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卷9(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卷9(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4 08: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9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邱园是英国的一座皇家植物园,致力于植物和菌类的研究与保护。你也许听说过邱园,甚至可能去过。如果是这样,那么前面那句话可能会使你吃惊。邱园不就是位于伦敦西南的一座漂亮传统花园吗?
这也是许多人的想法。重要的是,这也是许多英国政客的想法。这很重要,因为邱园部分依赖于政府资助:它每年接受英国政府大约2 000万英镑的拨款。对于一座花园,尤其是吸引不少游客参观的花园来说,这听上去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但是,如果邱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全球食物供给,减少流行病风险,那么每年2 000万英镑是一笔少得可怜的费用。
从2015年开始,邱园出现了每年超过500万英镑的资金短缺。在实行紧缩政策的英国,政府预算似乎准备进一步削减邱园的公共资助。邱园实施了裁员,并且搁置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园长理查德·德弗雷尔认为需要强调邱园的重要国际角色,说服政府继续提供资助。
作为前英国广播公司财务主管,德弗雷尔理解故事的力量,他请我为邱园设计一个新的故事。于是,我们坐下来谈论邱园。德弗雷尔开始讲述花园的早期岁月。作为历史爱好者,他热情地说起了乔治三世的母亲奥古斯塔王妃在邱宫附近建造皇家花园的故事。后来,乔治三世将里士满花园和邱园这两个皇家花园合并。1841年,花园被捐赠给了国家。我们的会面持续了一个小时,这段历史叙述占据了前15分钟。
我在2015年就曾指出:邱园应试图将自身定位为21世纪顶尖研究机构的组织,不应该将泛黄的历史作为自我介绍的支点。德弗雷尔的历史叙述都是真实的,但这不是一个合适的故事。对于皇家财产和慈善捐赠的回忆,只会强化邱园希望摆脱的“传统花园”形象。当然,德弗雷尔在谈话中也谈到了植物保护、独特的植物收藏以及与顶级机构的科研合作,但他的听众此时可能已经在心里为邱园贴上了“明日黄花”的标签。
我们对邱园的全新介绍始于距离伦敦西南花园区很远的地方。
第一部分根本没有提及邱园。它描述了植物对于世界上许多严峻挑战的重要意义。这些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可持续能源供给,食品安全以及许多对于新型食品、材料、燃料和医药非常重要的物种正在消失的悲哀现实。简而言之,植物极为重要,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需要在植物消失之前更多地了解它们。
此时,故事才转向邱园。我们描述的邱园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布满灰尘的宝藏,而是具有独特重要性的全球科学资源,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数据库:花园中的活体收藏、干燥标本收藏、脱氧核糖核酸收藏以及著名的千年种子库中的种子收藏。在这个崇拜大数据的世界上,这些资源是英国和国际科学的宝贵资产。除了数据库,邱园还拥有植物科学领域最优秀的技能组合,包括植物识别和培养领域的顶级专家。最后,邱园与全球研究机构建立的关系不亚于英国政府可以吹嘘的任何外交关系。
换句话说,邱园可以很好地满足了解和保护植物的需求,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故事讲述了邱园满足这种需求的方案:将收藏数字化,供全世界访问,指导国际保护工作,将生物多样性项目的相关资源应用到人类福祉和发展上。这最终将有助于新的食物、材料、燃料和药物的发现,并且可以使基因多样性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保护。
故事始于物种消失这一触发事件。它描述了邱园的变化过程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它展示了邱园的工作与人类美好未来的因果关系。它很连贯。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选择性,只描述了将邱园定位为现代科学资产的内容。
它面向未来。这个故事始于现在,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的挑战,并且延伸到了未来,描绘出邱园帮助我们解决其中一些挑战的路径。人们认为故事发生在过去,但是我所编写的大多数公司故事描绘了企业的未来轨迹。这种关于企业前进方向和路径的意识可以为股东提供巨大的鼓励,但它也引入了更多竞争性真相的可能性。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讲述关于前进方向的许多具有同样可能性的故事。
关于邱园,你可以讲述的事情有很多,问题是你应该讲述什么。面对已将邱园视作历史遗产的议员和公仆,你显然不应该更多地谈论历史。你的故事应该着眼于科学和数据,应该展望未来,而不是回顾过去。在一个将邱园描绘成顶尖大学科学院系而不是灌木丛、优雅建筑和百年古树的故事里,花园本身只起着很小的作用。
第二年,在财政紧缩的大环境下,邱园获得了新的财政拨款。政府保证未来4年每年提供2 000万英镑拨款,并为重要项目另行拨款5 000万英镑。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多人可能听说过甚至去过邱园,但在他们心目中,邱园只是位于伦敦西南的一座漂亮传统花园,而不是植物和菌类的研究与保护组织。
B.普通民众不知道邱园也是科研组织并不重要,因为这影响不到邱园的未来,许多英国政客不知道这一点,则会对邱园发展造成致命影响。
C.在自身出现资金短缺、政府预算可能进一步削减资助的双重压力下,邱园一方面实施了裁员,另一方面搁置了部分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
