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A 6.D 7.B 8. B 9.D 10.C 11.B 12.D 13.A 14.C 15.B 16. C
【答案】1.D 2.D
【解析】1.该图是平均气温变量图,在大寒之后变量为正值,即开始升温,则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D正确。
2.立春的时间大致为2月初,广东该时间平均气温远高于4.5℃,A错误;天津和新疆纬度在40°N左右,2月初气温远低于4.5℃,BC错误。安徽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最接近4.5℃,D正确;故选D。
3.从图中可知一年中气温最高节气为大暑,大致在7月23日左右,该时间我国太阳从东北方升起,A正确;太阳照进屋内阴影面积最大的节气应该是冬至,B错误;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节气是冬至,C错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我们知道,该时间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在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
【答案】4.A 5.A
【解析】4. 洼地地势低,利于地下水汇集,但不属于地质条件,A不正确;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利于地下水储存,B正确;甲处含水沉积物厚度大,地下水的储存、运移空间大,C正确;图中砂砾岩两侧为泥岩,泥岩透水性差,形成相对封闭的边界,D正确。故选A。
5. 春季气温低,冰雪融水少,且降水少,玛纳斯河水量少;农业需水量大,地表水难以满足需求,故地下水库开采量最大。故选A。
【答案】6.D 7.B
【解析】6.由图可知,回龙观地区属“早晚”型,早晚停靠大量共享汽车,可判断该地以住宅区为主,人口较多,A错误。日间停靠较少,表明居民早出晚归,D正确。该地为住宅区,而非工业区,就业岗位少,B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公共设施是否完善,C错误。故选D。
7.“日间”型指白天停靠大量共享汽车,早晚停靠较少。故白天共享汽车配置数量最多,表明白天该地人口数量最多。居民小区白天时外出上班,人口少,停靠数量少,排除A。白天旅游景点人口流动性很大,来去人员都多,共享汽车使用频率高,但停靠的共享汽车不是最多,排除C。中小学校师生虽然人数众多,但中小学生不能使用共享汽车,排除D。工业区上班职员使用共享汽车上班,然后大量停靠在当地,下班后再使用,因此白天停靠共享汽车最多,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8. B 9.D
【解析】 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无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快,应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乙无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慢,应为东南地区(东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丙有黄土覆盖,地壳抬升速度较快,应为西北地区。而右图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植被分布,所以选B。
9. 该丹霞山地由于山块高耸,陡崖围合,山顶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体现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正确。没有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ABC错误。所以选D。
【答案】10.C 11.B
【解析】10. 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松花江在吉林市区河段属于下游段,上游来水量大,支流汇入多,故流量较大,A正确;受到湖泊和水电站的调节作用,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正确;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好,地势平坦,故含沙量小,C不正确;受到水电站的影响,水温高,冬季不结冰,D正确;故选C。
11.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晴朗微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幅度大,清晨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B项正确。晴朗温暖的午后气温较高不利于雾凇形成,故A项错误。风雨交加的夜晚,昼夜温差小,且风雨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C项错误。细雨蒙蒙的傍晚,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故D项错误。故选B。
【答案】12.D 13.A
【解析】12. 图中铁路线位于天山北麓,气候干燥,多大风灾害。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多暴雪灾害。风力强,多沙尘暴天气,风沙掩埋铁路。故选D。
根据图中城市符号分布,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分布均匀。A不正确。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分布在绿洲地区、山麓地区。城市群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故选A。
【答案】14.C 15.B 16. C
【解析】14.该地位于我国,从右图可看出,冬季12月晴天平均最低气温在15℃以上,应为热带,C正确,天山北坡和小兴安岭为温带,AB错误;四川盆地为亚热带,D错误。故选C。
15.林间白天蒸腾,夜晚气温下降较低,水汽凝结,易形成雾,日出之后,随着气温升高,雾滴升温蒸散,雾才会逐渐散去,这样基本上在.上午时间段林窗西侧受太阳光照较少;而下午因雾散去则林窗东侧受太阳照射时间较长,故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B正确。12月日出东南;林窗西南侧的林木更矮小,会促使西南侧光照更好;林木密集、湿度更大会导致晴天白天的最高温降低,据此分析ACD错。本题选B。
16.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原先的树木阻挡光照,林窗形成后的林间空隙有利于该区域光照的增加,可以促进草本和灌木的增加,故选C。草本和灌木需水量一般少于高大乔木,降水增加不是其形成的原因,B错误。光照影响气温,气温升高并非直接原因,A错误。温差不是草本和灌木生长的原因,D错误。故选C。
17、(1)红薯喜疏松土壤,喜温怕涝,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起垄种植可以加厚土层,利于块茎生长,且更易排水。(每点2分)
(2)目的:抑制风沙活动。(2分)
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地表裸露。(每点2分)
18、(1)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转型;消费需求推动。(每点2分)
(2)土地租金上涨;商业规模扩大;消费群体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收缩。(答对3点,每点2分)
19、(1)早期蛇岛岛屿与大陆是相连的山峰;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断裂陷落;海水涌入,该地四周被海水包围,与大陆分离而成岛屿。(每点2分)
(2)冬季和夏季。冬季:蛇类是变温动物,该地冬季气温低,蛇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低温环境。夏季:蛇岛上的蛇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在此落脚休息的候鸟,夏季没有候鸟落脚休息,蛇缺少食物而夏眠。(每点2分)
20、(1)河流带来的松散沉积物;古湖床沉积物;强烈的物理风化导致岩石就地破碎;古沙翻新。(答对3点,每点2分)
(2)沙丘集中区位于盆地西部。(2分) 该地盛行偏东风,向西输送的风沙较多;内流河注入盆地西部,河流带来的沙源较多;偏东风向西搬运过程中,遇到盆地西侧地形阻挡,风沙沉降。(答对2点,每点2分)
(3)变化趋势:沙丘集中区东部沙丘趋于固定,西部沙丘趋于流动。(2分)
