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班级开展主题为“走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6分)
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10分)
传统节日是时间的坐标。春节,在热闹的 biān pào( )声中,在fèi téng( )的烟火气里,宣告着万象更(gēng gèng)新。清明,既是慎终追远、缅怀故人之际,也是气清景明、放飞 fēng zheng ( )之时。端午,时令入夏,百虫始动,疫病滋生,人们 yí lǜ( )采药沐浴,以驱疫避虫。中秋,月色分(fēn fèn)外jiǎo jié ( ),又脉(mài mò)脉如水,寄予着无限美好的文化意象,从未间(jiān jiàn)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我们依然要赠予bǐ cǐ( )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合适的词语。(6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3)有同学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叹道:“节日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的感觉也漂亮。”用一组更贴切的词语替换“漂亮”一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精致 含蓄 丰富 余音绕梁 B.精美 优美 丰富 回味无穷
C.精美 多彩 优雅 津津有味 D.精彩 多彩 优美 无穷无尽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食的时候,上至王候将相,下至摆摊小贩(fàn),都不能生火做饭。
B.寒冬腊月里,一碗熬(āo)得热乎乎的腊八粥足以让人抵御严寒。
C.我喜欢莲蓉月饼,细嚼慢咽(yàn),别有风味;褐色的五仁月饼则让我觉得难以下咽(yè)。
D.除夕夜,游子不远万里赶回家,虽然身上脏(zàng)得和染缸一样,但一碗带有家乡味道的饺子熨帖了他的五脏(zàng)六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时,古镇准备了独出心裁的汉服秀吸引游客。
B.在外边做事的人,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C.我们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相声、小品往往能引起哄堂大笑。
D.她特地为春节联欢晚会准备了一支舞蹈,用随心所欲的招式演绎出独有的精彩。
4.下列节日、习俗和诗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吃鱼——年年尽有余,岁岁皆无疾。
B.元宵节——吃汤圆——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端午节——赛龙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D.重阳节——登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下列即兴发言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乔乔的生日正逢中秋节,木木即兴发言:“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重阳节,安安即兴祝福爷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祝您‘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C.朋友搬入新家,路路说:“‘良辰安宅,吉日迁居’,恭喜你迁入新居。”
D.方方在龙舟赛中取得冠军后发表获奖感言:“他们划得还没我奶奶跑得快!”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从容地铺开大红的纸,用竹刀把红纸裁成合心的尺寸。
②多么神奇啊,最单调最沉闷的黑色,一旦落脚到红纸上,立即就有了神采。
③取了蜡梅花上的雪,把砚台和墨块濡湿,提起毛笔,手腕轻挥。
④不管生活节奏变得多快,每年手书对联是他虔诚的仪式。
⑤纸上墨花开放就是锦上添花,就是无尽的锣鼓点敲出的喜庆。
A.④①③②⑤ B.④②⑤①③ C.②①⑤③④ D.②⑤④①③
7.在“品味节日情韵,感受文化魅力”板块中,请你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格式,补写两个句子,丰富语段内容。(2分)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就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情感交融的世界。驻足陵前,我们感受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淡淡哀伤;远眺汨罗,我们感受到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片赤诚;七夕鹊鸣,我们感受到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情劝勉; , ; , 。
8.在“挖掘节日内涵,传承民族精神”板块中,某同学撰写了一篇题为《时光不老,屈原永存》的文章,文章中存在不恰当的地方,请你帮助修改。(1处标点符号错误,1处错别字,2处语病,4分)
穿透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重读屈原的故事,依然让人热泪萦眶。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屈原,不仅是为了培养他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更是为了学习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能回报父母、师长、无愧于社会的人。
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腊八粥》主要写了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 写得详细, 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5分)
2.唐代诗人 用“ , ”两句诗表现了权贵豪门蒙受皇恩,一派承平的气象。写作时代大约在 的《迢迢牵牛星》,用“ , ”两句写出了织女因为悲伤而无心织布。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秋夜景象的诗句是“ ”。《长歌行》将春季“”的灿烂美好与秋季“ ”的残败凄凉进行了对比,让人直观感受到时节的变换。(5分)
三、阅读理解。(34分)
(一)金山竞渡(8分)
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江南有竞渡之俗。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秦淮有灯船无龙船,而看龙船无金山寺比。金山竞渡,惊湍①跳沫,群龙格争,偶堕洄涡②,则百蜐捷捽③,蟠委④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⑤齐开,两岸沓沓然⑥而沸。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有删改)
【注释】①湍(tuàn):急流的水。②洄涡:水中旋涡。③百蜐(jié)捷掉(zuó):蜐,一种节足动物。捷掉,敏捷迅速。④蟠委:盘旋回绕。⑤艓(dié):小舟。⑥沓(tà)沓然:笑声众多,嘈杂的样子。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以看竞渡之人胜: (2)而看龙船无金山寺比: .