D.邱园通过将收藏数字化、向全世界开放和指导国际保护工作等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了解和保护植物的需求,为人类生存做出应有贡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邱园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食物供给等方面做出贡献,那么英国政府理应提供更多的公共资助。
B.园长德弗雷尔对邱园的早期岁月比较了解,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充满热情,这与他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应有关联。
C.邱园的工作非常重要,若削减公共资助致使其搁置某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美好未来。
D.从文末英国政府保证的拨款数目来看,本文作者设计的故事打动了议员和政府官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横线段落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邱园是18世纪至20世纪园林艺术的完美体现,其中的植物大都按科属种植,并适当根据生态条件配置宿根草本或球根花卉。
B.植物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
C.邱园是一座精美的花园,还拥有引人注目的历史建筑,如维多利亚棕榈屋、乔治佛塔和邱宫,每年为100多万游客带来快乐。
D.经过几百年发展,邱园已从单一从事植物收集和展示的植物园成功转型为集教育、展览、科研、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4.园长德弗雷尔和“我”谈论邱园,“我”认为他讲述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4分)
                                    
                                    
                                    
5.“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我”是如何把“故事”讲成功的?请结合文本中的“新的故事”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欲栽大木柱长天
黄 晖
“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材的第一道门槛。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
教室里,杨昌济正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修身课。
他在黑板上用力写下“立志”二字,转过身来继续:“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而心自纯洁!”
他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说道:“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谈一谈你的志向是什么。”他看看身边课桌上贴着的学生姓名:“周世钊同学,就从你开始吧。”
周世钊笔直地站起来,朗声答道:“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学校的校长。”杨昌济颇感兴趣地问:“哦,为什么?”
“我小时候每天早上都看到学校的门口,所有的学生向校长敬礼。我想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那么威严,那么受人尊敬。”
“很好。”杨昌济微微一笑,说,“下一位,罗学瓒同学。”
“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做一个像戊戌君子中的谭嗣同那样的人。如国家有事,则奋不顾身,死而后已。”
杨昌济点点头,说:“舍身成仁,高洁之至,很好。易永畦同学。”易永畦有些紧张地站起:“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昌济鼓励他说:“不要紧张。你从小到大,总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吧?不妨一说,姑且言之嘛。”
“我……我想当三国里的关云长大将军。”易永畦话音才落,教室里就有不少同学小声笑了起来,易永畦那副单薄如纸的身材实在不能让人把他跟武圣人关云长联系起来。
“嗯,纵横沙场,精忠为国。虽童真稚趣,却存英雄之气,好!下一个,刘俊卿同学。”
刘俊卿显然早已准备好答案了,他站起来,很自负地回答:“学生的理想,就是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学识渊博、为世人所景仰、为政府所器重的社会精英,凭自己的学问和才能,傲立于天地之间。”
“傲立于天地之间?因为学问而傲吗?”杨昌济问。“是,老师。只有学识出众之人,才能为人所敬重,学生就是要做这样的精英。”
杨昌济似乎想说什么,想想又收住了口。他看看桌上的姓名,认真打量了毛泽东一眼,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毛泽东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茫然地回答:“我不知道。”“不知道?”在全班同学的窃窃私语中,杨昌济皱起眉头,问:“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怎么会没有一点想法呢?难道你从来就没有想过?”
“我想过,经常想。可是,我找不到答案。”毛泽东望着老师,他的目光清澈如水,他的话显然出自真心。“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君亦在求索之中么?”“求学即求索。”
杨昌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毛泽东说:“你坐下吧。”“老师,”毛泽东刚坐下,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站起来问,“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您的志向是什么?”
