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土 壤
2021级高一地理
清沿古制设社稷坛以祭土谷之神,其坛上铺设五色之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
认识土壤
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什么是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位置
特性
重要作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土壤的组成
思考1:根据上述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土壤的组成成分。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土壤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思考2: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承担什么作用?对植被的生长有何影响?
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空气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
2.土壤的组成
空气
矿物质
水分
有机质
(肥力)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水分 20%—30%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
此消彼长
性状良好的土壤,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
2.土壤的组成
(1)新鲜有机质(未分解有机质)
(2)半分解有机质
(3)腐殖质:除未分解、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以外的有机质,最难降解,为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a.改良后的黑色土壤 b.自然土壤
图5.13 亚马孙河流域的土壤
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可以了解土壤性状,以右图为例,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土壤?
颜色
质地
剖面结构
3.如何观察土壤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我国的土壤产生“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黄”颜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颜色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土壤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土壤湿度、气温状况等.
一看颜色
黑色土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形成的淋溶土壤,微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很高,土壤肥沃。
黑龙江东北平原黑土地
土壤 Soil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这里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黄土是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水土流失严重
陕北黄土高原
黄色土
The Loess Plateau
土壤 Soil
黄壤
土壤 Soil
黄壤是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褐铁矿而呈黄色。集中分布于南北纬度23.5°~30°之间。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和贵州高原,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分布南方丘陵,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
云南东川红土地
红色土
Southern Red Soil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因为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水稻土)。
青色土
紫色土
亚热带湿润气候下,发育于紫色沙页岩母岩上的岩成初育土。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
白色土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的土壤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有机质
多
少
褐土
黄土
黑土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红壤
黄土
青土
氧化铁
氧化钙
氧化亚铁
矿物质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二看质地
指不同粒级的矿物质(粒径大小)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砂粒
粉粒
黏粒
矿物质粒径
不同粒径组合
土壤质地
砂土
壤土
黏土
手指研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观看实验结果,结合土壤粒径组合情况,推测哪一个样本渗水最多,并说明原因。
实验器材
砂土
壤土
黏土
实验结果
砂土
壤土
黏土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透水性:砂土>壤土>黏土
砂土:砂料多
壤土:砂粉黏均衡
黏土:黏粒多
B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3~4题。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 地(%)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3.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D
4.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解析 乙水土流失最严重,应为无草皮覆盖。甲、丙、丁均有草皮覆盖,植被覆盖相同,此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丁,读表可知,丁砂粒和粉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D项正确。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 地(%)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思考:从土壤角度分析,为何沙地西瓜比较甜?
沙地透水透气性好,且沙土的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主要组成 孔隙 水 肥 气 热
砂土 砂粒 大孔隙多 毛细管孔隙少 透水强 保水蓄水弱 有机质易分解 通气 土温高
壤土 砂粒 粉粒 黏粒 兼有砂土黏土特点 透水保水 保肥 通气 适中
黏土 黏粒 孔隙少 透水差 蓄水保水强 保肥 通气性差 土温低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阅读教材P89,完成下列表格。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定义: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即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意义:是记录土壤发育过程的载体,也是区分土壤的重要标志
三看剖面结构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自然土壤剖面及特点
有机层
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自然土壤剖面及特点
淋溶层
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耕作土壤剖面及特点
耕作层
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B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层是淋溶层 B.乙层是腐殖质层
C.丙层是淀积层 D.丁层是基岩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颜色较深
B.淋溶层肥力较高,颜色较浅
C.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D.成土母质层最初来源于疏松风化碎屑物
C
课堂练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土壤的形成过程
1.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2.图示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成土因素参与?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时间
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
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
生长过程
成土母质
裸露岩石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土壤的形成过程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成土母质
定义:是指坚硬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
的疏松物质。
作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
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四川盆地的紫色岩石
成土母质
继承
风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
花岗岩
石灰岩
砂土
黏土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生物
岩石
生物风化、分解
机械破坏
成土母质
生物
光合作用
腐烂
有机质
土壤
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从表往下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
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从表往下有机质含量逐快速减少。
荒漠植被少。
有机质含量:
草原>森林>荒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
3.气候(温度+降水)
最终:
①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
②影响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气候
(气温+降水)
岩石风化
淋溶和化学反应
生物活力
土壤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山坡土壤发育程度分布示意图
有机层与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母岩层
较粗
较细
土壤颗粒
高度
坡度
坡向
水、热条件差异
山地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颗粒由粗到细,依次分布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地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5.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比较缓慢,在坚硬岩石形成的成土母质上,可能需要数千年才能形成土壤。
要合理利用土壤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
6.人类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成土因素小结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人类活动
时间
地形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
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不同,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
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①积极影响:能培育出肥沃的耕作土壤
②消极影响:会导致土壤退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地质大循环:成土母质——植物养分的淋失、释放
生物小循环:有机质合成和分解——养分元素的累积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成土母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发育程度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B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3.下列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下列成土因素中,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生物 D.成土母质
5.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
A.有机质含量高 B.多为黑褐色 C.多呈碱性 D.土层厚度大
A
A
D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图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1.土壤的功能
①图中涉及哪些圈层?
②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分别属于/来自哪一圈层?
③土壤与四大圈层之间有无明确的界限?为什么?
思考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矿物质-岩石圈;有机质-生物圈;水-水圈;
空气-大气圈
无。因为土壤的组成成分往往也属于其他圈层。
土壤是四大圈层的过渡地带。
功能1: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四大圈层过渡地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土壤的功能
植物与土壤示意图
食草动物进食示意图
土居动物巢穴示意图
土壤微生物示意图
植物:扎根立足
动物、微生物:栖息、 营养
动物:食物来源和生活场所
据图说明土壤和生物的关系?
功能2: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地球面貌,是万物之本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图 水循环示意图
蓄水能力强的土壤:蓄洪
1.土壤的功能
功能3:土壤有蓄水和保水功能
保水能力强的土壤:抗旱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南向北,一些城市内涝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有人说这种现象与城市地面由沥青、混凝土取代土壤有关。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
城市“看海”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土壤的养护
功能4:土壤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物质基础。
农业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土壤的养护
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
盐碱地
中国主要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山东禹城北丘洼曾经是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盐碱化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91%。这里频繁旱涝。旱季,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被水淋洗。因此,这里的土壤具有春秋季节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积聚的过程称为土壤盐碱化。
土壤
水盐上行,盐分在表土积累
旱季-蒸发旺盛
土壤
水盐下行,土壤表层脱盐
雨季-雨水淋洗
大气
大气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原因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案例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自198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此建立综合试验站,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粮食高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养护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2.土壤的养护
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土壤养护措施吗?
红花草
春季深耕
绿肥作物
广施农家肥
休耕
休耕地
制作生物炭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功能
连接有机界、无机界
影响生物
(植物、动物、微生物)
土壤
蓄水、保水
人类农业物质基础
养护
改良、改造
养护结合
土壤的主要
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