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机械运动》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双基过关)(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双基过关)(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23:53:11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指各种直尺、三角尺、卷尺等。若要进行较精密的测量,则需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刻度尺的使用:
(1)“一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2)“二看”:观察选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为测量和读数做准备。量程: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小值,体现了工具的精度。
(3)“三放”: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以后面某一清晰的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或表述为“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4)“四读”: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五记”: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和单位,其中数值的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其余为准确值。
基础自测:
1.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为,下列物体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 B.一只铅笔的长度
C.教室灯管的长 D.粉笔的长度
【答案】B
【解析】A.根据生活实际可知,一张纸的厚度在0.008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生活实际可知,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教室灯管的长度在110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生活实际可知,粉笔的长度在8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仪器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日晷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
B.钢尺是生活中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标卡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精密仪器,故C不符合题意;
D.千分尺是实验室和工程机械领域测量微小长度的精密仪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 3m,分度值 1mm B.量程 10m,分度值 1cm
C.量程 30m,分度值 1cm D.量程 30cm,分度值 1mm
【答案】A
【解析】要满足测量人的身高的要求,应选择量程大于人体身高的刻度尺。
D.我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70m左右,女性的在1.60m左右。D选项中量程小于人体身高,故D不符合题意;
ABC.人站立与躺着时的身高相差不大,为了测量结果很精确,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故BC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m
C.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2.80cm
D.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AB.由图可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故AB错误;
C.物块左侧与乙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块的长度为L=2.80cm,故C正确;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的刻度线要贴紧待测物体,甲刻度尺的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左段,能够测出物体的长度,方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5.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长度了
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用力把皮尺拉得直直的才能测量
C.用量程为10cm的三角板也可以测量我们所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
【答案】D
【解析】A.刻度线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了,可以从其它的刻度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A错误;
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用力拉皮尺会使皮尺拉长变形,测量的长度会比真实值小。故B错误;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有25cm,超过三角板的量程。故C错误;
D.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时,要将物体边缘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故D正确。
故选D。
6.学校跳远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若拉不直,则(  )
A.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大 B.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小
C.测量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同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测量跳远成绩时,应该让卷尺的刻度和跳远距离等长,如果卷尺拉不直,在一定长度内,卷尺卷缩了更多的示数,会使得测量的结果偏大,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大,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7.单凭人的感官来比较、判断事物间的差异,有时既不准确也不可靠。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______比较。在进行测量时,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______。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______或仪器。
【答案】 定量 单位 工具
【解析】[1][2][3]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作单位;根据实验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测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以及量程。
8.如图所示,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首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
【答案】 1mm 乙 3.50
【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甲和丙读数时视线都没有与刻度线垂直,所以都是错误的,只有乙读数是正确的。
[3]铅笔左端与0刻线对齐,右端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9.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cm,木块B的长度是______cm。
【答案】 1.80 2.6
【解析】[1]由左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示数为5.80cm,所以木块A的长度为
L=5.80cm﹣4..00cm=1.80cm
[2]由右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对齐,右端读为4.6cm,所以木块B的长度为
L=4.6cm﹣2.0cm=2.6cm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
(1)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燃香、脉搏等。
(2)现代:钟、表,实验室常用停表(分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2.机械停表
(1)认识停表
如图,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一个小表盘,秒针在大表盘上转动,分针在小表盘上转动。顶上有两个按钮,左侧按钮是开始计时和停止计时,右侧按钮的作用是使指针归零。
(2)正确使用停表
一调:先调零。按动归零按钮,使停表的指针指在“0”刻度处。
二按:按动停表的启动(暂停)按钮开始计时。
三停:计时结束时,再按动停表的暂停(启动)按钮。
四读:读出停表上指针对应的时间值。
(3)停表的读数
小表盘上的分钟数加上大表盘上的秒数即为计时时间。如上图中小表盘中指针转一周为30min,一小格为1min,大表盘指针转一周为60s(即为1min),一个为1s,一小格为0.2s。现小表盘指针为18min,大表盘指针为36s,故停表读数为18min36s或1116s。
基础自测
10.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 B. 刻度尺
C. 秒表 D. 沙漏
【答案】B
【解析】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固定,可以根据打的点数算出所用时间长短,所以可以用作计时器,故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能用于测量长度,不能计时,故B符合题意;
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可以根据沙漏的漏沙速度来判断时间长短,在生活中,沙漏也常被用于测量时间长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器可直接用于测量(  )
A.时间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答案】A
【解析】图中是一块停表,停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如图所示的钟表,显示的时刻为15h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s。
【答案】 9 25
【解析】[1][2]从图中可以看到,分针接近刻度2,而秒针指在刻度5,说明分针的时间接近10min,为第9min,秒针的时间为第25s,说明显示的时刻为15h9min25s。
13.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利用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s,此时秒表读数为_______s。
【答案】 0.1 217.5
【解析】[1]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s,分度值是0.1s。
[2]由图可知,小表盘表示的是分,分度值为0.5min,分针指在3min和4min之间,且已过半格,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大表盘表示秒,秒针指的时间是37.5s,故秒表的读数为3min37.5s,即217.5s。
14.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并发现螺母往返摆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___________、量角器和 ___________;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一些数据,如表:
序号 绳子的长度L/cm 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20 2.0
2 140 20 2.4
3 140 30 2.4
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 __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最大的角度θ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绳子的长度L有关,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__________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___________;(均填“长”或“短”)
(4)在探究“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法。
【答案】 停表 刻度尺 A 无关 长 短 控制变量
【解析】(1)[1][2]实验要测量单摆摆动周期与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摆长的关系,所以要用到测量周期,即测量时间的工具,如停表;用到测量角度的工具,如量角器;用到测量摆长的工具,如刻度尺。
(2)[3][4]对比2、3两次实验可知,在摆长相同、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不同的情况下,螺母摆动一次的时间(周期)相同,则可知: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最大的角度θ无关。