他的大胆实在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学们不禁一愣,杨昌济也有些意外地回过身来。他望着毛泽东的眼睛,那双眼睛平静却隐隐地含着让人必须面对的刚毅。一片静默中,杨昌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了两行苍劲有力的大字:
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一片肃穆中,杨昌济用极为平和但却坚定的语调说:“昌济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材,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一片寂静之中,周世钊、刘俊卿带头鼓起掌来,掌声立即响成了一片。只有毛泽东仍站在那里,望着老师,没有鼓掌。杨昌济挥手止住掌声:“毛泽东同学,今天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也不要求你马上回答,但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五年后,当你迈出一师校门时,我想听到你回答我。能答应吗?”
毛泽东还在揣度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志向”,想着能说出眼前这十四个字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着什么是他眼里的桃源、太古、大木、长天……时至今日,他辗转上过好几所学校,见过数十位老师,却没有谁说过如此让他深思的话。毛泽东看着老师正凝望着自己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说:“我答应您,老师。”
下午,杨家小院里,杨开慧正在送爸爸出门。她一边翻看着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一边问爸爸:“他真的就什么也没说?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会没有理想呢?这个学生真怪啊。”
“是的,他什么也没说。”杨昌济风趣地解释道,“当然他没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而是不肯轻言——有时候,鸿鹄,也要岁月磨炼方成的。”
“爸,你怎么知道他就有鸿鹄之志?说不定是燕雀之志呢?”开慧和爸爸开起了玩笑。
“不会的。”杨昌济肯定地回答。“为什么?就因为文章写得好吗?”
杨昌济已经出了院门,又回过身来意味深长地说:“不光是文章。还有那双眼睛,明亮、有神——坚定!那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目光。由目可视其心,那样的目光,必定心存高远。”
“爸,你什么时候变成看相先生了?”
“爸爸可不会看相,”杨昌济微微一笑,表情反倒严肃了,“爸爸看的,是那股精气神。”
(节选自《恰同学少年》第五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修身课,杨昌济选择了“立志”的话题,他认为这是人修身的第一要务。
B.小说设置的场景很小,甚至在叙事过程中淡化了空间环境,这样更有助于将笔力集中在人物描写上。
C.由文中的细节看,杨昌济对刘俊卿的回答不太满意,但对毛泽东的关注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
D.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富于个性化;尤其杨昌济先生的语言,文白互见,既典雅厚重又不失亲切随和。
7.关于杨家父女在小院中的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杨开慧和父亲之间轻松融洽的聊天氛围可知,这是一个开明而温暖的家庭,父女俩无话不谈。
B.杨昌济父女之间的对话,侧面展现了一个富有才华、个性突出、有胸怀抱负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C.杨昌济通过对毛泽东的眼睛和精气神的观察,断定他心存高远,杨开慧对父亲的话不是十分认同。
D.面对杨开慧对毛泽东是否有鸿鹄之志的疑问,杨昌济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毛泽东的认可。
8.“大轴”是一个戏曲名词,指一台戏的最后一出,这一出一定会由剧团中最棒的“角儿”担任主演。毛泽东的出场就有“大轴”的意味,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欲栽大木柱长天”是杨昌济在教书育人上的抱负和追求,小说中杨昌济是怎样践行这句话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责力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责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 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始魏公所被半天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征与书曰”与“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与”的含义相同。
B.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C.“处事以情”与“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以”的含义不同。
D.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年,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之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征极具才华。他对各种书籍、学问都能融会贯通。魏王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魏征,魏征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只是未被采用。
B.魏征眼光过人。他给当时李密部下李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的争夺中,秦王获胜后,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魏征的意见。
D.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按实情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虽身居高位,住宅却连正室都没有,还是太宗用自己建小殿的材料为他建造正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魏征有远见?请任举一例进行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过文登营①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②,独有天风送短笳③。
水落尚存秦代石④,潮来不见汉时槎⑤。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 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今山东文登区东)的营卫。此诗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笳:指军号。④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⑤槎(chá):木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写作者乘船出海巡视海防及所见沿岸村落景象,表现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
