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机械运动》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讲义PPT)(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讲义PPT)(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23: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3.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会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长度和时
间的测量工具和发展过程。
2.通过实际操作,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
AB长还是CD长?
中心的圆哪个面积大
思考:感觉可靠吗?
一、情景导入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工具:
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皮尺、三角尺等。若需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则需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
(1)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和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①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②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③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体现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2)会选: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的量程和分度值,再选择满足测量
要求的刻度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3)会放
③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与待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
①使刻度尺的零刻线或
某一整刻线对准被测
物体的起始端;
②使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
紧贴待测物体;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5)会读:读数时,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6)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题型一 长度的估测
典例1.小明上完长度的测量这一章节后,就想试试自己是否会估算日常生活中常见 物体的长度,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他估算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7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B
方法归纳 
熟记举例,做判断
(1)熟记一些常见值;
(2)将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熟悉的单位,然后以熟悉物体为标准,判断各估测数据是否符合实际。
题型二 刻度尺的选择
典例2.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1mm的三角板
B.分度值是1cm,长1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mm,长2m的钢卷尺
D.分度值是1mm,长10m的皮卷尺
B
方法归纳 
选择刻度尺时需注意
(1)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并非分度值越小越好;
(2)测量中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所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最好大于被测长度。
题型三 刻度尺的使用
典例3.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D
典例4.在测量木块的长度时,如图所示各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
题型三 刻度尺的使用
方法归纳 
正确使用刻度尺
(1)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2)刻度尺边缘与被测物体平行;
(3)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测量结果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当堂练习 
1.下列长度估测,不合理的是(  )
A.教室的高度约3m B.一次性医用口罩长约18mm
C.厨房灶台高度约8dm D.普通牙刷长约20cm
B
2.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______________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
1mm
1.60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
1.常用的计时工具:(1)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燃香、脉搏等;
(2)现代:钟、表、停表等,电脑、电视、计算器、手机等也有时间显示装置。
2.机械停表
(1)认识停表
如图,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一个小表盘,秒针在大表盘上转动,分针在小表盘上转动。顶上有两个按钮,左侧按钮是开始计时和停止计时,右侧按钮的作用是使指针归零。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
(2)正确使用停表
一调:先调零。按动归零按钮,使停表的指针指在“0”刻度处。
二按:按动停表的启动(暂停)按钮开始计时。
三停:计时结束时,再按动停表的暂停(启动)按钮。
四读:读出停表上指针对应的时间值。
(3)停表的读数
小表盘上的分钟数加上大表盘上的秒数即为计时时间。如上图中小表盘中指针转一周为30min,一小格为1min,大表盘指针转一周为60s(即为1min),一个为1s,一小格为0.2s。现小表盘指针为18min,大表盘指针为36s,故停表读数为18min36s或1116s。
当堂练习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分度值是 _____s,读数是 _____s。
190.0
0.1
知识点3 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1)测量工具不精密;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2)测量人估读有偏差; (3)测量方法不完善 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遵守测量仪 器的使用规则,就可以避免
(1)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题型四 误差与错误
典例5.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度很高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D.改进试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
方法归纳 
误差和错误有着本质的不同,错误的数据一般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时,在单位不变的情况下,所取平均值有效数字的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课堂反馈
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中学生的大拇指的宽度约为10mm B.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dm
C.正常人10次脉搏跳动的时间约为1min17s D.普通教室门的高度超过3m
A
2.如图甲表示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______;图乙机械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图丙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3.20
1min
337.5
课堂反馈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
4.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厚度,各次测量值
分别为2.46cm、2.45cm、2.82cm、2.44cm、2.45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
取(  )
A.2.455cm B.2.45cm C.2.536cm D.2.47cm
1.32~1.37
B
1
B
5.下列关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高精度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就是错误 D.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尽量减小
D
课堂小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