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4)(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20:36:28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年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4)·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一)
①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认定为作品,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报道和描述来看,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为形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作存在本质区别。以修图软件为例,它可利用 “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将照片或图片处理成印象派等各种绘画风格。如仅从结果来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画家绘制而成。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画作的行为相去甚远。
②绘画者即使熟知印象派的画风,也了解将普通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应当遵循的一般方法,绘制过程还是为绘画者留下了发挥空间。绘画者可以凭借自己对印象派的理解,在线条的位置、粗细和弯曲度方面作出选择,在造型、明暗、色彩等因素上进行处理,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感情。由此产生的绘画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多名绘画者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准的情况下,以同一照片或图片为基础,绘制成的印象派画作也会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名绘画者而言,如果事隔几年后要求其再次将同一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也很难绘制出与前一次画作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
(节选自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2017年发表)
(二)
①作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代表的通用型对话系统ChatGPT“表现出强大的任意任务的对话理解、复杂逻辑推理、多风格长文本生成以及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等能力,初步实现通用认知智能”。对用户所提问题或要求,会以互联网中几乎所有公开的内容为数据基础进行回应,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进一步指示生成灵活多样的新内容,个性化大大增加。这就导致其生成内容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人类的创作成果。
②近年不少论著否定“著作权法只保护人的作品”的观念,认为新的主体哲学理论断然舍弃了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究竟是谁在创作,作者为何创作都显得不再重要,应当“无问其是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本性”;独创性的判断也应当遵循客观标准,只要特定内容本身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即能为公众提供与人类作品相同的利益,就应当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而不能采用该特定内容“背后是否是人”的主观标准。换言之,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我将这一类观点统称为“独创性客观说”。
③我认为“独创性客观说”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以著名的猕猴自拍照案为例,一只猕猴抢走了摄影师的照相机并模仿摄影师的动作举着相机按快门,其拍出的照片中有一张自拍照。机缘巧合,该照片的拍摄时机与焦距都恰到好处,照片中的猕猴呲牙咧嘴,仿佛是在摆造型。该摄影师在网站上公布了该照片,并将其收入书中出版,称自己和出版社为版权人。美国一家动物保护组织为此起诉摄影师、网站和出版社,要求法院认定猕猴对该自拍照享有版权,而展示该自拍照并将其收入书中出版的行为侵害了猕猴的版权,应返还侵权所得利润。试问在此案中,法院在已经查明该自拍照为猕猴拍摄的情况下,是否应当“断然舍弃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不问该自拍照的“背后是否是人”,而是对独创性的判断遵循客观标准,强调“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呢?
④猕猴的自拍照当然不能作为摄影作品受到保护。但其原因并非该照片缺乏纯粹形式意义上的“独创性”,也不是其不属于猕猴独立劳动的产物,而是将其认定为作品并提供著作权保护会从根本上违反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即使抛开哲学意义上对人类创作的终极思考,也应当认识到各国之所以要制订著作权法,是希望通过保障作者能从他人对作品的利用中获得相应的报酬,鼓励作者进行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作品创作。作品的质量越高,市场潜力越大,他人向自己获取许可的需求就越强烈,可以取得的收益也就越多。这不仅可以促使作者本人积极投身于作品的创作,以获取更大的声誉和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对于具有创作潜力的其他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使其也愿意从事创作。通过这种激励效应,实现著作权法鼓励作品创作的立法目的。不言而喻的是,要通过著作权法规定的专有权利和保护机制达到鼓励创作的效果,关键是立法设定的鼓励对象能够理解和利用上述激励机制。猕猴当然可以被激励,但动物不可能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保护机制,更不可能利用著作权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动物当然不可能是著作权法所鼓励的对象。至于人工智能,其核心是计算机程序、算法、模型和数据库等,更不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激励”。因此,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认定为作品并提供著作权保护,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节选自王迁《再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2023年发表)
1.根据第(一)部分,2017年以前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具有 的特征。(3分)
2.根据第(二)部分,下列属于2023年作者再次撰文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新一代人工智能功能强大,生成物接近人类作品,使问题变得复杂。
B.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已具有人类智慧,不可不用法律加以约束。
C.著名的“猕猴自拍案”让人们对主体哲学理论产生疑问,需要澄清。
D.著名的“猕猴自拍案”已成为支持“独创性客观说”的最有力依据。
3.根据第(一)(二)部分的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2017年前人工智能核心是算法,而2023年前后其核心不是算法。
B.作者认为猕猴与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永远都是随机的,不是自主创造。
C.作者认为著作权法最为重要的是保护“人”的创造力,这由立法目的决定。
D.作者认为著作权法无法使猕猴和人工智能获得名利,所以不能适用于它们。
4.其他学者参与本次讨论,使用下面的事例表达观点,其观点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4分)
事例:摄影师带徒弟去郊外拍摄风景照,自己完全不动手,而指示徒弟将摄影器材安置在特定地点,让镜头对准特定方向,并告之焦距、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数值的设置以及按下快门的时机。徒弟在此过程中提出了拍摄建议,而且被摄影师所采纳,那么摄影作品也包含了徒弟的贡献。
A.因为人类为创造把人工智能当作工具,所以生成物著作权皆应属于运用工具的人类。
B.无论人工智能是否参与到创作中,其生成物能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都由人类来决定。
