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学案 (含答案)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学案 (含答案)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3 2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总体概述
起止时间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知识线索 主要叙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
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分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生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和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知识构建
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但此时的新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经济 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摧毁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获得解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军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民族关系 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思维导图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22版课程标准: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1.准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及地点 1949年9月,北平
目的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主要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5)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标志:开国大典
(1)时间及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2)经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奏代国歌、放礼炮(54门礼炮齐鸣28响)—阅兵仪式、群众游行。
(3)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统一大业: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思维点拨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意味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考点2 抗美援朝(5年1考)
2022版课程标准: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背景 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武装干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概况 (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领导下开赴朝鲜战场。 (2)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争双方 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美国:“联合国军”
英雄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意义 (1)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考点3 土地改革
2022版课程标准: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时间 1950—1952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地点 新解放区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 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易混警示 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之前,实行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改革之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前后都是土地私有制,两者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剥削。
探究 人民政权的巩固
材料一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摘自1950年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面对“侵略”中国政府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并简述这一行动的目的。
提示 行动:抗美援朝。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2)在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提示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时空观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
时期 土地政策 历史意义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 耕者有其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巩固新生政权,促进农业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1.(2022·广州)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队缴获的美七师三十一团团旗和南朝鲜首都师白虎团团旗,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这两件文物相关的历史是(  )
    
           三十一团团旗      白虎团团旗
A.甲午战败,危机加剧 B.百团大战,战果辉煌
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队缴获的美七师三十一团团旗和南朝鲜首都师白虎团团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史实,故D项正确;甲午战败,危机加剧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百团大战,战果辉煌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排除B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
2.(2020·广东)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 710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根据“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可判断其捐献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故B项正确。
3.(2018·深圳)下列事件中,为我国“一五”计划顺利实施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项正确。
4.(2023·眉山)下图是《人民日报》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拥护 B.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1949年9月29日”可知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广告,材料“可按市价九五折”表明这个公司对新政权的拥护,A项正确;有限公司不是个体私营企业,材料也不能反映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
5.(2023·烟台)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涉及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题干所反映的是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23·滨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改造再到农村改革三部曲。这一系列自我调整是为了(  )
A.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具体国情,我国不断调整农村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项正确;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排除A项;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排除C项。
7.(2022·山西)《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结果 D.性质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可推断这描述的是土地改革的结果,即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翻身获得解放,也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土地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排除A、B项;土地改革具有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