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5 22: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3.1 常见自然灾害及成因
PART
one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两大特性
自然现象
造成损失
判断哪些是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PART
two
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一起去研学旅行
第一站:西北
时间:2023.1
一起去研学旅行
灾害分布
除了西北,在我国哪些地区还容易遭遇寒潮灾害?为什么?
寒潮
我国主要时空分布
冬半年(秋末、冬、初春季节)
为什么
离冬季风源地比较近
除西藏、台湾南部和海南等省份外,其余省份均受寒潮影响。
寒潮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遭受冻害
造成畜牧业损失
阻断交通,破坏基础设施
大风促进城市空气净化
降水缓解农业旱情
增加土壤墒情
低温
雨雪大风
降温抑制病虫害
寒潮造成农业损失
寒潮破坏输电线路
一起去研学旅行
第一站:西北
时间:2023.1
第二站:华北
时间:2023.4
灾害分布
2016年4月,华北地区发生严重的春旱。据统计,干旱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9872.7千公顷,超过全国干旱面积的8成以上。
塔克拉玛干沙漠
2014年7月 湖北
干旱
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旱涝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春旱、
夏涝
1. 形成原因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2. 发生时间
冬春多发
与洪涝交替出现。
我国北方春旱、南方伏旱、华南冬旱比较严重
3. 影响范围:
中国大部分;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华北最重)。
一起去研学旅行
第一站:西北
时间:2023.1
第二站:华北
时间:2023.4
第三站:东南沿海
时间:2023.7
台风
我国主要时空分布
夏秋季
东南沿海
台风带来的后果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巨浪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狂风
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暴雨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巨浪
巨浪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台风的益处
给所经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和高温天气。
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台风天气只带来害处吗,有哪些益处?
灾害分布
(3)分布
我国的滑坡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一大巴山地区
02. 滑坡泥石流
(4)危害
①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
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
③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
④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⑤堵塞河道
02. 滑坡
灾害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
01. 地震的成因
构造运动
火山喷发
岩洞崩塌
陨石冲击
人类活动
(5)危害:
①造成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交通、通信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
②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01. 地震
灾害特征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分布广
发生频繁
受灾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
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地带,多地震。东南沿海地区,纬度较低,多台风。
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多滑坡、泥石流。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的危害
PART3
防灾减灾措施
防灾减灾
遥感预报
物资储备
军队救援
防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