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3张ppt)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3张ppt)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4 11: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 476年——1453年 )
课标要求: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时间:5—15世纪
2.地域范围:欧洲(分西欧和东欧)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二、民族国家的先声—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三、罗马帝国的余晖—拜占庭与俄罗斯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根据P15,思考西欧封建社会建立的背景、时间和基本特征
背景:①西罗马帝国灭亡;
②日耳曼民族大迁移
时间: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基督教神权至上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根据P15-16及材料,概括封君封臣制度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背景①社会:社会动荡;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
③现实:8C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内容:①封君授予土地者,享有司行和经等权利;
②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
特点: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土地是纽带,封君与封臣间互有义务;
③契约意识,层级间相对独立,王权有限。
影响:①维系统治;②政治分裂,王权软弱。
封君
封臣
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
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名义上最高统治者
被统治者

治者
【合作探究】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什么异同?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封臣制 分封制
相同点 目的 内容 特点 结果 不同点 社会性质不同
维持手段不同
维护统治
有条件地分封土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前期加强地方统治,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
靠效忠来维系 ,
不可越级统治
以血缘为纽带,
宗法制来维系,
天下共主
根据P16,概括中古西欧庄园的内容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②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土地类型 经营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领主
农民份地 自由农份地 自由农
农奴 份地 农奴
庄园概况:相对独立、封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层自治组织。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14世纪后,由于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庄园开始衰败。
①提供农民土地;
②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③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①交纳地租,服劳役;
②法律上自由
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②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
③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根据P16及材料,思考中古西欧庄园的特点、性质及影响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②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材料1: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2:(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领主城堡
教堂
马厩
谷仓
公共草地
领主自营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积极影响
①经济:促进农业发展,为封建社会提供经济基础
②政治:维持基层秩序
消极影响
①剥削农奴;
②不利于国家统一
【合作探究】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异同,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②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异:奴隶没有法律地位,所生产的一切都必须全部交给地主
农奴虽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但受法律
保护,被法律承认,有私有财产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
变化: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
材料1: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分到的土地不能加以剥夺,农业改良时获益。……实际上义务固定,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很少完全听凭领主随意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2: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西欧中世纪史》
农奴更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西欧社会生产的发展
根据P17,概括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占有统治地位的表现
一、封建西欧的特征——西欧封建社会
③思想:基督教神权至上
经济: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政治: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思想: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垄断文教。
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什一税收缴图
(教权>王权)
卡诺莎之辱
死后神父主持的葬礼
出生后神父洗礼
结婚时神父主持婚礼
根据P16-17,概括中古西欧王权的新变化、原因、具体表现
二、民族国家的先声—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变化:
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教权大于王权;
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原因:
①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政治优势)
②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形成壮大)
③与贵族斗争中先后取得胜利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①政治:王权加强
根据P17及所学知识,思考王权加强对西欧国家发展的影响
二、民族国家的先声—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①政治:王权加强
①结束混乱和割据,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稳定;
②一定程度削弱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民族国家形成奠定基础;
③加强王权的斗争中出现的等级代表制,成为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起源;
④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支持力量。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至尊法案》
卡诺莎之辱
世俗王权强化
从卡诺莎之辱到《至尊法案》说明了什么?
根据P17,思考城市兴起的背景;城市自治的原因、方式、影响
二、民族国家的先声—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②经济:城市兴起
背景 时间 城市自治 原因
方式
影响
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③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10—11世纪兴起
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与封建主谈判、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
②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③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争取自由
特许保护
加强王权
经济支持
管理支持
③文化:大学兴起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自给自足
文化: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束缚人性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据
政治: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奠基
经济: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二、民族国家的先声—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合作探究】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版图如下:
阿拉伯人占领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根据P18-19,梳理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
三、罗马帝国的余晖—拜占庭与俄罗斯
公元395年
6—7C拜占庭帝国
13世纪初
1453年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作用:为近代西方法律奠基
地位: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备
经济: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城市,成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军事: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意大利等地;
法律:
根据P18-19,思考拜占庭帝国的兴盛表现
三、罗马帝国的余晖—拜占庭与俄罗斯
知识扩展: 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罗马法)
1.共和国早期:习惯法
指未被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法律。(其缺点是:未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公元前5世纪中期: 成文法
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现的法律。(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
(1)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留了大量落后的习俗;注重诉讼程序;诉讼程序僵化;注重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利益;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公民法:
公元前3世纪之前的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罗马法律,也称市民法。其特点是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不太完善;具有狭隘性。
(3)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已经无法适应新变化。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子女财产权和婚姻中的妇女地位。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4.自然法: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提出,被誉为“自然法之父”。具体含义:
(1)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3)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5.评价:
①有利于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性:实质上保障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知识扩展: 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罗马法)
13世纪中期
金帐汗国臣属
被蒙古征服
9世纪
基辅罗斯
俄罗斯的发端
莫斯科公国
反击蒙古,建立统一国家
16世纪初
1547
伊凡四世
沙俄
17世纪末
地跨欧亚
俄罗斯帝国
历史上第一位沙皇
根据P19,梳理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历程
三、罗马帝国的余晖—拜占庭与俄罗斯