C.即使人工智能为著作的产生贡献了创造力,其合作生成物也不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D.如果人工智能为著作的产生贡献了创造力,其合作生成物就可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5.结合第(二)部分的②③④段,对作者反驳“独创性客观说”的有效性进行评价。(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
文本一: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和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
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不要住它了,”老人笑着说,“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
他从腰间掏出了钥匙,开了西房的门。这间房我也熟悉,门框上的红对联“白玉种蓝田百年和好”,还看得清楚。
我问:“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
“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
我向他恭喜。他照料着我安置好东西,问过我晚饭吃了没有。我告诉他:一切用不着费心。他就告辞出去了。
我点着那留在桌子上的半截红蜡烛,屋子里更是耀眼。墙上的粉纸白得发光,两只红油箱叠放在一起,箱上装饰着年轻夫妇的热烈爱情的白蛇盗灵芝草的故事,墙上挂着麒麟送子的中堂和洒金的对联,红漆门橱上是高大的立镜,镜上遮着垂璎珞的蓝花布巾。
我躺在炕上吸着烟,让奔跑一整天的身体恢复精力。想到原是冬天的夜晚,两个彼此爱慕共同上进的年轻人走进了新生活;第二年秋季,侵略者来了,年轻的丈夫推开身边的一个走了,没有回顾。
二年前,我住在这里,也曾见过那个年轻媳妇。个头矮小,但身材匀称,微微黑色的脸,低垂着眼睛。除去做饭或是洗衣服,她不常出来,对我这样的外人尤其生疏,偶尔从跟前走过,脚步都是紧迈着,斜转着脸,用右手抚摩着那长长的柔软的头发。
那时候,虽是丈夫去打仗了,我看她对针线还是有兴趣的,有时候女孩子们来找她出去,她常常拿出一两件绣花的样子给她们看。
然而,她现在出去了,扔下那些绣花布……她的生活该是怎样地变化着呢?
一九四一年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投宿》,有删改)
文本二:
敌人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草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姑娘的脸惨白惨白的。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女才镇静下来说:
“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
“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苇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
“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子,“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
“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她这个小姑子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凄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苇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人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苇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快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
“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
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儿,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长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
“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去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芦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中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话,既是因为“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又接了媳妇出去学习,也是因为把“我”当成自己人。
B.文本一中写年轻媳妇做饭、洗衣服,对针线有兴趣,以及绣花布等内容,显示了她是千万普通劳动妇女中的一员。
C.文本二中“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是因为“我”这身着装让她们误以为“我”是敌人。
D.文本二中妇人说“这里靠不住”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四面八方是枪声”,“我”是军人,且只是“一个人”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写“白蛇盗灵芝草”和“麒麟送子”等装饰,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凸显年轻媳妇出去学习的难能可贵。
B.文本二中的“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既是写具体的芦苇,也写出了景这样的普通姑娘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能安定自己。
C.两则文本风格相近,均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积极向上的抗日军民形象,都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言简意丰,意味隽永。
D.两则文本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让人有亲切感和代入感,既可以帮助表达感情态度,还能更好地调动读者参与二度创作。
8.《投宿》中的老人和《芦苇》中的嫂子都是文中的次要人物。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们的作用。
(4分)
9.孙犁曾说:“我们愿意看到令人充满希望的东西,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鸟叫;不愿意去接近悲惨的东西。”这体现了孙犁的创作理念。请简要阐述该理念在两则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
B.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中的“苟”意思相同。
C.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D.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使用刑罚格外慎重,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
B.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
C.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14.对“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①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①痤(yì),埋葬;铭,一种文体。庾信有《痤花铭》,悼念之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貌似简单,但用意颇深。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勾勒出抒情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情绪。
B.“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词人借酒浇愁、希望梦中能与佳人相见,但却梦到莺啼。此举在李白、李商隐等人的诗中亦常见。
C.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意蕴深邃。
D.这首词幽深细腻,质朴淡雅,情真意切,不事雕琢,于温柔之中时见丽句,颇具特色。
16.请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 ”一句描写出作者与朋友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自由飘荡的状态,“ ”一句描写出作者感觉像凌风而行的状态。
(2)古人喜用高洁之物喻高洁之品行,如梅兰竹菊等。屈原的《离骚》中便有大量体现,如“ , ”就出现了荷花这一典型意象。
