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授课年级: 三年级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共产儿童团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产儿童团歌》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音乐(简谱)》第三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唱歌的内容。 《共产儿童团歌》是影片是影片《红孩子》的主题歌,它的曲调源于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旋律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歌曲为上下句结构,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音调由弱到强,反复咏唱,使全曲始终洋溢着革命热情、进取精神和青春活力,具有豪迈坚定、朝气蓬勃的气质。 歌词共四段,层次清晰,意义层层推进。第一段发出召唤,强调“将来的主人”的社会责任;第二段展望前景,提出“时刻准备着”的具体要求;第三段表明任务,鼓舞勇气;第四段再次发出号召,坚定必胜的信念。而每段结束句的“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好像不断吹响的号角及不停擂动的战鼓,激励着中国少年儿童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学习歌曲,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并能正确演唱附点节奏。
2.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整体水平看,识读乐谱能力和音准水平比较弱,在唱歌和视唱方面,大部分同学基础薄弱,对音高变化不能准确反应,加强音阶视唱,形成音高概念,培养其自信心。大部分学生热衷于唱歌活动,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听《共产儿童团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使命感。 2、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初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正确把握四四拍子。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正确把握进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2、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把握四四拍子的特点,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通过学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小组活动、评价展演活动、评价完成的作品。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相互评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1.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气氛,上课我会播放经典电影《哄孩子》片段,介绍歌曲的故事背景。并思索一下的几个问题: 2. 采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及英雄介绍。 3、认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 活动意图说明:1.了解故事背景及对音乐有完整的印象,同时感受作品的节拍、节奏的特点。2. 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及回答问题。 2.分析节拍、节奏的特点师:引导、启发,与学生交流,达到共识: 3.体验歌曲,分析歌曲旋律、风格特点。
环节二:
1.引导、启发,与学生交流,达到共识:歌曲结构的情绪变化。 2.教4/4拍子的指挥法。 活动意图说明: 1.带着学生从直观感受音乐到体验音乐,再到了解音乐,进而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 能让孩子们更快速的知道拍子的规律。 1、让学生正确把握进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2、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演唱歌曲。 3.把握四四拍子的特点。
环节三:
探究学习: 1.在第一遍的教唱过程中,对学生附点节奏把握不准,我提炼出这一节奏难点,我将一遍示范无附点节奏。 2.展示歌曲的旋律,让同学们知道旋律的走向。 活动意图说明: 以相互汇报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 1.按自己意愿选择学习内容。 2.全体学生相互汇报学习成果。 3.唱歌、画画、跳舞。
7.板书设计
共产儿童团歌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拓展: 1.学做儿童团(律动表现)2. 教师边唱边做。 作业: 1.并用想象力画出小英雄们的最光荣时刻。(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 2. “合作完成有趣的情景表演。 3. 自制乐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教学特色: 音乐本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也有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在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满足感、渴求感与自豪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结实的基础。 一、创设音乐情景,引发学生兴趣 注重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兴趣。一个好的情景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景中学习。如:我在上《共产儿童团歌》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观看了《共产儿童团歌》的录像片段。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督促和学。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音乐课有不同与其他文化科学课的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的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这样就更大程度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学生学会读谱知识和歌曲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表现。比如在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用歌的旋律一起用韵律操的形式展现。 三、巧用多媒体开阔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电教视听手段的角声色俱佳,形象逼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动情的审美,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凌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多媒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巧妙地运用它,教学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如:这一课时观看《共产儿童团歌》的录像片段,我把《共产儿童团歌》的电影部分片段剪辑成了一个小部分的电影。又配上乐,音乐让学生边看边听,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期。从而更好的理解乐曲表现的含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高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亲和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师。“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因此,我一方面注意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我认真的钻研教材,改变以往教师角色,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广泛的参与教学活动,慢慢的给他们树立自信,培养学习的热情。 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只有大胆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不怕做不好,也不多加指责,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分析的比较得出正确的答案,识谱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较多,其次,树立信息。要想培养学生们的对音乐的。兴趣就要树立信心,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我采用不平等竞争法。在比赛和游戏中,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的参与均有获胜机会,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气氛。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法有但无定法,贵在德法。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观念,褪去课堂华丽的外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时效性,让课堂回归本真。 技术手法应用说明: 课堂教学以体验为基本方式,主要过程是:导入阶段采用问答的教学方式,通过设问,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知道作曲家。新课讲解阶段采用自主学习与 教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一方面通过听唱、视唱、启发、分析等方式,感受、体验歌曲风格;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观看视频资料与舞蹈队同学教授相结合,学跳小步舞, 感受、体验歌曲风格。其次以相互汇报的形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纠正。最后,以联欢会的形式进行歌舞表演,体验歌曲风格。拓展阶段采用对比、分析、体验等方式,初步了解复调音乐。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熟悉了德国著名艺术家巴赫及其作品“小步舞曲”,还学会了巴赫将这部作品的歌曲充满感情地完整地演唱出来。 首先介绍了巴赫的生平简介,以及他的一些小事趣闻,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具体分析不同风格的作品形式,感受不同的效果。整个授课环节,“欣赏”,“演奏”,“演唱”,“编舞”等紧紧围绕主题,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了这首著名舞曲。尤其是环境舞曲的创作,使这门课达到了顶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集听,动,思,弹,唱,演为一体,使全体学生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培养个性,丰富情感,开阔学生视野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轻松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学会了充满感情地唱歌,也懂得了双行曲式。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经常把模仿歌唱和识谱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实践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模仿歌唱能力。“小步舞曲”是小学五年级音乐课第一单元的“跳舞”内容。这部分选择了5首舞曲,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风格,开阔音乐视野。我更找到了两首不同形式的“共产儿童团歌”版本,让学生了解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是舞蹈不是我的强项,也许运动对孩子的感染力不够,孩子们都喜欢跳舞,只是因为他们在其中表现得很愉快才会跳舞。开始舞蹈活动,对孩子的影响力可能比较小。我对这门课采取了综合评价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看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是否对弹拨舞曲产生了兴趣,是否能根据所学的简单弹拨舞曲手舞足蹈,上完这门课是否愉快,是否能真正做到在演奏中表达情感,在情感中激发兴趣,在演奏中提高审美,美感,这也是每个音乐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1,感受三拍子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没有更好的渗透方法。 2,教师展示和学生展示的时间太少。 3,宫廷舞我在尽力找资料,但我觉得知识储备不足 我要更加亲近,贴近学生,关注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尽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去感受音乐,在教学设计上做到随性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