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什么词性?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二、综合性学习
2.假如你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的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
(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百草乐园,鸟语花香添童趣。
下联:
三、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古诗,要展开想象,描绘诗中情景。想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情景,并想一想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连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⑤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⑥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 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扣火焰—般。
(选自《读者 》2016年第5期,有删改)
4.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
5.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
7.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阅读《金色花》选段,完成各题。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8.《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9.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五、作文
10.作文。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①,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②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③言功,只合④做我的牺牲⑤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注】①衣被苍生:造福百姓。②贸贸然:莽莽撞撞的样子。③辄:就。④合:能、配。⑤牺牲:古代用来祭祀的猪、牛、羊等动物,文中指食物。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屠大窘 窘:
(2)一狼洞其中 洞:
(3)焉能及我 焉:
(4)语未竟 竟:
12.翻译下列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13.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你从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1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亡所寄 亡:没有
B.因往晓之 晓:开导
C.不当坠耶 当:当然
D.其人舍然大喜 舍:消除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A.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B.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C.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D.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1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杞国人因过于担忧而荒废了寝食。
B.文中杞国人和朋友担忧着同一个问题。
C.文中杞国人提的问题都被朋友解答了。
D.文中杞国人在朋友帮助下扫除了疑虑。
18.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七、名著阅读
19.《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1)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借由这组散文,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父亲的病》重点回忆鲁迅少时为父亲寻医问药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作风,揭示了这些“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木质。
C.《无常》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因为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深受民众的喜爱。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东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3)在设计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时,老师将课堂主题定位为“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你结合对《五猖会》的理解,谈谈该篇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数词,具体地说明了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种树的艰辛历程。
2.(1)示例:这是一方美丽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留下文明,带走印痕。
(3)三味书屋,言传身教益启蒙。
3.情景:秋日的万里晴空,一只仙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我的诗情随着仙鹤飞到天上去了。思想感情:对秋天的喜爱和积极向的豪壮情怀。
4.①老韩耍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②老韩深爱儿子,舍不得离开埋葬在荒原上的儿子。 5.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了老韩憨厚和真诚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儿子深沉的爱。 6.老韩是一个真诚、普良、憨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关爱他人,深爱儿子的父亲形象。 7.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与前文内容相呼应,借物喻人。
8.C 9.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将“我”想象成金色花,是为了赞美孩子的纯洁可爱,歌颂母爱的圣洁美好。
10.范文:
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
犹记那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天早早便暗了。寒风凛冽,积雪冰凉。寂静中,总不断传来老阿婆嘹亮的叫卖声,甚至可听闻那辆破推车的“吱嘎”声。是那么清脆,久久回想。
我习惯每日放学便拿碗去买豆腐花,很便宜,冬日里吃感觉格外温暖。那日放学晚了,天早已阴沉下来了,回到家,拿起碗,奔出门,却不见那抹苍老的身影,我有些失望,这时,却听见了破推车的“吱嘎”声,我循声望去,那不正是老阿婆。
她一步一步慢慢走着,踩着湿滑的雪,步缕蹒跚,她没有戴手套,两手紧握车把,她的手很红很肿,却握得那么有力。她头戴一顶紫红色的棉帽,一条粗毛大围巾,显得更加臃肿,笨拙。
我赶忙跑去,“阿婆,来3元豆腐花。”她停下车,不好意思地说:“小姑娘啊,卖完了。”我惊讶而后又失望,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望了望我手中的大碗,顿了顿,说:“这样吧,家里还有些,碗给我,帮你拿些来。”我急忙招手说:“不用了,太麻烦你了。”她笑了笑,拿起碗便跑走了。
我站在雪地中,身旁是这辆破推车,上边零零散散地放着瓶瓶罐罐的调味品,下边是两只空桶,还有一只塑料小盒子,里面只是一些零钱,天彻底黑了,更冷了,怎么老阿婆还不来,我跺着脚,嘀咕道。
这时,远处一个身影渐进,是一个跑动的身影,很滑稽,下身跑动,而上身却僵直着,步履很是笨拙,渐渐近了,的确是老阿婆,我仔细瞧着,不由惊讶,她捧着碗,窝在胸前,可能怕弄脏,又挺直了背,没有积雪的道路,她不走怕滑,便走在厚雪中,每一步,雪都陷到她小腿,她走得很快,抬头见我,还用她嘹亮的嗓音喊了句:“来了。”我不由得感到喉颈有些堵塞,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眼睛有些酸涩。
她跑到车前,手脚利索的加佐料,红肿的手明明已经裂缝了。她一边做一边说:“学生上学辛苦,喝点热豆腐花好呀。”此时此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愿张口,只怕一不小心,便涌出泪来。
那天的豆腐花很热很热,暖暖的,心中热澄澄的,同样也是明净净的。
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
11. 处境困迫,为难。 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 结束,完毕。 12.(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 13.【甲】文: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应该谦虚做人。 14.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15.C 16.D 17.B 18.你行走跳跃,整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忧它会毁坏呢?
19.(1)D
(2)示例:《狗·猫·鼠》 理由:这篇文章以动物写人,表面上写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3)《五猖会》通篇回忆了童年时自己要去看戏,却被父亲阻拦下背书的经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理性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对人个性的摧残,但也透露着人情事理的温馨回忆,如对母亲、对其他家人的描绘,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自己的关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