2.本文写“金山竞渡”,开篇却先提及西湖、秦淮等地的意图是 。(2分)
3.结合文章中描写龙舟竞渡的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向同学介绍龙舟竞渡的场面。(2分)
4.龙舟竞渡的场面展现了怎样的龙舟精神?(多选)(2分)( )
A.坚持不懈 B.奋勇争先 C.团结协作 D.友谊第一
(二)宇宙级的中式浪漫(9分)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秋,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同样,中国探月工程中航天器的命名也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除了我们较为熟悉的“玉免”月球车、“嫦娥工程”、“鹊桥”中继卫星等,还有很多带有中国元素的地名,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广寒宫”“天河”“织女”“泰山”“华山”……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其中包括3个着陆点、22个环形坑、2条月溪、5个卫星坑和3座山脉。
给月球上的地理实体命名,不仅是起一个名字那么简单,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与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和国际贡献相关。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证明了我们国家技术的实力,或者说月球探测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外,中国的元素更多地体现在月面上,也是国际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可。
(选自《宇宙级中式浪漫都藏在这些名字里彰显中国科技实力》)
材料二:①我国首个探月工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
②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③在近65万网民的推荐下,“玉兔”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巡视器的名称。
④“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免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
⑤嫦娥工程中还有以“鹊桥"命名的中继卫星,它为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成功帮助我国实现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卫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
(选自《中国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后有故事》)
材料三:中国探月工程标志
1.依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这与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和国际贡献相关。
B.嫦娥三号月球车因构造和使命与神话中的玉兔形似又神似,被网民推荐命名为“玉兔”。
C.“鹊桥”中继卫星实现了首次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
D.“玉兔”“鹊桥”被用于航天器命名,体现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可。
2.同学们围绕着中国各类航天器的命名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材料,完成填空。(4分)乔乔:探月工程名为“嫦娥工程”,取自中国古代传说“嫦娥奔月”,我想此命名的寓意是“(1)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取名“悟空”,就是因为孙悟空具有一双(2) ,太空中暗物质的踪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木木:是的,连接嫦娥四号探测器和地球的中继卫星名为“鹊桥”,顾名思义是实现二者双向通讯;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名为“鸿雁”自然是取“鸿雁传书”之意。我发现,这些航天器的命名,具有这样的特点:(3)
。
3.依据材料中的观点,发挥想象,解读材料三的中国探月工程标志。(3分)
(三)冬月看戏(17分)
①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车拐向路边的小道,穿过田野、参差排列的房屋,隐约有戏音缭绕而至。我猜想,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正唱夜戏的鄱阳县芦田乡徐家村。
②徐家村今年唱的是开谱戏。在有着悠久唱戏传统的鄱阳县,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头年唱破台戏,次年唱开谱戏,最后一年唱平安戏。村民对生活的大小祈愿,都安放在这接续三年的大戏中。每一场大戏,足足唱响三天四夜,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家家享受。每到哪一村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一份热闹,饱饱今乐呵呵地招待着四方宾朋。
③鄱阳,这片紧邻古代彭蠡大泽的古老土地上,水泽的丰沛和水路的通达,引来了弋阳高腔、昆腔、弹腔,也漫流来南词、北词、梆子、浙调的屑羽片音。它们化合乡音,形成独特的饶河调,被一代代鄱阳人守护着,至今葳蕤繁盛。在鄱阳,几乎找不到没有戏台的村庄,近五处是百个村,拥有七百四十六座戏台,其中十二座从明、清两代延续至今。
④那满场的摊贩,多是跟着戏班跑的。他们清楚哪个乡哪个村在唱大戏。也有的是某一剧团或戏班的忠实“粉丝”,他们跟着剧团或戏班四处转场,既过足了戏瘾,又赚到了养家安生的钱。不知这是否是痴爱看戏的鄱阳人独有的智慧,由遍地的戏班而衍生出了这种“流动经济”。还有附近乡镇的人,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一天戏。饿了就地嗦一碗粉,吃一碗面,吃完接着看戏。夜半戏散,再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还忍不住回味戏音,伴着耳边呼呼而过的风声哼几句戏词。
