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2 20: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简述“闭关锁国”的表现,分析“闭关锁国”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及明朝中后期我国出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难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三)、教学目标:
目标 训练题
预习目标 1 通过预习,知道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2
2,知道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5
3,了解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4
课堂目标 1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2、3、4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5
3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6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五)教学程序:
1.课前预习:
一、明清经经济的发展
任务一:阅读教材115——117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记住。
(1),明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明朝时期手工业发展:棉纺织业: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_______推向_______。明朝丝织业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后来居上。制瓷业: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畅销海内外。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任务一:阅读教材117——118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记住。
(1),明朝中期以后,_______、_______等地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________。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中的机户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机工是___________,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任务一:阅读课本118——119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
(2)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3)闭关锁国对我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预习诊断
(1).如果你生活在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 )
①玉米 ② 甘薯 ③占城稻 ④马铃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在明朝,瓷器制造业居首位的是( )
A.杭州 B.景德镇 C.苏州 D.遵化
(3).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闭关锁国 B.倭寇入侵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4)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开放五口通商 C. 重商轻农 D. 君主专制
(5)阅读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什么行业?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3)这种关系属于什么性质?
3、课中实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知识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商业繁荣的表现。
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精讲点拨:①引进农作物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
一方面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压力;另一方面,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页促进了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而花生、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
(2)知识点:明朝中期以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请回答:
(1)机户与机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人?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3)这种关系属于什么性质?
精讲点拨:读图解析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述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什么行业?
(2)图中施复夫妇和其他人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被称为什么?
(3)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拓展提升,各抒己见
通过对明朝经济发展的学习,你有何感想?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知识点:知道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讨论,对原因、表现、影响逐一回答。
精讲点拨:
①闭关锁国的含义:“闭关”原指关闭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
②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战国时李悝﹑商鞅和韩非等人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根本原因: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③直接原因:当时西方地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③表现:
第一步:(海禁)清初的40年,(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反清势力)实行最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第二步:(设关)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第三步:(闭关)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板书:清朝闭关后唯一对外港口:广州。统一经营管理贸易的机构:广州十三行。
问:当清政府的海禁使中国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在东南亚海面销声匿迹时,欧洲各国政府却大力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掠夺,其中英国屡挫强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又将殖民侵略的矛头对准了哪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中国。)
④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比如,海禁的施行,使中国的商品失去了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也因此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迟缓, 19世纪末,当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却仍处在工厂手工业的时代!)
②消极: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三、拓展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二: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⑵实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二说明这一政策有什么危害?
⑷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四、系统总结:
1,学生自我总结,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所学所获以及所疑。
2,教师小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只是资本主义萌芽还比较弱小又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发展极为缓慢。另一方面,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导致我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但是我们应从闭关锁国中吸取教训: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2、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4、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五.达标训练:
1.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我国古代自南向北扩展种植的农作物是(  )
①粟 ②占城稻 ③甘薯 ④棉花 ⑤胡萝卜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稀疏地出现在( )
A.江南一些地方 B.淮北一些地方C. 东北一些地方 D.西北一些地方
4.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战争爆发之前,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产生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6.材料分析题:“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清政府奉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4)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成功地综合运用了读图法、谈话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表归纳法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并且富于丰富的课堂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得当,重难点突出。但是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对学生的回答急于纠正则是不足之处需改进。另外新课标对本课要求只需掌握清朝“闭关锁国”表现,对明清经济发展没作要求,我这部分是否讲解过多?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课标要求,同时把两部分内容整合,得到某种学习方法或历史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