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海风吹送的军号,既写出了军中特色,又将文登春色描写得悲壮辽阔。
C.尾联抒发感慨,点破主题。遥远的海外还有其他国家对我国并不友好,因此不能忘记这些危险而虚度年华。
D.本诗自然平易,不炫技巧,以情动人。诗人对历史盛衰的感慨以及立志报国的雄心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16.这首诗的颈联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桑叶起兴,突出了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后面写叶子黄且陨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反问的句式突出了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的高大壮丽。
(3)在所有兵器中,剑的意象与诗词结合得十分紧密,古代诗人经常借剑的意象来表达尚武精神、报国精神等多种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当前,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暗流涌动。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不管是面对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对中国的疯狂封锁、极限施压,还是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都需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我们要以行动告诉那些国家、那些势力,“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要让世界知道,“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的旋律犹然在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保持“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我们坚信: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句歌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请分析这两句歌词的音韵和谐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中华民族自抗美援朝胜利以后迎来了由贫弱到富强的伟大飞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新闻新片新鲜事,总会招来各种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赞,或是痛贬;微博微信客户端,总有大量 ① 的原创,个性突出,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泪奔。有的网友爱“写诗”,有的网友爱“评论”,有的网友爱“分享”……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形成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媒介气质。
但网络交流,不是在自我空间里毫无拘束的 ② ,需要尊重公序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媒介素养,才能呵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让信息汪洋中的小船,不致被喧嚣的情绪倾覆或吞噬。
作为读者,我们要能够分辨各种信息的真伪,有辨识信息的自觉和能力,就像《吕氏春秋·察传》里说的“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当然,过好“新集体生活”,也需要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 ③ ,自我封闭,无益于让我们结成的“新集体”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1.下列四处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
B.乐府诗继承了《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讲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C.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
D.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不值一文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成了“传世经典”。
22.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目前,共享单车正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据某市工商局3月份消费者投诉分析显示,共享单车成为新的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是个别商家不退押金、余额,车辆分布不均。从使用情况看,虽然客户整体素质较高,大多能按规则使用单车,但也有一些用户随意乱停乱放,甚至恶意破坏二维码,安装私家锁……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妨碍了他人对单车的“共享”。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B项,“普通民众不知道邱园也是科研组织并不重要,因为这影响不到邱园的未来”错误,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许多英国政客不知道邱园也是科研组织,会直接影响到邱园的发展,但未提及“普通民众”;另外“致命影响”语意过重。]
2.C [C项,“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美好未来”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到“它展示了邱园的工作与人类美好未来的因果关系”。]
3.D [画横线段落的观点主要是邱园“是具有独特重要性的全球科学资源”。A项,主要说的是邱园是18世纪至20世纪园林艺术的完美体现,与画横线段落的观点关系不大。B项,主要是说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与画横线段落的观点没有直接关系。C项,主要是说邱园作为花园的观赏价值,与画横线段落的观点关系不大。]
4.①定位不准。德弗雷尔将邱园定位为传统“皇家花园”,而不是21世纪顶尖研究机构组织。②主次不清。德弗雷尔只是“谈到了植物保护、独特的植物收藏以及与顶级机构的科研合作”,但没有突出其当下及未来的意义。