(3)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语》中孔子的择师标准和《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分别是“ ”和“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1)面对浩瀚天空,我们的先人认为那里除了点点星光,可能空无一物, ①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太空其实并不空,而是充满了等离子体、宇宙射线、电磁场等物质,存在各种复杂的物理现象。随着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人类开始进入并利用太空,太空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越发紧密。就像人们需要根据日常天气预报安排生产生活一样,为了规避太空灾害、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太空, ② ,及时监测太空环境并准确预测其变化规律。
(2)人们很早就发现太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源源不断地往外喷发物质和能量,时而平缓、时而猛烈。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此起彼伏,所引发的太阳风暴不断搅动着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在太空中产生各种各样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空间天气。太阳打个喷嚏,包括地球在内的各大行星就得“感冒”。一般而言, ③ :大幅增强的X射线、紫外射线将以光速轰击地球,8分多钟后即可导致大气电离率增强,引发电离层的剧烈扰动;太阳高能粒子将在几小时之后到达地球附近,极大影响在地球周围运行的航天器安全;上百亿吨的等离子体从太阳表面以每秒上千公里的速度抛出,形成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将在几天内到达地球,引起近地空间各种环境要素的剧烈扰动。
18.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C.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D.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好像一把标尺,彰显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各处最多不超过16个字。(6分)
20.请结合以上片段,对“空间天气”下定义,不超过40字。(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21.与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两家主题商店里游人如织,印有鲁迅作品名的铅笔袋、印有鲁迅手绘小说封面的明信片、鲁迅名言贴纸等文创产品“潮”起来了。
B.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
C.博物馆是“活化”的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D.“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
2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修辞格的构成及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摆渡人原指用船把人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引申为把一个人从伤心痛苦中解救出来,有过交集却不会走到一起的人。
谁是你人生中的“摆渡人”?是生活中无微不至关心着你的父母?是在讲台上为你传道解惑的师长?还是孤寂时聆听心声的挚友?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战“疫”时期,感动过心灵的人或事?亦或就是你自己?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围绕材料,结合自身体验,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山东省2024年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4)·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一)
①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认定为作品,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报道和描述来看,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为形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作存在本质区别。以修图软件为例,它可利用 “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将照片或图片处理成印象派等各种绘画风格。如仅从结果来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画家绘制而成。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画作的行为相去甚远。
②绘画者即使熟知印象派的画风,也了解将普通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应当遵循的一般方法,绘制过程还是为绘画者留下了发挥空间。绘画者可以凭借自己对印象派的理解,在线条的位置、粗细和弯曲度方面作出选择,在造型、明暗、色彩等因素上进行处理,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感情。由此产生的绘画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多名绘画者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准的情况下,以同一照片或图片为基础,绘制成的印象派画作也会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名绘画者而言,如果事隔几年后要求其再次将同一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也很难绘制出与前一次画作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
(节选自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2017年发表)
(二)
①作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代表的通用型对话系统ChatGPT“表现出强大的任意任务的对话理解、复杂逻辑推理、多风格长文本生成以及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等能力,初步实现通用认知智能”。对用户所提问题或要求,会以互联网中几乎所有公开的内容为数据基础进行回应,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进一步指示生成灵活多样的新内容,个性化大大增加。这就导致其生成内容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人类的创作成果。
②近年不少论著否定“著作权法只保护人的作品”的观念,认为新的主体哲学理论断然舍弃了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究竟是谁在创作,作者为何创作都显得不再重要,应当“无问其是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本性”;独创性的判断也应当遵循客观标准,只要特定内容本身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即能为公众提供与人类作品相同的利益,就应当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而不能采用该特定内容“背后是否是人”的主观标准。换言之,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我将这一类观点统称为“独创性客观说”。
③我认为“独创性客观说”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以著名的猕猴自拍照案为例,一只猕猴抢走了摄影师的照相机并模仿摄影师的动作举着相机按快门,其拍出的照片中有一张自拍照。机缘巧合,该照片的拍摄时机与焦距都恰到好处,照片中的猕猴呲牙咧嘴,仿佛是在摆造型。该摄影师在网站上公布了该照片,并将其收入书中出版,称自己和出版社为版权人。美国一家动物保护组织为此起诉摄影师、网站和出版社,要求法院认定猕猴对该自拍照享有版权,而展示该自拍照并将其收入书中出版的行为侵害了猕猴的版权,应返还侵权所得利润。试问在此案中,法院在已经查明该自拍照为猕猴拍摄的情况下,是否应当“断然舍弃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不问该自拍照的“背后是否是人”,而是对独创性的判断遵循客观标准,强调“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呢?
