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防洪
D.灌溉
白碱滩区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A.运输
C.水运
6.某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年代尺,其中①处政权是()
七年级历史试卷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①
②
③
④
2.试题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3答题卷共1页,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7.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则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国
家统一的哪些措施()
4答题前,考生应先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度量衡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5.本卷为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教材,但需独立作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将军身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
卷上的要求作答。)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1.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下列文物图片最能直接说明河姆渡氏族已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种植的
C.大泽乡起义
D.巨鹿之战
是()
9.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侧棋中标识两军对弈的“楚河”“汉界”来源于()
A.刘邦、项羽反秦战争
B.刘邦、项羽楚汉之争
C.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
D.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10.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这表明汉文
帝()
2.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注重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勤俭治国
D.减轻徭役赋税
①目的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11.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②周王将各级官员分封到各地,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实施“推恩令”
③受封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C.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派军队北击匈奴
④西周通过分封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12.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东汉后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的朝政腐败”主要是指()
3.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其中①②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A.汉光武帝不理朝政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复陶西周
①②+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八王之乱导致混战
13.以下事件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社会动荡与变革
A.张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大一统王朝建立
D.国家统一与巩固
C.班超经营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通
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节约开支并爱护臣民: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孔子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14.在一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依据史实来判断()
A.仁
B.仁政
C.兼爱
D.礼治
①皇帝用石榴、葡萄等水果宴请大臣:②皇帝在纸上批阅奏章。
5.都江堰、灵渠、翻车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试卷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