5.①转移听众关注点。针对议员和公仆已将邱园视作历史遗产的心理,新的故事较少谈论历史,淡化了邱园作为“传统花园”的形象。②联系时代背景。当今世界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植物对此有着重要意义,新的故事强化了邱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数据库的身份。③选择重要内容。为突出重点,新的故事舍弃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内容,只将邱园描述为现代科研机构。④面向未来发展。新的故事展望了邱园的未来,认为它可以很好地满足了解、保护植物的需求,为人类生存做出应有贡献。
6.C [“但对毛泽东的关注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错误,结合原文“杨昌济似乎想说什么,想想又收住了口。他看看桌上的姓名,认真打量了毛泽东一眼”可知,杨昌济是因为初识学生,不便直接批评,且也不宜太早下结论。选项“让他不想多费口舌去纠正”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7.C [“杨开慧对父亲的话不是十分认同”错误,结合原文“‘爸,你怎么知道他就有鸿鹄之志?说不定是燕雀之志呢?’开慧和爸爸开起了玩笑”可知,这是杨开慧在跟父亲开玩笑。选项“对父亲的话不是十分认同”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8.①情节设置上,毛泽东的言志与其他同学迥然有别,在其他四名同学的铺垫下自然掀起高潮,并为后文杨氏父女谈论毛泽东作铺垫,使小说情节自然流畅。②人物塑造上,“目光清澈如水”“毛泽东刚坐下,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等描写突出了毛泽东坚毅、深邃、善思的个性;而与学生的对话也凸显了杨昌济因材施教的为师风范。③主旨表达上,使国家积弱之时知识分子勇担时任、笃志报国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
9.①他德才兼备,言传身教。他谆谆教诲,指引学生立志,还以自己的志向情怀感染和激励学生。②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他耐心引导,因材施教。③他目光如炬,慧眼识英。对待毛泽东这样个性突出的学生,他能细心观察发现其卓尔不群之处,有伯乐的慧眼。
10.解析:“始魏公起叛徒”句意完整,“叛徒”为“起”的目的,在“徒”后C处断句;“振臂大呼”,偏正结构作谓语,句意完整,单独成句,E处断开;“威之所被”作“半天下”的主语,前面断开,G处断开。
答案:CEG
11.A [A项,错误。介词,给。/介词,和。句意:魏征给他写信说。/我私下认为和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B项,正确。C项,正确。按照。/表目的,来。句意:按照情理来处理案件。/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D项,正确。]
12.A [“魏王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错误,结合原文“密得宝藏书,辄称善”可知,是李密接到元宝藏的来信,总说写得好。]
13.(1)“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了。”秦王器重他的耿直,对他没有怨恨之意。
(2)(皇帝)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庇护偏袒亲戚朋友,皇帝派遣温彦博去调查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14.(示例)魏征早就看出秦王将是太子的劲敌,为太子谋划,只可惜太子没有听从他的劝说,以至于身败,体现出魏征有远见,在事情还没发生时就能早做谋划。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年幼时就成了孤儿,落魄失意,他放弃财产不去经营,胸怀大志,精通书史术数。隋朝末年战乱,魏征假扮成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掌管书信公文。李密得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称赞,知是魏征所写,立即见他。魏征进献十计策劝说李密,李密没能采用。后来魏征跟从李密来到京师,过了很久还不出名。魏征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乘驿马来到黎阳。当时李还在替李密守卫,魏征给他写信说:“当初魏公起兵反叛,振臂大呼,得到兵员几十万人,威力所及有半个天下,但是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顺唐朝,因此知道天下有所归。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趁早为自己打算,那么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收到信,就决定归顺(唐朝)。正遇上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了魏征,伪朝授予他起居舍人官职。建德失败后,魏征与裴矩逃跑进入潼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里劝说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互相争斗,怎么处置?”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了。”秦王器重他的耿直,对他没有怨恨之意。太宗即帝位后,授予魏征谏议大夫,封为钜鹿县男。(皇帝)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庇护偏袒亲戚朋友,皇帝派遣温彦博去调查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觐见皇帝,叩头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皇帝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也居有光显的称号,子孙继承流传,福运传之无穷;忠臣,自己灾祸缠身被杀,君主陷于昏恶,国破家亡,只换得一个空名。这就是二者的区别。”皇帝说:“好。”贞观三年(629),魏征凭借秘书监职位参与朝政。贞观七年(633),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疑难积案,诏令魏征审理裁决。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以情理来处理案件,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身体多病,辞谢官职,皇帝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几次被皇帝推却,而魏征态度更加坚决。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皇帝)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重。魏征家里本没有正寝,皇帝命令停建小殿,把木材给魏征建正寝,仅用五天就完工了,并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顺从他的喜好。(皇帝)令中郎将住在魏征的宅第,有情况就奏报使他知道(或听到),药物膳食赏赐无数,宦官使者接连不断地在路上(往来)。皇帝亲自探望魏征的病情,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
15.A [“……表现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错误,此联叙事写景,把雄壮的军队和和谐宁静的生活置于同一画面,形成强烈反差,为抒发作者保家卫国的豪情作好了情景铺垫。]