④猕猴的自拍照当然不能作为摄影作品受到保护。但其原因并非该照片缺乏纯粹形式意义上的“独创性”,也不是其不属于猕猴独立劳动的产物,而是将其认定为作品并提供著作权保护会从根本上违反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即使抛开哲学意义上对人类创作的终极思考,也应当认识到各国之所以要制订著作权法,是希望通过保障作者能从他人对作品的利用中获得相应的报酬,鼓励作者进行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作品创作。作品的质量越高,市场潜力越大,他人向自己获取许可的需求就越强烈,可以取得的收益也就越多。这不仅可以促使作者本人积极投身于作品的创作,以获取更大的声誉和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对于具有创作潜力的其他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使其也愿意从事创作。通过这种激励效应,实现著作权法鼓励作品创作的立法目的。不言而喻的是,要通过著作权法规定的专有权利和保护机制达到鼓励创作的效果,关键是立法设定的鼓励对象能够理解和利用上述激励机制。猕猴当然可以被激励,但动物不可能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保护机制,更不可能利用著作权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动物当然不可能是著作权法所鼓励的对象。至于人工智能,其核心是计算机程序、算法、模型和数据库等,更不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激励”。因此,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认定为作品并提供著作权保护,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节选自王迁《再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2023年发表)
1.根据第(一)部分,2017年以前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具有 的特征。(3分)
【答案】缺少个性化、每次生成都雷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结合“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画作的行为相去甚远”可知,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特征应与绘画者的绘画相对。
再结合“……由此产生的绘画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很难绘制出与前一次画作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可抓住“个性化”“很难完全相同”的特点进行作答,即2017年以前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具有“缺少个性化、每次生成都雷同”的特征。
2.根据第(二)部分,下列属于2023年作者再次撰文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新一代人工智能功能强大,生成物接近人类作品,使问题变得复杂。
B.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已具有人类智慧,不可不用法律加以约束。
C.著名的“猕猴自拍案”让人们对主体哲学理论产生疑问,需要澄清。
D.著名的“猕猴自拍案”已成为支持“独创性客观说”的最有力依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已具有人类智慧,不可不用法律加以约束”错误,原文只说ChatGPT“表现出强大的任意任务的对话理解、复杂逻辑推理、多风格长文本生成以及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等能力,初步实现通用认知智能”,并未说其“已具有人类智慧”;且材料是讨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问题,并未说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不可不用法律加以约束。
C.“让人们对主体哲学理论产生疑问”错误,“近年不少论著否定‘著作权法只保护人的作品’ 的观念,认为新的主体哲学理论断然舍弃了以自然人作者为中心的创作观”并不说明“人们对主体哲学理论产生疑问”。
D.“已成为支持‘ 独创性客观说’的最有力依据”错误,结合“我认为‘ 独创性客观说’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以著名的猕猴自拍照案为例……”可知,作者举著名的“猕猴自拍案”这个例子,恰恰是为了证明“独创性客观说”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故选A。
3.根据第(一)(二)部分的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2017年前人工智能核心是算法,而2023年前后其核心不是算法。
B.作者认为猕猴与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永远都是随机的,不是自主创造。
C.作者认为著作权法最为重要的是保护“人”的创造力,这由立法目的决定。
D.作者认为著作权法无法使猕猴和人工智能获得名利,所以不能适用于它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中的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A.“2017年前人工智能核心是算法,而2023年前后其核心不是算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至于人工智能,其核心是计算机程序、算法、模型和数据库等”,可见“2023年前后其核心不是算法”说法错误;而且材料中为提及2017年前人工智能核心是什么。
B.“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永远都是随机的”错误。结合“ 多名绘画者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准的情况下,以同一照片或图片为基础,绘制成的印象派画作也会存在差异。即使对同一名绘画者而言,如果事隔几年后要求其再次将同一照片或图片绘制成印象派画作,也很难绘制出与前一次画作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可知,反倒是人类的画作不会完全相同,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每次都是雷同。
D.“作者认为著作权法无法使猕猴和人工智能获得名利”错误,结合“猕猴当然可以被激励,但动物不可能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保护机制,更不可能利用著作权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动物当然不可能是著作权法所鼓励的对象”可知,应是猕猴和人工智能不可能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著作权法无法使猕猴和人工智能获得名利”。
故选C。
4.其他学者参与本次讨论,使用下面的事例表达观点,其观点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4分)
事例:摄影师带徒弟去郊外拍摄风景照,自己完全不动手,而指示徒弟将摄影器材安置在特定地点,让镜头对准特定方向,并告之焦距、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数值的设置以及按下快门的时机。徒弟在此过程中提出了拍摄建议,而且被摄影师所采纳,那么摄影作品也包含了徒弟的贡献。
A.因为人类为创造把人工智能当作工具,所以生成物著作权皆应属于运用工具的人类。
B.无论人工智能是否参与到创作中,其生成物能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都由人类来决定。
C.即使人工智能为著作的产生贡献了创造力,其合作生成物也不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D.如果人工智能为著作的产生贡献了创造力,其合作生成物就可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按照事例表达的观点“那么摄影作品也包含了徒弟的贡献”可知,作品如果包含了人工智能的贡献,其合作生成物就可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故选D。
5.结合第(二)部分的②③④段,对作者反驳“独创性客观说”的有效性进行评价。(6分)
【答案】作者的反驳是有效的。首先,作者的反驳很有针对性,即针对“独创性客观说”的立论前提进行反驳,其立论前提是依据主体哲学理论将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由人扩展到“非人”,由“人的创造力”扩展到了“创造力本身”。接着,作者并未纠缠于此,而是以对“猕猴自拍案”为例,重在辩证分析,他没有否定猕猴具有智力和某些独创性,但马上追问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即当初为何要以“人”为保护对象,这种溯源式追问到“前提”的“前提”,即对著作权法立法之根的理解。从立法目的上进行驳斥,等同于认为“独创性客观说”连著作权法本身都没有理解准确,怎么能够运用此法来维护自身观点呢?因此,作者的反驳有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结合“我认为‘独创性客观说’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以著名的猕猴自拍照案为例……不问该自拍照的‘背后是否是人’,而是对独创性的判断遵循客观标准,强调‘著作权保护的应是创造力本身,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创造力’呢”可知,首先,作者的反驳很有针对性,即针对“独创性客观说” 的立论前提进行反驳,其立论前提是依据主体 哲学理论将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由人扩展到 “非人”,由“人的创造力”扩展到了“创造力本身”。