政治:颁行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大贵族
军事:对外扩张
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宗教信仰拜占庭的东正教
伊凡四世
“特辖领地制”
根据P19,概括伊凡四世改革的内容及其宗教信仰
三、罗马帝国的余晖—拜占庭与俄罗斯
东欧继续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稳固
拜占庭纹章
俄罗斯国徽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分裂混战
王权强化,议会兴起
经济:
封建大庄园和农奴制
城市兴起,市民自治
思想:
神权至上,束缚人性
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西欧封建制行将崩溃,即将迈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东欧继续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稳固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全国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 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 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解析】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据本题材料时间“13世纪”,“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导致材料中拜占庭人认为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D项正确;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由著名律师傅德斯古爵士明确提出限制君王权力的主张,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创建时间始于1299年,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13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处于初建阶段,排除B项;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故选D项。
D
高考真题演练:
2.(2023·湖北高考)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解析】 考点:中世纪后期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材料“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知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故选C项;13世纪英国的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仅只强调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不能得出获利丰厚的结论,排除B项;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3.(2023·广东高考)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解析】 考点:西欧王权的加强——议会君主制。
据材料“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可知加冕宪章明确规定了王权与贵族之间的权限关系,对王权的权力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体现了有限王权的观念,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的时间是在光荣革命之后,当时的英国依然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加冕宪章实际上对王权、教会和贵族的权限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有利于规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加冕宪章只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王权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但是无法保证贵族和教会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排除D项。
B
高考真题演练:
4.(2023·北京高考)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
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考点:西欧城市的自治。
“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说明自治城市科隆拥有一定的特权,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故①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市政命令的形式阻止制造和使用新机器,而非工人罢工,故②错误;“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说明行会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有利于保护成员的经济利益,故③正确;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A
高考真题演练:
5.(2022·海南高考)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
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
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解析】 考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据材料“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可知中世纪一些城市允许庄园居民恢复人身自由,有利于加速庄园经济的解体,为城市自治经济的兴起奠定法律基础,故选D项;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领主与骑士之间,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西欧封建庄园晚期逐步解体的特征,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王权与领主、市民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王权加强的趋势,排除C项。
D
高考真题演练:
6.(2022·辽宁高考)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
A.民族国家形成
B.封建社会衰落
C.诸侯势力扩大
D.王权不断加强
【解析】 考点:中世纪后期王权的强化。
地图中显示的信息是卡佩王朝时期领地的不断扩大信息,图例中特别明确自腓力 奥古斯都之后都是新“获得”的领地。这反映的史实就是:中古中后期,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扩大王室领地,逐步强化王权的趋势。法兰西王室扩张过程建立在打击削弱各地封建主即诸侯势力的基础上,因此C项错误;在10—13世纪,是西欧城市迅速兴起发展的过程,其封建社会处于稳定上升时期,故排除B项;西欧各王国的形成与王权的强化是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一般认为到15世纪后期教会与世俗世界的分离,政治权力日益集中于国王,逐渐形成绝对主义君主统治,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所以排除A项。
D
高考真题演练:
7.(2022·北京高考)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
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
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
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
【解析】 考点:中世纪后期王权的强化。
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下院由骑士和城市市民组成,单独议事,一定程度上支持国王,即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故选C项;14世纪,议会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增加新税,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排除B项;英国下议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议会,而且当时的贵族议会并未掌握国家行政权,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8.(2022·山东高考)下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
【解析】 考点:中世纪后期王权的强化。
路易六世支持城市公社,获得工商业阶层的支持;御前会议吸收忠于国王的中下层力量,有利于扩大其统治基础;让儿子娶公爵女继承人为妻加强控制一些领土,有利于增强国王力量,即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强王权,故选B项;10—11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民族国家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统一的民族文化的、由本国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与材料主旨不符,且王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排除C项;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发展庄园经济不利于加强王权,与材料举措无关,排除D项。
B
针对训练
1、“撤回忠诚”是从11世纪开始的欧洲封建关系的法律特性,意即封建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中,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以上材料说明欧洲中世纪( )
A.城市平民拥有充分的自由 B.实现了领主统领一切
C.政治上没有实现中央集权 D.证实了领主附庸平等
2、 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Fomcett庄园有地2 700余亩。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养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麦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另外还出售水果和酒。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该庄园(  )
A.仍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 B.经济来源依赖副业收入
C.以市场为目的进行生产 D.供求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C
A
3、根据所学知识及右侧示意图,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欧封建制度与西周的封建制度本质相同
B.在西欧封建制度中一个人可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单位
D.西欧封建制度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 )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针对训练
D
C
针对训练
5.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被市民所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6.《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中称:“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无人反对……则予将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一如其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住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不利于彼之异议,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林肯城中。”这意味着林肯城( )
A.获得了自治的权利 B.实现了经济的独立C.摆脱了教会的束缚 D.形成了独立的国家
D
A
针对训练
8.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的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曾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当时人们所信仰的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  )
A.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B.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D.没有本土的文字和宗教
7.拜占庭帝国时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波斯的地毯,西欧的毛织物,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皮毛、蜂蜜、琥珀,纷纷运抵君士坦丁堡,其中大部分商品转销到其他地区。这体现出拜占庭( )
A.阻断了亚欧大陆贸易 B.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欧洲庄园经济发展
B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