16.①借景抒情。写潮落可见秦代刻石、潮来难见汉代船只的景象,慨叹秦汉时国力的强盛、海疆的安宁,寄托着作者对国势强盛、海晏河清的向往之情。②对比。慨叹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暗寓盛衰有时,今不如昔。寄寓了对国势衰颓的忧思。③为尾联感情抒发作铺垫。诗人思接千古,报国之情油然而出。
17.(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18.①叠词,“雄赳赳”和“气昂昂”两个叠词的使用,产生了音韵和谐的效果。②押韵,两句的尾字“江”和“乡”韵母相同,响亮而奔放,听起来格外和谐悦耳。③结构一致。“雄赳赳”与“气昂昂”结构一致,“保和平”与“卫祖国”结构一致,这种一致的结构,读起来给人以节奏和谐之感,富有旋律美。
19.①原句语义更准确,清晰地表述了“伟大飞跃”的三个阶段,而改句不够具体。②原句更连贯顺畅,比改句的衔接更自然。③原句运用了排比短语,表达更有气势,改句只是陈述句,缺少气势。
20.解析:第①处,根据空后的“原创”可知,这里是说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大量原创者独创性强,根据空后“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泪奔”可知,这里是说这些原创用心精巧,故此处可填“别出心裁”。第②处,根据空前的“网络交流”和“在自我空间里毫无拘束的”可知,这里是说“毫无拘束的”表达,故此处可填“畅所欲言”。第③处,根据空前句“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可知,作者在这里批评这些评论者见识狭隘,妄自尊大,故此处可填“夜郎自大”。
答案:①别出心裁 ②畅所欲言 ③夜郎自大
21.C [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表示强调。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讽刺否定。]
22.解析:①“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连用三个“有……就有……”构成排比句,三个排比句分别从表达、自由、言论三个不同侧面,强调网络交流中作为言论主体的我们的责任、担当和边界,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三句话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从多角度确定了规则的重要性,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②“让信息汪洋中的小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处于网络交流中的主体比作“小船”,把信息比作“汪洋”。根据后文的“倾覆或吞噬”可知,在当今的言论平台,网络交流中的主体的处境是艰难的,而运用“信息汪洋中的小船”这一比喻,更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交流主体在繁杂信息境遇下的困境,写出信息时代的强大裹挟力。
答案:①排比,三个整齐的句式增强了气势,多角度确定了规则的重要性;②比喻,将信息社会里的个人比作汪洋中的小船,形象生动地写出信息时代的强大裹挟力。
23.例文:
由共享单车引发的思考
现如今“共享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事物。它的发展体现了一些规律,揭露了一些丑恶,使得人们不由得开始思考这社会上的许多问题,以及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共享单车暴露了哪些问题?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经说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看似简单的为人之道在早已从礼治社会转型为法治社会的今天不免显得有些苍白。人们大多只考虑自己周身小范围的利益问题,譬如:明天上课时间比较早,给共享单车上个锁吧,万一被别人骑走就麻烦了。但却从不考虑早起找车的人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辆共享单车却发现被上了锁时的心情,这是利己主义的问题。路上遇到号码牌被人为损坏、遮盖的车辆,一部分是为利己主义所害,但还有一部分是行业竞争对手如出租车、三轮车司机为利益所做的,这是恶意竞争的问题。而个别商家不退押金余额、车辆分布不均导致使用不便,这又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不久前网络社交平台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男子手持电钻,专门帮共享单车“回归自由”,视频一出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普遍赞扬。我们可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肯定,但确实难以效仿。这同时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有给车上锁的人,就会有给车拆锁的人。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用正确的行为使多数人明白正确的做法,让利己主义者心生惭愧,进而对其行为加以改正。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幸存者偏差”,意为少数派明显的行为使人们误以为他们是主流,例如让一批人试用一种副作用强烈的药品,少数人吃完疗效明显,于是他们便去向大众推荐这种药,殊不知多数因副作用致死的人已经无法发声了。新闻有时便是这样,人们往往会过于关注事物、人物被报道的阴暗面,却忽略了绝大多数的人依旧是正面的,虽然存在恶意损毁车辆的人,但大多数人还是对共享单车抱有积极态度并已准备立法管理它的。我们应该合理提出意见,并对正在发展的新生事物抱有一定的耐心与包容。不论是恶意竞争抑或是体制的不健全,最终都会有各自的解决办法。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这体现了现实事物理性的一面,同时也表明了其因果关系。共享单车既应运而生,定会有一个合理的归宿,不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应理性地看待它的发展。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不同流合污的人,少些戾气,多些耐心,社会会因我们而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这段材料主要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乱停乱放、恶意破坏二维码、安装私家锁,暴露的是客户利己主义和商家恶意竞争的问题。个别商家不退押金余额、车辆分布不均导致使用不便,这暴露的是商家不诚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据此,考生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如何看待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新生事物(人们要多看事物的优点,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一棒子打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个人、商家、国家等多个角度切入,注意分析要逐层深入,还要有一定思辨性。
题目要求写议论文,考生要注意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据典型。
立意:
1.摒弃私利,抛掉戾气。
2.提高信誉,服务群众。
3.加强监管,规范市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