结合“而是将其认定为作品并提供著作权保护会从根本上违反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即使抛开哲学意义上对人类创作的终极思考,也应当认识到各国之所以要制订著作权法,是希望通过保障作者能从他人对作品的利用中获得相应的报酬,鼓励作者进行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作品创作……”可知,接着,作者并未纠缠于此,而是以对“猕猴自拍案”为例,重在辩证分析,他没有否定猕猴具有智力和某些独创性,但马上追问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即当初为何要以“人”为保护对象,这种溯源式追问到“前提”的“前提”,即对著作权法立法之根的理解。从立法目的上进行驳斥,等同于认为“独创性客观说”连著作权法本身都没有理解准确,怎么能够运用此法来维护自身观点呢 因此,作者的反驳有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
文本一: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和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
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不要住它了,”老人笑着说,“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
他从腰间掏出了钥匙,开了西房的门。这间房我也熟悉,门框上的红对联“白玉种蓝田百年和好”,还看得清楚。
我问:“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
“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
我向他恭喜。他照料着我安置好东西,问过我晚饭吃了没有。我告诉他:一切用不着费心。他就告辞出去了。
我点着那留在桌子上的半截红蜡烛,屋子里更是耀眼。墙上的粉纸白得发光,两只红油箱叠放在一起,箱上装饰着年轻夫妇的热烈爱情的白蛇盗灵芝草的故事,墙上挂着麒麟送子的中堂和洒金的对联,红漆门橱上是高大的立镜,镜上遮着垂璎珞的蓝花布巾。
我躺在炕上吸着烟,让奔跑一整天的身体恢复精力。想到原是冬天的夜晚,两个彼此爱慕共同上进的年轻人走进了新生活;第二年秋季,侵略者来了,年轻的丈夫推开身边的一个走了,没有回顾。
二年前,我住在这里,也曾见过那个年轻媳妇。个头矮小,但身材匀称,微微黑色的脸,低垂着眼睛。除去做饭或是洗衣服,她不常出来,对我这样的外人尤其生疏,偶尔从跟前走过,脚步都是紧迈着,斜转着脸,用右手抚摩着那长长的柔软的头发。
那时候,虽是丈夫去打仗了,我看她对针线还是有兴趣的,有时候女孩子们来找她出去,她常常拿出一两件绣花的样子给她们看。
然而,她现在出去了,扔下那些绣花布……她的生活该是怎样地变化着呢?
一九四一年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投宿》,有删改)
文本二:
敌人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草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姑娘的脸惨白惨白的。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女才镇静下来说:
“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
“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苇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
“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子,“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
“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她这个小姑子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凄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苇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人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苇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快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
“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
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儿,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长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
“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去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芦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中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话,既是因为“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又接了媳妇出去学习,也是因为把“我”当成自己人。
B.文本一中写年轻媳妇做饭、洗衣服,对针线有兴趣,以及绣花布等内容,显示了她是千万普通劳动妇女中的一员。
C.文本二中“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是因为“我”这身着装让她们误以为“我”是敌人。
D.文本二中妇人说“这里靠不住”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四面八方是枪声”,“我”是军人,且只是“一个人”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
C.“是因为‘我’这身着装让她们误以为‘我’是敌人”错误,由原文“‘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儿,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长大的白衬衫出来……”可知,她们被惊吓到,是因为“白布西式衬衫”容易暴露“我”的身份,情势如此危险,“我”竟然没有换装。
故选C。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写“白蛇盗灵芝草”和“麒麟送子”等装饰,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凸显年轻媳妇出去学习的难能可贵。
B.文本二中的“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既是写具体的芦苇,也写出了景这样的普通姑娘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能安定自己。
C.两则文本风格相近,均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积极向上的抗日军民形象,都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言简意丰,意味隽永。
D.两则文本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让人有亲切感和代入感,既可以帮助表达感情态度,还能更好地调动读者参与二度创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A.“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错误,写“白蛇盗灵芝草”和“麒麟送子”,并非为了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白蛇盗灵芝草”表现的是“年轻夫妇的热烈爱情”,“麒麟送子”表达的是对新家庭添丁添口的祝福,这些都传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
故选A。
8.《投宿》中的老人和《芦苇》中的嫂子都是文中的次要人物。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们的作用。
(4分)
【答案】①衬托主要人物。比如,用老人的开明和对晚辈工作的支持正衬媳妇出去学习做法的积极向上;用嫂子衬托景的冷静和坚定。
②构成了主要人物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老人和嫂子分别是年轻媳妇和景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我”和嫂子的对话及嫂子和景的对话,使整个故事呈现出连贯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可知,用老人的开明和对晚辈工作的支持正衬媳妇出去学习做法的积极向上。
由原文“‘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可知,用嫂子衬托景的冷静和坚定。
由原文“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子”可知,构成了主要人物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老人和嫂子分别是年轻媳妇和景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由原文“我问:‘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可知,次要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9.孙犁曾说:“我们愿意看到令人充满希望的东西,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鸟叫;不愿意去接近悲惨的东西。”这体现了孙犁的创作理念。请简要阐述该理念在两则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答案】①文本没有写年轻媳妇与丈夫分别的痛苦和无奈,也没有写姑嫂二人在战乱中避难的悲苦凄惶,而是凸显她们开始觉醒和进步,给人希望;
②文本没有展示悲惨的环境,比如残垣断壁、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等,而是呈现家人亲切、家园可爱,如姑嫂情深、老人为孩子骄傲等,呈现了朴素而又深厚的亲情,给人温暖和希望;