⑤这是有“戏窝”之名的鄱阳对戏的滋养。不只建戏台时唱大戏,也不只大事时请戏班唱戏,村中,若有老人同过五十九或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岁的寿辰,那也会成为唱大戏的理由,家人们会联袂请来戏班,唱上三天四夜的“祝寿戏”。许是民风浸润,如今,一些在外地工作、腰包鼓起来的三四十岁年轻人,也兴回乡合请戏班唱一场“同庚戏”。年轻一辈借助戏音,回报生养自己的家乡及父老乡亲。
⑥那晚,后台的箱笼已大半归置妥当,冠饰、纱帽摆放在累叠多层的柜子里,戏服悬垂一旁,刀剑、马鞭等道具一字列开悬在架子上,几只敞开的箱子里堆放着小衣和家常衣物,官靴、朝靴、绣鞋与运动鞋、皮鞋躺卧一旁。候场的演员散坐在箱子上。当中年长的,已过七自。年龄最大的那位扮老生,还有一位拉胡琴的乐师,他们与戏台缠绵了一辈子,老来依然无法割舍。
⑦戏台一角架设着一部手机,原来正在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饶河戏之美。已经收获万余“粉丝”,其中不少是在外工作的鄱阳人。对他们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哪怕路途迢远,那戏音也会跨越远途,让眼前的时光变得柔软起来,因为,那是来自故乡的深情馈赠。
1.请概括饶河调的形成过程。(2分)
2.第①段在文中属于 描写,作用是 。(2分)
3.阅读第③段画“ ”的句子,完善阅读批注。(3分)
4.阅读第④⑤段,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5分)
5.文章结尾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6.新思维开放探究文中戏班借助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推广饶河戏之美,根据你所了解到的知识,你认为进行戏曲传播还有哪些创新方式?(多选)(2分)( )
A.扎根社区文化广场,通过听、看、教、学、赛等方式传播戏曲。
B.开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互动模式,加强观众与节目之间的互动。
C.开展戏曲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让年轻人和学生爱上戏曲。
D.将戏曲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改编成歌曲来传唱。
四、习作。(30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味道让人难忘:舌尖上美食的味道,冬日里阳光的味道,书籍中知识的味道,同学间友情的味道……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1)鞭炮 沸腾 风筝 一律 皎洁 彼此 (2) gēng fèn mò jiàn (3) B 2. D 3.B 4.D 5.C 6.A 7.示例:举杯邀月 我们感受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登高望远 我们感受到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限思念 8.穿透→穿越;萦→盈;“培养他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学习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互换位置 回报父母、师长、无愧于社会→回报父母、师长,无愧于社会(用修改符号修改)
二、1.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写出了八儿的天真可爱,表现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韩翃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东汉末年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
三、(一)1.(1)胜出 (2)相比 2.以西湖、秦淮竞渡来衬托金山竞渡,突出金山竞渡的龙船最为精彩 3.示例:只要到了端午这一天,金山寺边就会有划龙舟的比赛。出游观看的人们沿江绵延好几千米。江面上惊涛骇浪,龙舟相互追逐,犹如群龙竞斗。天黑的时候,江边更是万船齐发,场面热烈壮观。 4.BC
(二)1.D 2.(1)表达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向往/表达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决心 (2)火眼金睛 (3)①命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②命名选择的中国文化元素与航天器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似性,或是作用相同,或是意蕴相同,让名字与航天器更加贴切;③命名选择的中国文化元素都浪漫优美,能带给人美好的联想,也是对航天工程的美好祝愿。(答出2点即可)
3.①一双脚印踏在月亮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②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③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④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一个“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答出3点即可)
(三)1.鄱阳本地的乡音小调和附近的代阳高腔、昆腔、弹腔,以及漫流来的南词、北词、梆子、浙调的屑羽片音化合,就形成独特的饶河调。(意思对即可) 2.环境 交代看戏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当地人对戏曲的喜爱 3.运用了很多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说明鄱阳几乎找不到没有戏台的村庄,表明鄱阳戏台数量众多,历史久远,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赏之情(意思对即可)
4.这是有“戏窝”之名的鄱阳对戏的滋养 摊贩跟着戏班转场 附近乡镇的人来看戏
无论何时何事都要唱大戏 鄱阳人民对戏曲的热爱 5.在远离故乡的外地,一旦听到充满乡音的家乡戏,就会饱含深情、沉浸其中,从而觉得时光难忘、岁月如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温馨、幸福生活的怀念。(意思对即可) 6.ABCD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