原因:东部(盆地中心)蒸发增强,盐碱化加剧,沙丘表面形成盐结壳,对沙丘起到保护作用;西部植被退化,固沙能力减弱。(每点2分)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 2024.2
(考试时间: 75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6 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8分)
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
A. 小雪 B. 大雪 C. 小寒 D. 大寒
2.若立春时节该地平均气温为4.5℃,则该地可能位于( )
A. 广东 B. 新疆 C. 天津 D. 安徽
3.当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B. 该地太阳照进房屋内阴影面积最大
C. 该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D.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地下水库是以岩石天然空隙为储水空间,在人工干预下形成的具有储存和调蓄水资源能力的地下水开发工程。地下水库储水区必须具有相对封闭的边界条件。玛纳斯河流域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该流域从1950年开始兴建地表水库群,目前玛纳斯绿洲已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玛纳斯河流域建设地下水库,作为地表水库的补充。下图示意玛纳斯河流域局部地质剖面。
4.玛纳斯地下水库选址甲处的地质条件,以下不正确的是( )
A.洼地地势低,利于地下水汇集 B.向斜构造,利于地下水储存
C.沉积物厚度大,地下水的储存、运移空间大 D.泥岩透水性差,形成相对封闭的边界
5. 玛纳斯地下水库开采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共享汽车是由共享汽车公司负责协调,客人分时租赁使用汽车的新型交通方式。根据北京市各集聚中心一天中不同时刻共享汽车密度变化情况,可把集聚中心分为三种类型(下图): “早晚”型指早晚停靠大量共享汽车, 日间停靠较少; “日间”型与之相反: “均匀”型的集聚程度在一天中分布相对恒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北京市回龙观地区( )
A. 居住人口较少 B. 就业岗位丰富 C. 公共设施完善 D. 居民早出晚归
7.下列地点中,白天共享汽车配置数量最多的是( )
A. 居民小区 B. 工业园区 C. 旅游景点 D. 中小学校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赤壁丹崖群为特征的特殊地貌类型,在中国分布广泛,以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左图是中国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部分自然要素差异分析示意图,右图是我国东南某丹霞地貌的植被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8.右图植被分布对应左图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9. 该山出现常绿硬叶植被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每年12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底,是观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节。每当雾凇来临,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对吉林雾凇的典型概括。下图为松花江吉林市区河段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0. 关于松花江在吉林市区河段的水文特征,不正确的是( )
A.流量较大 B.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含沙量大 D.冬季不结冰
11. 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打卡”的最佳时间是( )
A.晴朗温暖的午后 B.晴朗微风的清晨 C.风雨交加的子夜 D. 细雨蒙蒙的傍晚天山北坡城市群(位置见下图) 是全国 19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完成以下小题。
12. 对图中铁路运输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不包括( )
A. 大风 B. 暴雪 C. 沙尘暴 D. 洪涝
13.关于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分布不均匀 B. 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
C. 分布在山麓地区 D. 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左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空间分布图,下图右为12月晴天平均最低气温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森林最有可能分布在( )
A.天山北坡 B. 小兴安岭 C. 西双版纳 D. 四川盆地
15. 林窗东北侧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可能是因为( )
A. 日出东北,林窗东北侧日照时间更长
B. 上午多雾,下午时段的有效辐射更大
C.林窗西南侧的林木更矮小,导致东北侧光照更好
D. 林窗东北侧的林木更密集,导致东北侧湿度更大
16. 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
A. 气温升高 B. 降水增多 C.光照增加 D. 温差加大
二、综合题(4小题, 共52分)
17.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现在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耕作模式(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分)
(1) 简述当地起垄种植红薯的好处。(4分)
(2) 说出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耕作模式的主要目的并做出合理解释。(6分)
18.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 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分)
(1) 指出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6分)
(2) 说出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6分)
19.大连蛇岛位于旅顺口区西北部的渤海中,距陆地最近处7海里,地处东北亚候鸟迁徙的路径上,是候鸟重要的落脚休息点。岛长约1500米,宽约 800米。主峰海拔216.9米,四面多悬崖峭壁,唯东南角有一片卵石滩。这座岛屿并非一开始就是独立的,而是由一座山峰演变而来。岛上植物繁盛,生存着近二万条剧毒蛇,除蛇以外,这里几乎没有常住的其他动物,蛇是肉食动物,蛇岛上的蛇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蛇一年中有两次休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图中蛇岛岛屿的形成过程。(6分)
(2) 推测蛇岛上的蛇两次休眠的季节,并说明原因。(6分)
20.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兹瓦纳北部,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盆地中部地势低洼,研究表明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为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分)
(1) 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6分)
(2) 指出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位置,并作出合理解释。(6分)
(3) 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