③文本没有呈现战争带来的艰难困苦,没有描绘惨烈血腥的战斗画面,没有传递痛苦、绝望和仇恨等灰暗情感,而是赞美军民互助、军民同心等情感,传递出抗战胜利的希望,例如景对“我”的无条件信任和帮助,老人把“我”当自己人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和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由原文“‘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可知,文本没有写年轻媳妇与丈夫分别的痛苦和无奈,也没有写姑嫂二人在战乱中避难的悲苦凄惶,而是凸显她们开始觉醒和进步,给人希望;
由原文“‘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子,‘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可知,文本没有展示悲惨的环境,而是呈现家人亲切、家园可爱,如姑嫂情深、老人为孩子骄傲等,呈现了朴素而又深厚的亲情,给人温暖和希望;
由原文“‘不要住它了,’老人笑着说,‘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她看看我的衣服:‘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可知,文本没有呈现战争带来的艰难困苦,没有描绘惨烈血腥的战斗画面,没有传递痛苦、绝望和仇恨等灰暗情感,而是赞美军民互助、军民同心等情感,传递出抗战胜利的希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答案】BD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人说:罪大恶极的人,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来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
“恶极”与“罪大”结构相同,为并列成分,在此处作主语,为强调主语的特殊地位,在主语后停顿,故在B处断开。
“小人”是句子的宾语,故与“诚”之间不能断开;“矣”,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故在D处断开。
“以”,表目的,“临之”是“施恩德”的目的,“以”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可使”后省略宾语“他”,与下句语义关联,应断在下句。故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录囚徒,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讯察复核囚徒的罪状,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
B.苟,苟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中的“苟”意思相同。
C.贼,伤害,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D.乌,文中作疑问词,何,哪里,与成语“乌合之众”中的“乌”意义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不愿苟且偷生。/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C. “意思相同”错误。贼,文中用作动词,引申为窥测。/伤害。句意: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
D.正确。乌,哪里。/像乌鸦一样。句意: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故选C。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太宗认同魏征的王政理念,宽厚仁慈,使用刑罚格外慎重,因此出现了贞观四年极少人被判处死刑和贞观六年纵囚返家的佳话。
B.视死如归是连恪守信义的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但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欧阳修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合人情的。
C.材料二认为,虽然太宗施政六年没能使恶人不犯重罪,但纵囚之举却感化了他们,使他们重拾信义,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背圣人常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此举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错误。根据材料二“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做到了,作者用“此岂近于人情哉”反问,实际是作者所批驳的荒谬之处,而非“体现了太宗施恩德的成效”。
故选C。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答案】(1)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期”,期限;“诣”,到;“后”,晚到、晚回;“嘉”,赞扬,赞赏。
(2)“是以”,因此、所以;“本”,依据;“逆”,违背;“干”,求取、钓取、沽取。
14.对“太宗纵囚”一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不同。材料一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太宗宽仁治天下的典型事例。材料二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不合圣人常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选自《新唐书》,根据“然其天姿仁恕”“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可知,本段内容是对太宗用宽和仁厚治理天下的治国理念的称颂,本段借“纵囚”一事,是为了表现唐太宗的仁爱宽容。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意为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可知,欧阳修对于“纵囚”一事持批判态度,认为“纵囚”不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不符合圣人治理理念,是太宗用来求取美名的手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
材料二: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统治他,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①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①痤(yì),埋葬;铭,一种文体。庾信有《痤花铭》,悼念之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貌似简单,但用意颇深。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勾勒出抒情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情绪。
B.“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词人借酒浇愁、希望梦中能与佳人相见,但却梦到莺啼。此举在李白、李商隐等人的诗中亦常见。
C.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意蕴深邃。
D.这首词幽深细腻,质朴淡雅,情真意切,不事雕琢,于温柔之中时见丽句,颇具特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但却梦到莺啼”错误。词中“交加晓梦啼莺”描写了清晨黄莺的啼叫声,惊醒了我纷乱的梦境,表达了怅恨之情。所以不是梦到莺啼,而是晓梦被莺啼打断。
故选B。
16.请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6分)
【答案】①侧面烘托。不正面写佳人,而是写黄蜂频扑,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
②虚实结合。“黄蜂频扑”是实写,“有当时、纤手香凝”是虚写,将当时黄蜂与昔日场景连接。
③联想、想象。词人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想“香凝”,大胆奇特,表现对佳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④情景交融。既有景,又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秋千仍在,佳人已去,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侧面烘托,以蜜蜂频频扑向佳人荡过的秋千,想到女子留下的香气,表现女子当年活泼可爱的形象,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
虚实结合,“黄蜂”句是实写,绘声绘形,“纤手”句是飞腾的想象,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它超越了时间、空间,将当时黄蜂与昔日场景连接,但却表达了极为深挚的感情。
运用联想想象,见秋千而思纤手,见黄蜂频扑而想象余香尚凝,大胆奇特的联想和想象,从侧面烘托出对爱人的情之痴、情之深,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情景交融。“黄蜂”二句既有景,又有情,形成完美的意境。游赏林亭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秋千仍在,佳人已去,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 ”一句描写出作者与朋友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自由飘荡的状态,“ ”一句描写出作者感觉像凌风而行的状态。
(2)古人喜用高洁之物喻高洁之品行,如梅兰竹菊等。屈原的《离骚》中便有大量体现,如“ , ”就出现了荷花这一典型意象。
(3)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语》中孔子的择师标准和《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分别是“ ”和“ ”。
【答案】 (1)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诲人不倦 道之所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片的能力。
