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3 21: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和单位,知道动能是标量(重点)。
2.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重点)。
3.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重难点)。
一、动能和动能定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l,速度由v1增加到v2,试推导出这一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动能
(1)动能的表达式Ek=________。其单位与________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为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2)动能是________量,没有负值。
(3)动能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
(4)动能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动能定理
(1)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
表达式:W=________________,也可写成W=Ek2-Ek1。
(2)W与ΔEk的关系:合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①合力对物体做正功,即W>0,ΔEk>0,表明物体的末动能大于初动能;
②合力对物体做负功,即W<0,ΔEk<0,表明物体的末动能小于初动能。
(3)物体动能的改变可由合力做功来度量。
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能定理是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对于物体受变力作用、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动能定理是否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2)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动能相同,速度一定相同。(  )
(3)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4)利用动能定理只能求速度大小不能求速度方向。(  )
(5)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这几个力的合力做的功。(  )
例1 质量10 g、以0.80 km/s的速度飞行的子弹与质量62 kg、以10 m/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员相比(  )
A.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子弹的动能较大
C.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
二、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
(1)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受哪些力的作用?各个力做的功分别为多少?
(2)物块的动能怎样变化?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例2 质量m=6×103 kg的飞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匀加速滑行,当滑行距离l=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 m/s。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是多少?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2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大小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30 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20 J B.200 J C.300 J D.6 000 J
例4 如图,斜面末端B点与水平面平滑相接,现将一质量m=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距水平地面高h=0.5 m处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释放(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块运动到水平面上距B点s=1.6 m处的C点停下,已知斜面光滑,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他阻力忽略不计。(g=10 m/s2)
(1)求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物块在A点的动能;
(3)若赋予物块向左的水平初速度,使其从C点恰好到达A点,求水平初速度大小(结果可带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
适用条件 只能研究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对于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情况均适用
应用方法 要考虑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只考虑各力的做功情况及初、末状态的动能
运算方法 矢量运算 代数运算
相同点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结论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加速度、时间,不涉及矢量运算,运算简单,不易出错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和单位,知道动能是标量(重点)。
2.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重点)。
3.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重难点)。
一、动能和动能定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l,速度由v1增加到v2,试推导出这一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答案 W=Fl=F·=F·=mv22-mv12。
1.动能
(1)动能的表达式Ek=mv2。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焦耳,符号为J。
(2)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
(3)动能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
(4)动能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动能定理
(1)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mv22-mv12,也可写成W=Ek2-Ek1。
(2)W与ΔEk的关系:合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①合力对物体做正功,即W>0,ΔEk>0,表明物体的末动能大于初动能;
②合力对物体做负功,即W<0,ΔEk<0,表明物体的末动能小于初动能。
(3)物体动能的改变可由合力做功来度量。
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吗?物体的速度变化,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吗?
答案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动能发生变化,速度一定发生变化;而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比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变化,但所受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
2.动能定理是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对于物体受变力作用、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动能定理是否成立?
答案 成立。在物体受变力作用且做曲线运动时,可将运动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认为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的都是恒力,运动的轨迹为直线,同样可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1)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
(2)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动能相同,速度一定相同。( × )
(3)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
(4)利用动能定理只能求速度大小不能求速度方向。( √ )
(5)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这几个力的合力做的功。( √ )
例1 质量10 g、以0.80 km/s的速度飞行的子弹与质量62 kg、以10 m/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员相比(  )
A.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子弹的动能较大
C.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
答案 B
解析 子弹的动能Ek1=m1v12=×0.01×8002 J=3 200 J,运动员的动能Ek2=m2v22=×62×102 J=3 100 J,所以子弹的动能较大,故B正确。
二、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
(1)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受哪些力的作用?各个力做的功分别为多少?
(2)物块的动能怎样变化?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 (1)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重力做功为WG=mgh,支持力做功为WN=0,摩擦力做功为Wf=-μmgcos θ·=-μmg。
(2)物块的动能增大,由动能定理得WG+WN+Wf=mv2-0,得物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v=。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例2 质量m=6×103 kg的飞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匀加速滑行,当滑行距离l=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 m/s。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是多少?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
答案 (1)1.08×107 J (2)1.5×104 N (3)9×102 m
解析 (1)飞机起飞时的动能Ek=mv2
代入数值解得Ek=1.08×107 J。
(2)设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F,由题意知合外力为F,
由动能定理得Fl=Ek-0,代入数值得F=1.5×104 N。
(3)设飞机的滑行距离为l′,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则
由动能定理得(F-Ff)l′=Ek-0
解得l′=9×102 m。
例3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2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大小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30 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20 J B.200 J C.300 J D.6 000 J
答案 B
解析 人对足球所做的功等于足球动能的增量,则W=ΔEk=mv2=×1×202 J=200 J。故选B。
例4 如图,斜面末端B点与水平面平滑相接,现将一质量m=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距水平地面高h=0.5 m处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释放(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块运动到水平面上距B点s=1.6 m处的C点停下,已知斜面光滑,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他阻力忽略不计。(g=10 m/s2)
(1)求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物块在A点的动能;
(3)若赋予物块向左的水平初速度,使其从C点恰好到达A点,求水平初速度大小(结果可带根号)。
答案 (1)4 m/s (2)6 J (3) m/s
解析 (1)物块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μmgs=0-mvB2
解得vB=4 m/s
(2)物块从A点到B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mvB2-EkA
解得EkA=6 J
(3)设水平初速度大小为v,从C点到A点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mgh=0-mv2
解得v= m/s。
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
适用条件 只能研究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对于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情况均适用
应用方法 要考虑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只考虑各力的做功情况及初、末状态的动能
运算方法 矢量运算 代数运算
相同点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结论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加速度、时间,不涉及矢量运算,运算简单,不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