(3)[5][6]对比1、2两次实验可知,在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相同的情况下,螺母的摆长越长,螺母摆动一次的时间(周期)越长,则可知: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的摆长有关,摆长越长,螺母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摆钟变慢了,说明其摆动一次的时间变长了,所以需要缩短摆长来缩短摆钟摆动一次的时间。
(4)[7]在探究“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分别控制了摆长和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使多变量的问题变为单变量的问题,最后又综合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三、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
误差: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者估读有偏差;③测量方法不完善。
错误: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2)减小或避免的方法不同: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其减小的方法为①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错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可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3.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时,应注意两点:
(1)先将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剔除掉;
(2)求得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位数越多越精密。
基础自测:
15.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A.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故A错误;
B.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也不可以避免误差,故B错误;
C.误差可以减少,但是不可以避免,故C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消灭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答案】C
【解析】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故A错误;
B.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B错误;
C.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17.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_________,但是误差是_________避免(填“可以”或“不可”)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结果。
【答案】 小 不可 平均值
【解析】[1][2][3]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操作有关,是不可避免的;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可以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也可以减小误差。
18.陈彩婷同学用同一根刻度尺测一个正方体的边长,先后测量五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3cm、13.62cm、13.45cm,在以上测量值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mm,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____________cm。
【答案】 13.62 1 13.45
【解析】[1][2]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题中数据可知,估读到了厘米的后两位,所以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时,毫米位应该是准确值,应是相同的,故错误的数据是13.62cm。
[3]将错误数据剔除后,将其余数据求平均值,即为该物体的长度,长度为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指各种直尺、三角尺、卷尺等。若要进行较精密的测量,则需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刻度尺的使用:
(1)“一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2)“二看”:观察选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为测量和读数做准备。量程: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小值,体现了工具的精度。
(3)“三放”: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以后面某一清晰的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或表述为“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4)“四读”: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五记”: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和单位,其中数值的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其余为准确值。
基础自测:
1.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为,下列物体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 B.一只铅笔的长度
C.教室灯管的长 D.粉笔的长度
2.下列仪器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 B.
C. D.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 3m,分度值 1mm B.量程 10m,分度值 1cm
C.量程 30m,分度值 1cm D.量程 30cm,分度值 1mm
4.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m
C.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2.80cm
D.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5.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长度了
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用力把皮尺拉得直直的才能测量
C.用量程为10cm的三角板也可以测量我们所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
6.学校跳远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若拉不直,则(  )
A.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大 B.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小
C.测量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同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单凭人的感官来比较、判断事物间的差异,有时既不准确也不可靠。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______比较。在进行测量时,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______。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______或仪器。
8.如图所示,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首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
9.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cm,木块B的长度是______cm。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
(1)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燃香、脉搏等。
(2)现代:钟、表,实验室常用停表(分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2.机械停表
(1)认识停表
如图,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一个小表盘,秒针在大表盘上转动,分针在小表盘上转动。顶上有两个按钮,左侧按钮是开始计时和停止计时,右侧按钮的作用是使指针归零。
(2)正确使用停表
一调:先调零。按动归零按钮,使停表的指针指在“0”刻度处。
二按:按动停表的启动(暂停)按钮开始计时。
三停:计时结束时,再按动停表的暂停(启动)按钮。
四读:读出停表上指针对应的时间值。
(3)停表的读数
小表盘上的分钟数加上大表盘上的秒数即为计时时间。如上图中小表盘中指针转一周为30min,一小格为1min,大表盘指针转一周为60s(即为1min),一个为1s,一小格为0.2s。现小表盘指针为18min,大表盘指针为36s,故停表读数为18min36s或1116s。
基础自测
10.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 B. 刻度尺
C. 秒表 D. 沙漏
11.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器可直接用于测量(  )
A.时间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12.如图所示的钟表,显示的时刻为15h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s。
13.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利用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s,此时秒表读数为_______s。
14.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并发现螺母往返摆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___________、量角器和 ___________;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一些数据,如表:
序号 绳子的长度L/cm 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20 2.0
2 140 20 2.4
3 140 30 2.4
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 __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最大的角度θ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绳子的长度L有关,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__________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___________;(均填“长”或“短”)
(4)在探究“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法。
知识点三、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
误差: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者估读有偏差;③测量方法不完善。
错误: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2)减小或避免的方法不同: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其减小的方法为①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错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可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3.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时,应注意两点:
(1)先将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剔除掉;
(2)求得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位数越多越精密。
基础自测:
15.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6.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消灭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17.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_________,但是误差是_________避免(填“可以”或“不可”)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结果。
18.陈彩婷同学用同一根刻度尺测一个正方体的边长,先后测量五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3cm、13.62cm、13.45cm,在以上测量值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mm,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___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