半空中点
火起飞。据此完成 4~5题。
4.与传统陆地发射相比,海上发射的优点是
①利于国防安全 ②晴天多,能见度高,有利于发射与跟踪
③可有效解决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问题 ④可移动到赤道附近发射,降低发射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海上冷发射相比,海上热发射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包括
①火箭点火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 ②海上的高盐度、高湿度
③海面波动带来的船体摇晃 ④发射船对高温的承受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北京时间 2023年 6月 4日 6时 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乘组
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六个月,在太空见证了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据此完成 6~8题。
6.返回舱从太空下降到地面过程中,经过的大气层
A.能见度变高 B.密度变小 C.气压变大 D.气温逐渐升高
7.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柏林(13°E)的区时是
A.23:33 B.0:33 C.13:25 D.23:25
8.在这 6个月期间,下列地理事物先变大后变小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 B.地球自转速度
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 D.北京的昼长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某个月气温距平是指当月气温距多年该月平均气温的值。下图示意 2023 年 4 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
布(单位:℃)。读图完成 9~10题。

9.甲地的数值可能是
A.-0.5 B.-1.5 C.-2.5 D.-3
10.2023年 4月
A.新疆均温约为-2℃ B.东部大部地区均温高于 0℃
C.广东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D.云贵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下图示意某月某时刻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3题。
11.甲天气系统自东向西经过 N地,N地的风向变化是
A.西北风-东南风 B.西南风-东北风 C.东南风-西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12.长时间受乙天气系统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
A.地表径流丰富 B.临海风高浪急 C.大气温度降低 D.森林火灾风险大
13.M线附近
A.气流辐散 B.多连续性降水 C.易形成冷锋 D.锋线向东移动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冰雹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由于强对流而引起的剧烈降水(冰)现象。天津市降雹的季节性特征显著,
主要降雹时段集中在 4~9月,空间上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下左图示意天津市地形,右图示意 2009~
2019年天津市冰雹和大冰雹月际分布。据此完成 14~16小题。
14.冰雹多出现在一天中的
A.日出至正午 B.午后至傍晚 C.上半夜 D.下半夜
15.与天津市 6月冰雹最为频发密切相关的是
①“上暖湿、下干冷”的大气结构 ②初夏空气中水汽含量开始不断增强
③地面太阳辐射加热的增加 ④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天津市北部为冰雹天气多发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大洋环
流圈,冬季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下图示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海区 7月、1 月平均的 100m
高度风能密度等级划分。风能密度是评估风能资源重要的特征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部分海区都
拥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多年平均风能密度较大。
(1)指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6分)
(2)与 7月相比,简述图示赤道以北海域 1月风能分布特点(6分)
(3)指出图示赤道以南海域 1月、7月风能密度大小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4)从风能资源的来源角度,说明北印度洋 7月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评估植被状况的有效参数之一,它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可以较
好地表征大尺度范围内植被生长状况。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
下图示意太行山东坡植被 NDVI与海拔的关系,太行山 NDVI值冬、夏季差异较大。
(1)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 600m以下地区 NDVI值较低的原因。(4分)
(2)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 2200m以上地区 NDVI值降低的原因。(6分)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3)分析太行山 NDVI值冬、夏季差异的原因。(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3 年国庆假期间,家住武汉的小明计划前往新西兰南岛旅游。南岛是新西兰最大岛屿,南阿尔卑斯
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西南海岸多峡湾地貌。下图为新西兰南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国庆假期间南岛日出、正午时的日影朝向。(4分)
(2)与西部相比,简述南岛东部的地形特征。(4分)
(3)峡湾国家公园在当地夏季气候也比较凉爽,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YYKEogiIQBBAAQgCAwUYCAEQkAAAAAoGAAAMoAABC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