(1)领悟名句和关键字词含义;(2)圈点强记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3)边诵边写;(4)规范书写,做到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5)看清默写要求和句中提示的关键词。(1)依据“作者与朋友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自由飘荡”“描写出作者感觉像凌风而行的状态”,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用高洁之物喻高洁之品行”“出现了荷花这一典型意象”,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论语》中孔子的择师标准”“《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容易推知答案。易错字:凌、冯、芰、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1)面对浩瀚天空,我们的先人认为那里除了点点星光,可能空无一物, ①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太空其实并不空,而是充满了等离子体、宇宙射线、电磁场等物质,存在各种复杂的物理现象。随着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人类开始进入并利用太空,太空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越发紧密。就像人们需要根据日常天气预报安排生产生活一样,为了规避太空灾害、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太空, ② ,及时监测太空环境并准确预测其变化规律。
(2)人们很早就发现太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源源不断地往外喷发物质和能量,时而平缓、时而猛烈。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此起彼伏,所引发的太阳风暴不断搅动着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在太空中产生各种各样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空间天气。太阳打个喷嚏,包括地球在内的各大行星就得“感冒”。一般而言, ③ :大幅增强的X射线、紫外射线将以光速轰击地球,8分多钟后即可导致大气电离率增强,引发电离层的剧烈扰动;太阳高能粒子将在几小时之后到达地球附近,极大影响在地球周围运行的航天器安全;上百亿吨的等离子体从太阳表面以每秒上千公里的速度抛出,形成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将在几天内到达地球,引起近地空间各种环境要素的剧烈扰动。
18.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C.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D.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好像一把标尺,彰显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中“打个喷嚏”“感冒”,运用了拟人手法。
A.“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手法,用听觉(歌声)写嗅觉(荷香)。
B.“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晚风以人的情态动作。
C.“李公仆”运用的是借代手法。
D.“好像一把标尺”运用的是比喻手法。
故选B。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各处最多不超过16个字。(6分)
【答案】①因此称之为太空 ;
②人们也迫切需要太空天气预报 ;
③太阳活动会给地球空间带来三轮打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原文“可能空无一物”“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太空其实并不空”可知,这里体现的应是古人对于太空“空”的认识,故可填“因此称之为太空”。
第二空,根据原文所讲的目的“为了规避太空灾害、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太空”以及“及时监测太空环境并准确预测其变化规律”可知,此处讲的是预测太空环境变化的机制,故可填“人们也迫切需要太空天气预报”。
第三空,此处为后面内容的总领句,根据原文三个分号组成的并列内容“大幅增强的X射线、紫外射线将以光速轰击地球,8分多钟后即可导致大气电离率增强,引发电离层的剧烈扰动;太阳高能粒子将在几小时之后到达地球附近,极大影响在地球周围运行的航天器安全;上百亿吨的等离子体从太阳表面以每秒上千公里的速度抛出,形成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将在几天内到达地球,引起近地空间各种环境要素的剧烈扰动”可知,此处表现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三重伤害,故可填“太阳活动会给地球空间带来三轮打击”。
20.请结合以上片段,对“空间天气”下定义,不超过40字。(3分)
【答案】空间天气是太阳风暴搅动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太空中短时间尺度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
原文对应信息是“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此起彼伏,所引发的太阳风暴不断搅动着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在太空中产生各种各样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空间天气”。
首先找到“空间天气”的属概念,结合“在太空中产生各种各样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空间天气”可知其属概念是“太空中短时间尺度变化”。
再看种概念,结合“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此起彼伏,所引发的太阳风暴不断搅动着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可知,引发空间天气的原因是“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所引发的太阳风暴”;可直接概括为“太阳风暴”;“搅动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
由此可总结出:空间天气是太阳风暴搅动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太空中短时间尺度变化。
注意不要超过4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21.与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两家主题商店里游人如织,印有鲁迅作品名的铅笔袋、印有鲁迅手绘小说封面的明信片、鲁迅名言贴纸等文创产品“潮”起来了。
B.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
C.博物馆是“活化”的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D.“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横画线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A.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B.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C.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D.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的称谓。
故选C。
2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使用修辞格的构成及表达效果。(6分)
【答案】画波浪线句使用了比喻(博喻、暗喻)修辞格。本体是博物馆,喻体有四个,分别是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喻体贴近生活,有利于人们理解博物馆的作用;由文物到文化,由“记录” “保存”到“解码”,层层深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中,把博物馆比作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所以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博物馆”,喻体“保存者、记录者、存储卡、解码器”,一个本体,多个喻体,属于博喻手法,比喻词是“是”,是暗喻。该比喻利用本体喻体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博物馆由文物到文化,由“记录”“保存”到“解码”的情况,在内容上层层深入;同时,喻体贴近生活,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博物馆的作用。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摆渡人原指用船把人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引申为把一个人从伤心痛苦中解救出来,有过交集却不会走到一起的人。
谁是你人生中的“摆渡人”?是生活中无微不至关心着你的父母?是在讲台上为你传道解惑的师长?还是孤寂时聆听心声的挚友?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战“疫”时期,感动过心灵的人或事?亦或就是你自己?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围绕材料,结合自身体验,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做自己的摆渡人
近日,一部名为《摆渡人》的电影正在热播,仅是咀嚼这名字,便觉回味无穷。
人生无疑会遇到许多迷津,是与同样陷入迷津的人一样束手等待摆渡人前来渡你,还是自己扎个木筏,做自己的摆渡人?
我更愿意做自己的摆渡人。因为人一生在很多时候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坠入谷底、陷入迷茫时,更是只觉“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 无边无际无着落”。
被贬至黄州的苏轼就陷入了这么一个境地。从前的自己才高八斗,不可一世,是众人目光的焦点;而今的自己,一朝被诬,身陷囹圄,亲朋无一字,回顾心茫然。他也曾想要人指引他,也曾寄信给同病相怜的友人以求安慰,可这显然都无用处。几经风雨,他终于平静下来,沉心一处,反思自我,通览儒、道、释三学,并从中寻找全新的价值观,终于“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他扎出了属于自己的木筏,悠然驶出人生迷津,也驶出了心灵的迷津。
正是这样,只有做自己的摆渡人,才能让自己免于陷入焦灼的等待和无尽的苦闷之中,收获坦然的心境。
而今,许多人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成功学类书籍淹没了一个个企图从他人的成功之路上获得前进方向的年轻人。殊不知,别人扎出来的木筏,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不一定适合你。更何况去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在沙漠中最忌讳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因为被踩过的沙子,往往更加松散难行。
由此看来,做自己的摆渡人不只重要,更是必要的。一个人总要成长,总要承担,踩着别人的脚印是不会成长起来、走向成熟的。
然而,要做出这么一个决定也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过人的胆识,不论迷津多深,也不惧落水;需要自信与智慧,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扎出一个能抵挡风浪的坚固的木筏;需要实战的毅力,无论过程多么艰险,也永不放弃。
“我习惯了在绝望的境遇中寻找最美的风景。”几米如是说,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迷惘,总会彷徨。我们每个人都如蝼蚁般细微渺小,但我们的征途却是星辰大海,满怀谦卑却也雄心万丈,打马而过人生几十年,生活这杯苦咖啡还得自己来加糖。学会在人生旅途中寻找自己,做自己心中的太阳,暖心向阳,无畏悲伤,跌跌撞撞地成长,变得坚强。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勇敢前行,做自己生命的摆渡人。
“生命中所有的路口,绝不是尽头。”《摆渡人》主题曲中如是唱道。走吧,乘着自己的木筏,做自己的摆渡人,无惧迷茫,无惧风浪,渡过每一个迷津,让我们寻求自我,轻嗅彼岸的花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摆渡人”“解救”。我们首先要明确其寓意,根据材料第一段可知,“摆渡人”是两方之间的协调和媒介,能够带给人们温暖与希望的、具有正能量的人或事。“摆渡”可以指具体的人和事,如“船只”“区间车”,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学习的传授者”“朋友的心灵慰籍”“陪伴的亲人”“自我强大的心灵”。“解救”是将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给人方向和希望。“摆渡自我或他人”需要力量与勇气,需要选择与舍弃,需要担当与责任;“摆渡”的意义在于奉献自我的同时也在成就自我。这正是“解救”的关键所在。第二段列举了很多可能成为“摆渡人”的人或事,“摆渡人”是无私的、心怀大爱的、善良的,用自己去温暖身旁的人,照亮这个社会的人。引导考生思索谁是自己人生中的“摆渡人”,打开思路。
从“触动和思考”“结合自身体验”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生活中有无数摆渡他人,或被他人“摆渡”的事例,记叙文写自我或他人的事例,要体现出自我情感的触动,“我”的所思所感,考生需要有发现美好,感动人生,感恩社会的心。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据典型。散文要形散神聚。总之要扣住“摆渡”含义的范围,避免偏题或套作。
立意:
1.老师是青春的摆渡人,帮助学生摆脱困惑与迷茫。
2.父母是儿女的摆渡人,用爱和善意教儿女成长。
3.人要学会长大,做自己生命的摆渡人。
4.朋友是自己的摆渡人,时刻关心自己,激励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